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村落和鄉鎮有什麼區別(北方人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村莊名字的來歷)
2023-10-19 14:45:53 1
按行政單位劃分,最小的人類聚居點叫做:村;但每個省或是某個區域內對於村落的聚居命名都會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北方的村落有叫:屯、寨、莊、堡等,今天我就來說說北方這些村落地名的來龍去脈。
1、「屯」這個名字的產生應該追溯到漢代,是為了給軍隊供給糧食,出現了屯田制度(如:軍屯、民屯、商屯),因為屯田制度,所以就形成了村落,自然名字就會以XX屯來命名。
2、「莊」的出現與皇室、貴族、地主等有關,他們在佔據的土地上設立了莊園。莊園組織萌發於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的形成,唐朝中葉及宋、元、明時期,莊園多分官莊、皇莊、官僚地主莊園、寺院莊園等,如《水滸傳》中的祝家莊、扈家莊等,就是封建地主經濟形態發展的寫照。
3、「寨」的出現與軍事有關,兩宋時期在邊遠的地區設置這一軍事行政單位,另外也有封建家族為核心建立的或是匪寇形成的聚落,如水滸中的清風寨和穆桂英的穆柯寨等。
4、「堡」通鋪,與元、明、清時期的驛站有關,每10裡,15裡或25裡設一鋪,每鋪設有鋪丁。後多沿用於集鎮和地名,因和驛站相輔而行,故以堡命名的村落,多沿古驛站而成線。
5、「集」與商業的發展有關係,在北宋的時候集市已經很普遍,作為自然經濟的補充,南北方的各地出現了定期的集市,凡屬日用、百貨、器具等都有集市買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集市的出現勢不可擋。
6、「店」的出現一般是和集市相輔而出,常為集市名稱,但是也有交通要道之處設客店、飯店等,形成聚落後依店而名。如永樂店
7、「衛」的出現與軍事有關,明朝軍隊的編制名,於要害處設衛,每衛5600人,為防止外來侵擾,鞏固政權所置。
8、府、務、甫、塢在某些特定地名時有更替,是依據政權的更迭等諸多因素而交替使用的。「府」是指古代達官貴人之住宅,「務」字之名是因某氏在交通要道處開酒鋪,古稱酒務,形成聚落後而名某某務,「務一作塢」,塢者構築在村落外圍作為屏障的土堡或在水邊建築的停船的地方。
9、「垡」為何村落要帶一個垡字呢?這是因為這些村莊多數地處永定河、潮白河衝擊扇前緣之地,泥沙淤積,在大興、通州形成了大片荒窪地,人們在這裡開始黃墾,開墾的土地上翻耕過的土塊謂之「垡」,定居建村時,人們依據附近的地形地物、植被標誌、開墾方法、物產等,為自己居住的地起名為「XX垡」。
榆垡
10、「社」有三個含義,其一為古代地區的建制單位,多指基層聚落組織,《管子.承馬》:「方六裡,名之曰社」;其二是祭祀社神之所;其三是指集體性組織,團體。
11、「裡」古時居民聚居的地方,舊時縣以下的基層行政單位,古有二十五家為裡,又有五十戶、一百戶等說
12、「疃」(讀音tuan)指村莊屯,常用作地名,但目前日常用字,常把疃誤讀成町,其實町意指田間小路,二者毫無共同點。如把「町疃」二字聯繫起來使用,意指田舍旁的空地。
13、「各莊」使用的比較多,含義即:「家莊」,如張各莊就是張家莊,多與村名姓氏相聯。那麼「家」怎麼變成「各」呢?這要和漢語語言發展演變的歷史尋求解答。「家」字的讀音,經歷了ga-gia-jia的歷史演變,在「X家莊」這類村名中,家字保存了古音的讀法,聲母是g而不是j,又由於家字在村名中讀成輕音,它的讀音與普通話的家相去甚遠,而與各倒是很接近,久而久之,書寫形式就隨之改變了,於是家變成了各。
中國的歷史悠長,很多地名的變化反映出歷史的興衰,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每個地名的後面都可能隱藏著悠久的歷史及變遷,雖然名字是錯綜複雜的,但是當我們了解到它們內部的聯繫後,也是有一定規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