1945年後朝鮮半島情況(朝鮮半島三八線的由來)
2023-10-19 18:01:41 2
韓戰結束後,分界線的終點又回到了原來的起點,那就是「三八線」(不禁讓我想起了今年《脫口秀大會》李雪琴的段子,宇宙的起點也是終點)。
那麼「三八線」這個起點是怎麼來的呢?
一、《開羅會議》對朝鮮問題的表態: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的時間,使朝鮮自由獨立。這是三大國(美、英、中)對朝鮮半島最早了一個態度。
二、雅爾達會議中,羅斯福認為朝鮮不具備自治能力,需要由蘇、中、美共同託管20-30年,史達林提議託管時間越短越好,並且應有英國也參加。羅斯福去世後,杜魯門接任,最終形成了四國託管朝鮮的政策。
三、波茨坦會議中,蘇聯通報了準備於1945年8月8日對日作戰,並詢問美國是否同蘇聯在朝鮮聯合登陸的意向。當時美國的想法是想獨佔朝鮮,但當時因為美軍要在日本登陸,並且估計在朝鮮登陸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美國並沒有準備在朝鮮登陸的計劃。會議期間,美蘇兩方還是劃定對日作戰的海上和空中分界線,但沒有對地面作戰劃出分界線。
四、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並且進展很快,蘇聯第25集團軍很快就攻入進朝鮮 ,對朝鮮的日軍展開進攻。這讓美國大吃一驚,因為此時離朝鮮最近的美軍在衝繩島,照蘇聯的速度,很就就可能全佔朝鮮半島。
五、美國開始緊急研究對策,將北緯38度線(正好是朝鮮半島中央分界線)作為分界線,以北為蘇聯的受降區,以南為美國的受降區。杜魯門將這一方案通報給了史達林,史達林回信表示沒有意義,表示同意。「三八線」開始形成。
六、麥克阿瑟又頒布了第一號總命令,明確了「三八線」以北的日本人向蘇聯投降,以南的向美國投降,進一步明確了「三八線」是美蘇在朝鮮佔領區的分界線。美軍進入朝鮮半島後,美蘇兩國以「三八線」為界切斷了鐵路、公路和電信聯繫,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實際意義的「三八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