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端午節伍子胥歷史典故(端午節由來與監利人物伍子胥)

2023-10-19 14:53:39

端午節由來與監利人物伍子胥

文/任茂禮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廣大華人圈和諸多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端午節

一、圖騰祭祀節日說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

「端午節」形成相傳在戰國時期。所謂「端」,是「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午(五)月」「端(初)五」也就漸漸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據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節是起源於古代吳越民族對龍圖騰的崇拜。

龍圖騰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說,近代大量出土的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圖騰部族——史稱吳越族。古代吳越民族以龍為圖騰,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還有水上賽龍舟。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二、紀念屈原說

屈原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並力主聯齊抗秦,但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楚懷王聽信讒言,將屈原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眼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如刀割,五月五日,終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身死,以身殉國。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異常哀痛,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弔。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到江裡,讓魚蝦吃飽不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人們看見後紛紛仿效。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後來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紀念伍子胥說

伍子胥象天法地建蘇州城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即今湖北省監利市黃歇鎮伍家場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終報父兄被殺之仇,一洗沉冤。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於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端午節現場連線蘇州市紀念伍子胥活動

梁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為迎「濤神」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其實,伍子胥比屈原早200年,要說與端午節由來的關聯,當伍子胥在先。而且,屈原對伍子胥讚賞有加,其在作品《九章》中,反覆以伍子胥比況自己,訴說君王信讒、奸佞當道、愛國志士報國無門的政治黑暗,表示要踏著伍子胥足跡,去尋求自己的政治理想。

《涉江》云:「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幹菹醢。」其大意是: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賢明的人求進身也難成功。世代忠良伍子胥終遭禍殃啊,賢臣比幹被剖心不得善終。

《惜往日》云:「吳信讒而弗昧兮,子胥死而後憂。」大意是:吳王聽信讒言不知悔改啊,失去伍子胥後終遭禍䘧。

《悲迴風》云:「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大意是:我願隨著江淮漂流入海啊,跟從伍子胥的足跡以實現自己的志向。

座落在監利市城市中心的「伍子胥故裡」雕塑

座落在監利市城市中心的「伍子胥故裡」雕塑

屈原讚賞伍子胥、比況伍子胥、追隨伍子胥的思想意識鮮明而強烈。伍子胥於公元前476年的五月初五日,被皮革裹屍沉入錢塘江;屈原也於200年後的公元前278年,選定五月初五日,抱石自沉汩羅江。

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源頭,事實上是古代吳越民族對龍圖騰的祭祀;後來各地利用與五月初五日相關聯的事件來紀念屈原、伍子胥,都是人們依據自己的思想情感,對端午節付予了不同的寓意。還有紀念孝女曹娥說,紀念介子推等說法也皆同此理。

四、紀念孝女曹娥說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因此傳為神話,其殉父之江遂名曹娥江。此外,還有紀念介子推等說法。

端午節,是集祈福消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這些節俗圍繞著祈福、消災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

五、端午習俗

【吃棕子】相傳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其實,史料中關於粽子的記載,始於東漢。當時的粽子包成牛角狀,稱為「角黍」。西晉周處《風土記》稱:「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櫚葉心之形。」又說每年在夏至和端午這兩個節日都吃這種食品。另據古籍記載,夏至用黍和雞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時就有。後來端午節以粽子祭祀屈原,不過是原來風俗的演變和發展。如今,粽子已發展成為終年可見的民間風味美食。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掛艾葉、菖蒲】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採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交互轉換之時,疾病易生。楚人尚巫,認為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栓五色線】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青、紅、白、黑、黃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衝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賽龍舟】相傳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其實,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舊時,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人們祭祀龍神,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等,也祈求划船平安。賽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至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賽事。

六、端午節祝福語

每逢端午佳節,吃著粽子的同時,總是要向身邊的人說一句:端午節快樂!大家也會回贈一句:端午快樂。多少年年來,這種祝福方式也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不過,前幾年,有人認為,不是所有節日都可以說「快樂」,像端午節這類帶有祭祀性質的節日,只能說「安康」。此說一出,端午節之日,微信朋友圈幾乎被「端午安康」刷屏。

這不禁令有些網友疑惑,端午節究竟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

而作為將端午節仔細研究過的大家聞一多先生,更是堅決贊同先有節日的說法。他直接在他的著作《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列舉了上百條歷史古籍記載以及權威專家們的考證,以此來證明端午節是起源於古時候的吳越民族,用於舉行圖騰祭祀,比屈原、伍子胥那個時候要更早。

這樣仔細一分析,既然紀念屈原、伍子胥只是後來附著在端午節上意義,那麼端午節祝福只能說「安康」,而不能說「快樂」的說法就過於偏頗了。因此,《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有民俗學者發文認為:「端午安康」是對的,「端午快樂」也沒錯。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