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李現誰的資源更好(上星劇熱度難保)
2023-10-19 14:11:04 2
文/穆念慈
上星劇不再吃香,網劇爆款頻出
古裝權謀劇《慶餘年》大熱,網絡爆款劇又添一員 ,細數整個2019的熱門劇集,似乎大半都是以網劇的形式播出,《陳情令》、《東宮》、《長安十二時辰》等作品觀眾耳熟能詳,即使沒看過,但一定都在各個渠道刷到過相關的視頻和新聞,而不出意外的每部作品都多多少少的帶紅了主演,肖戰,王一博等人受熱捧,連帶著一整個劇組人的資源隨之「水漲船高」,配角人氣甚至趕超了其他劇的男女主,爆款劇戲份少有的配角的話題熱度都能高於普通劇的主演,可見其影響力。
2018年的熱播劇《鎮魂》與《延禧攻略》也是網播作品,朱一龍,許凱等人因劇爆紅,現今流量、人氣難有人匹敵,網劇勁頭正猛,上星劇已不再「一家獨大」,與以往不同,爆款少有,而捧出的新人也少的「可憐」,與楊紫合作的鄧倫和李現是近兩年來為數不多的以上星劇走紅的演員,目前來看網劇發展迅速,上星作品似乎不再吃香。
網劇帶「貶義」標籤?觀眾為何多抱有偏見
網劇逐漸佔據影視市場的重心,一年播出的劇集過千,直接促進了影視行業的迅速發展,但早幾年,觀眾們對網劇多抱有偏見,以網劇走紅的演員也常常「低人一等」,「low」似乎是大眾對網劇一直帶有的「貶義」標籤,在網劇還未發展至如今的盛況時,大多作品質量低劣,因為把控不及上星劇嚴格,內容注水,服化道簡陋的作品比比皆是,而觀眾對電視這一主流媒體的傳播渠道又尤為信任,腦子裡的信任感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對網播作品大多排斥反感些。
質量參差不齊,對網播作品的不信任,大概是觀眾一直以來抱有偏見的原因,但近幾年網劇發展迅速,衛視同步熱播的上星劇在網絡上的播放量也不低,而純粹的網播劇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且不乏有精品佳劇,正火的《慶餘年》備受追捧,早前的《陳情令》、《東宮》等劇也是如此。
「流量」藝人皆走紅自網劇,許凱、朱一龍人氣居高不下
劇爆人也火, 隨劇走紅的藝人多是網劇出身,現今正當紅的流量明星,朱一龍、許凱等人都是近幾年才受關注的,網劇在帶紅演員這一方面要略勝一籌,相反上星劇捧紅的新人卻少的「可憐」,除鄧倫與李現外,幾乎很難有能叫得出名的大紅藝人,而人氣話題榜位居前列的幾位「流量」無例外的都是以網劇走紅。
現今上星劇的爆款大多需要趙麗穎、楊冪等地位早已穩固的大花來維持,年初的《知否》,大冪冪的《三生三世》,再者就是正午旗下的作品,與網劇相比,上星劇的審核標準要更嚴苛,質量會更高,但很少能帶紅演員。
網劇不「low」卻輸在國民度,李現略勝於肖戰
網劇已不再像以往一樣被大眾「貶義」化,「low」這個標籤也正在淡化,且網劇捧紅的藝人不計其數,熱度甚至高於上星劇,不過雖然網劇勢頭正猛,但仍有演員擠破頭的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上星,而各家的粉絲更是希望能在電視上看到偶像,因為上星劇的覆蓋面更廣泛,演員的國民度會得以保障,今夏爆紅的兩位「流量」,肖戰與李現,常常有網友將兩人拿來做對比,無論是資源與人氣肖戰與李現都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論起國民度,肖戰還是「棋差一招」。
或許對於90.00後等時常」混跡」於網絡的年輕人來說,對肖戰多有了解,不過有不少觀眾並不是時常關注網絡的, 爸爸媽媽,姥姥姥爺等長輩,對電視是更為青睞的,比起在網絡上「挑挑揀揀」,「眼花繚亂」的不知看什麼好,通過電視收看影視劇似乎要更方便些,夜幕降臨,一家人圍在飯桌前收看正熱播的劇集,吐槽加調侃,相信這是大多數家庭生活的現狀,因此今夏的《親愛的熱愛的》的國民度要更高,說起肖戰,或許長輩少有了解的,但提起李現,一定是印象深刻的。
作品上星於演員是否重要?
上星劇的質量把關要更嚴苛,一旦播出,受眾範圍廣泛,並不局限於年齡,同一時間段,全國人民可以一同追劇,因此上星劇的國民度是網劇無法比擬的,而能上星播出,也說明了作品是過了最高標準的審核,藉助省級電視臺曝光度和影響力也更大。
雖說現今網劇的質量有所提升,但畢竟覆蓋面不夠廣,而一年各個視頻平臺有幾千部作品播出,競爭力也十足,雖對網劇不該抱有偏見,不過對於演員來說,還是需要國民度的,作品能上星是最佳的曝光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