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鬥)
2023-10-22 16:57:47 3
10月22日,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久久為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鬥。
滔滔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直關心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源頭到入海口,足跡遍布上中下遊沿線,擘畫黃河流域保護發展藍圖,心繫黃河灘區遷建群眾生產生活情況,科學分析、精準把握黃河治理重大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和具體的路線圖,為黃河流域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大動力。
「黃河寧,天下平」。歷史上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給沿岸百姓帶來深重災難,生產力水平、社會制度等因素致使黃河屢治屢決的局面長期未有根本改觀。新中國成立後,黃河治理被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系統設計、全面部署,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加快黃河保護立法進程,黃河保護治理「四梁八柱」搭建起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沿河地區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雖然母親河安瀾日久、重現生機,但一些突出矛盾仍然存在。不同地區面臨著洪水威脅大、水土流失嚴重、河口溼地萎縮、水資源利用較為粗放、地區發展不充分等各類問題。我們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再接再厲,把握保護和發展關係、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堅決克服先天的不足,糾正後天的失養,發揮比較優勢,構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
「十四五」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各地各部門要積極作為,著力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力爭儘快見到新氣象。流域各地更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針對當前治黃薄弱環節,迅速查漏補缺,補好預警監測、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構建抵禦自然災害防線,上中下遊形成各有重點、互相支撐、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要有辯證思維,把握好生態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保護和治理是前提、基礎,高質量發展反過來有利於生態,牢牢踐行「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要有創新意識,既抓科技創新,發展節水農業,推進能源革命,提高產業鏈創新鏈協同水平,又強化制度機制創新,創新水權、排汙權等交易措施,用好財稅槓桿,發揮價格機製作用,提高對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水平,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新問題、新挑戰,我們要深刻領會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一槳一槳劃,接續奮鬥、久久為功,在新時代譜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的壯麗篇章。
央視評論員
來源: 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