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文化常識(論語中傳統六藝智慧)
2023-10-24 03:39:23 2
論語十則文化常識?王廷信中華傳統教育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門知識技藝最早是周朝教育體系要求學生掌握的六門基本知識技能《周禮》指出:"養國子以道,乃教六藝",就是「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技藝,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論語十則文化常識?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論語十則文化常識
王廷信
中華傳統教育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門知識技藝。最早是周朝教育體系要求學生掌握的六門基本知識技能。《周禮》指出:"養國子以道,乃教六藝",就是「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技藝。
孔子對傳統六藝有了進一步傳承和發展。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興於詩,立於禮,遊於樂。」(《論語.述而.泰伯》)在這裡,孔子講的遊於藝,就是指六藝,並且孔子把詩歌,禮義和音樂作為自己立身做人的根本技能。其中的「禮」重點指中華傳統禮節、禮儀等禮制形式;「樂」主要指傳統音樂、詩歌和舞蹈,是為禮所用的禮樂形式;「射」指古代的射箭、特別是傳統軍事射箭技術;「御「指古代駕馭馬車、戰車的技術和技能;「書」主要指傳統寫作、書法和繪畫藝術;「數」指古代人民生產生活中的數學技能,以後延伸到數理化的知識技能。所以,六藝也是中華文明的知識技能之學,又是中華文明的聰明智慧之學。
結論: 在中華文明史上,是周代提出六藝之學,是孔子發展了六藝文化,也是儒家禮樂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在人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禮樂人倫教化的功能與智慧得到充分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加強傳統六藝等文化藝術及各類技藝人才的培養將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新潮流。《禮記.樂記》對傳統六藝特別是禮樂文化作用有精道的論述:「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正是禮樂文化的協調發展,促進了天地萬物及社會和諧之美妙絕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