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座流星雨2001幾年一遇(2001獅子座流星雨大爆發)
2023-10-22 16:03:41 4
獅子座流星雨將閃耀夜空,這一景象多久爆發一次?
當大多數人通過新聞媒體聽到即將發生的流星雨時,可能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滿天流星如雨般傾瀉而下。這一景象大約一年爆發一次,在每年的十一月份,例如在 1833 年和 1966 年,當時觀測到每小時數萬顆流星。 最近幾年,尤其是 1999 年、2001 年和 2002 年,發生了每小時多達幾千顆流星的獅子座流星雨。
那些世紀之交的獅子座流星雨,以及隨之而來的炒作,仍然被許多人記住。每年這個時候,在得知獅子座流星雨的高峰即將來臨的消息後,總會掀起一陣興奮的漣漪。因此,我認為首先要強調的是,任何有關今年壯觀的獅子座流星雨的傳聞都過於誇大了。
事實上,今年的獅子座流星雨可能會令人失望,這主要是因為月球的光線,現在距離滿天星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明亮的光線會在夜晚的大部分時間裡淹沒天空。因此,雖然獅子座流星雨是所有年度流星表演中最著名的,但我們今年不能將它宣傳為一場大流星雨,尤其是對於流星觀測的新手,它們可能會很小,並且會受到強烈的 影響。
獅子座流星雨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流星雨的輻射點,流星似乎從獅子座那裡散開。這些流星是由 Tempel-Tuttle 彗星造成的,它大約每 33 年就橫掃太陽系內部,彗星每次經過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時,都會留下一條「碎石河」,一條密密麻麻的塵土小徑。如果地球在過去幾個世紀裡直接撞擊彗星噴出的新鮮塵埃軌跡,那麼流星風暴就有可能發生。但預計獅子座流星雨今年只會表現出低活動,每小時最多會出現 10 到 20 顆流星。
獅子座流星雨的周期是幾年?下次重現是几几年?
每年獅子座流星雨都會在11月13日-19日活動,一般在17-18日極盛。
不過獅子座流星雨流量的年周期變化非常大。
比如在2001年獅子座流星雨大爆發的時候,流量達到了3700,此後逐年遞減,2007年只有20。
不過去年獅子座流星雨的流量有所抬頭,達到了80-100;本人在剛剛開始活動的12日晚上觀測北金牛座流星雨的時候也觀測到了5顆獅子座流星群的流星。
今年有人估計獅子座流星雨的流量會抬頭,達到500左右,官方組織(國際流行組織IMO目前給出的預報是100+),而且月相非常有利,今年的獅子座流星雨條件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我們這生接下來可能遇到條件最好的一次流星雨(我今年20歲)。
獅子座流星雨一般出現在?
獅子座流星雨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會出現,大概方位在東偏北一點,水平高度40度左右。除去大爆發的年份平常年份流量都很小。大爆發的周期是33年。上一次爆發已經是2001年了。下一次爆發可能是2034年
肉眼可見的獅子座流星雨爆發時間?
獅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現。一般來說,流星的數目大約為每小時10至15顆,但平均每33至34年獅子座流星雨會出現一次高峰期,流星數目可超過每小時數千顆。這個現象與譚普-塔特而彗星的周期有關。流星雨產生時,流星看來會像由天空上某個特定的點發射出來,這個點稱為「輻射點」,由於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獅子座,因而得名。
請介紹一下獅子座流星雨的資料
獅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這就是獅子座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存在一顆叫坦普爾棗塔特爾的彗星。
這顆彗星繞太陽公轉,同時,它不斷拋散自身的物質,就象灑農藥那樣,在它行進的軌道上散下許多小微粒,但這些小微粒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地方稀薄,有的地方密集,當地球遇上微粒稀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多。這些小微粒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慢慢飄散,但在彗星回歸時,地球會經過它近期釋放出的顆粒稠密區。地球上的人們便會看到大規模的流星雨。今年3月坦普爾棗塔特爾彗星再次回歸,所以今年或明年獅子座將出現景象壯觀的獅子座流星雨。由於坦普爾棗塔特爾彗星的周期為33.18年,所以獅子座流星雨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它的的周期約為33年。
獅子座流星雨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1768年,我國就有關於它的記載,其它國家的史料中也能找到它的蹤影, 1799年在南美洲,人類第一次科學地描述了獅子座流星雨的情況。1833年,流星雨的規模達到驚人的程度。一位美國波士頓的觀測者這樣描述到:「1833年11月12-13日,一個驚人的場面降臨地球,整個天空被流星照亮,成千上萬顆『星星』在天上飛舞。就象下雪時漫天空雪花在飄揚。」科學家們估計,在這場長達9小時的流星雨事件中,一個人至少可以看到24萬多顆流星。
天文學家預言,33年後,即1866年11月還會看到壯麗的流星雨。果然不出所料,歐洲的人們看到了每小時達到5千顆的流星雨,北美洲的人們由於月光幹擾,每小時看到1000顆,規模不如1833年那樣壯觀。當人們滿懷期望地迎接1899年的獅子座流星雨時,卻以失望告終。1932年,人們重燃希望,結果又落空了。人們在一分鐘內只看到一顆流星。接連遭受打擊的人們對獅子座流星雨不再有什麼期望了。
1966年11月17日奇蹟出現了。獅子座流星雨又拼發了,美國西部的亞利桑那州到處都能看到一物輝煌無比的流星雨,每個時的流星數超過10萬甚至達到14萬,持續時間為4小時。
獅子座流星雨中的流星過後,在天空中短時間內還會留下一團雲霧狀痕跡,這就是流星餘跡,圖7是一顆亮的獅子座流星及其餘跡的變化過程(1995年11月18日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此餘跡肉眼可見時間為6分鐘。開始於11:45:22UT。五幅照片的拍攝時間為:ll:45:59,ll:46:59,ll:47:59,11:49:06,ll:50:05,每隔l分鐘拍一張)。
獅子座流星雨中有時也有火流星(亮度超過3等的流星被稱為火流星)。
歷史上有關獅子座流星雨的觀測過程十分有趣:
1799年歐洲、南美均觀測到這一流星雨,德國探險家A.Humboldt有過精彩描述。
1833.11.12 北美東海岸9小時內估計觀測到24萬多顆流星。
1834年 發現輻射點在獅子座,因而命名為獅子座流星雨。奧伯斯證認出1766、1799兩年11月在委內瑞拉觀測到也是同一流星群的兩次出現,周期33.59年。天文界開始認識和研究獅子座流星雨。
1864年 紐頓證明獅子座流星雨從902年起就有活動記載。共計有十個年份,其中6次記載取自中國官方史書。
1866.11 獅子座流星雨再次出現,計算出其運動軌道。
1867.11 奧普爾茨給出彗星1866Ⅰ軌道,因與獅子座流星群軌道十分相似而得知其為流星群的母體彗星。
1899年 未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彗星也沒觀測到,有人認為彗星已瓦解。公眾感到受騙上當而十分氣憤,對天文學家的不信任感陡然增加。
1900.11.15/16 在加拿大重又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每小時1千條。第二年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又見到,每小時最多達2千條。
1933年 未發現流星雨,有人估計彗星可能已碎裂。
1965年 重新找到了失蹤近一個世紀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
1966.11.17 再度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最盛時每小時超過14萬顆。
流星和流星體
太陽系內除了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際空間還存在著大量的塵埃微粒和微小的固體塊,它們也繞著太陽運動。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會使其軌道發生改變,這樣就有可能穿過地球大氣層。或者,當地球穿越它們的軌道時也有可能進入地球大氣層。由於這些微粒與地球相對運動速度很高(11-72公裡/秒),與大氣分子發生劇烈摩擦而燃燒發光,在夜間天空中表現為一條光跡,這種現象就叫流星,一般發生在距地面高度為80-120公裡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別明亮的又稱為火流星。造成流星現象的微粒稱為流星體,所以流星和流星體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大部分流星體在進入大氣層後都氣化殆盡,只有少數大而結構堅實的流星體才能因燃燒未盡而有剩餘固體物質降落到地面,這就是隕星。
流星雨和彗星
流星通常是單個零星出現的,彼此間無關,出現的時間和方向也沒有規律,平均每小時可看到10條左右,稱為偶現流星(又稱偶發流星)。有時候在天空某一區域某一段時間內流星數目會顯著增多,每小時幾十條甚至更多,看上去就象下雨一樣,這種現象稱為流星雨。特別大的流星雨又稱流星暴。流星雨是一大群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的結果,這種成群結隊的流星體稱為流星群。
通常認為流星雨的出現與彗星有關。彗星是太陽系內一類奇特的天體,它在遠離太陽的時候表現為一顆彗核,直徑幾公裡或更大些。一旦接近太陽,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由於彗星核物質的氣化會形成巨大的彗發和長長的彗尾。流星群便起源於彗星散射出來的物質碎粒或是瓦解了的彗核。
獅子座流星雨
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這就是獅子座流星雨。 天文學家現已清楚,形成獅子座流星雨的母體彗星是1866年發現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
這顆彗星繞太陽公轉,同時,它不斷拋散自身的物質,就象灑農藥那樣,在它行進的軌道上散下許多小微粒,但這些小微粒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地方稀薄,有的地方密集,當地球遇上微粒稀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多。這些小微粒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慢慢飄散,但在彗星回歸時,地球會經過它近期釋放出的顆粒稠密區。地球上的人們便會看到大規模的流星雨。由於坦普爾棗塔特爾彗星的周期為33.18年,所以獅子座流星雨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它的的周期約為33年。
大名鼎鼎的「獅子座」流星雨並不是「獅子座」上的流星雨。「獅子座」上即使有流星雨,在地球上憑肉眼也看不到。「獅子座」流星雨是由一顆叫做「坦普爾棗塔特爾」的彗星所拋撒的顆粒滑過大氣層所形成的。因為形成流星雨的方位在天球上的投影恰好與「獅子座」在天球上的投影相重合,在地球上看起來就好像流星雨是從「獅子座」上噴射出來,因此稱為「獅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有哪些特點?
1834年發現輻射點在獅子座,因而命名為獅子座流星雨。奧伯斯證認出1766、1799兩年11月在委內瑞拉觀測到也是同一流星群的兩次出現,周期33。59年。天文界開始認識和研究獅子座流星雨。1864年紐頓證明獅子座流星雨從902年起就有活動記載。共計有十個年份,其中6次記載取自中國官方史書。
1866年11月獅子座流星雨再次出現,計算出其運動軌道;1867年11月奧普爾茨給出彗星1866Ⅰ軌道,因與獅子座流星群軌道十分相似而得知其為流星群的母體彗星;1899年未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彗星也沒觀測到,有人認為彗星已瓦解。公眾感到受騙上當而十分氣憤,對天文學家的不信任感陡然增加。
1900年11月15/16在加拿大重又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每小時1千條。第二年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又見到,每小時最多達2千條;1933年未發現流星雨,有人估計彗星可能已碎裂;1965年重新找到了失蹤近一個世紀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1966年11月17日再度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最盛時每小時超過14萬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