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高頻詞口訣(傳統節日的由來)
2023-10-24 04:35:46 1
無論是省考還是國考,時政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在眾多的時政當中,重大的周年紀念日是想夥伴們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尤其是今年,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周年紀念日。下面就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小夥伴們要有所了解。
春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旦、元日等。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春節的主要習俗有守歲、貼春聯、貼桃符、拜年、吃餃子、剪窗花等。
元宵:元宵節起源漢文帝紀念平定「諸呂之亂」,到了漢武帝時開始祭祀太一神,漢明帝時開始掛燈禮佛。元宵節的習俗主要是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猜燈謎、踩高蹺、放孔明燈、燃放燈火等。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
清明:清明節傳說起源於紀念晉國大夫介子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主要習俗有掃墓、踏青、吃寒食、插柳、放風箏等。
端午: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其習俗主要是吃粽子、賽龍舟、掛蒿草艾葉、喝雄黃酒、佩香囊、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等。
中秋:中秋節又稱秋夕、八月節、月夕、團圓節等,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經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主要習俗是吃月餅、賞月、玩花燈。
重陽: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節,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所以叫做「重陽」。2012年6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規定重陽節為「老年節」。習俗有登高、插茱萸、賞菊花飲菊花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