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瓊1992年的訪問(何超瓊熱搜第一)
2023-10-12 09:16:11 3
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301期
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制定香港國安法 為香港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7日下午3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受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慄戰書委員長向大會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
其中,回顧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來與香港有關的工作,慄戰書表示,制定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對有關條款作出解釋,根據憲法通過關於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修訂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產生辦法,作出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決定等,為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工作報告時指,堅持走好中國特色司法為民之路,維護港澳臺僑同胞合法權益。基本實現內地與港澳民商事司法協助全覆蓋,制定司法惠臺36條,架起維護僑胞權益「連心橋」。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作工作報告時則指,切實維護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依法辦理涉港澳臺和涉僑案件。編寫檢察機關服務臺胞臺企手冊。以公益訴訟保護涉臺涉僑文物,讓鄉愁有寄託、家國駐心懷。
趙樂際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提「四個帶頭」據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報導,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陳勇、朱葉玉如今日(7日)中午舉行在線記者會,介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今日參加香港代表團審議,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見面。
馬逢國引述趙樂際表示,香港過去幾年經歷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是過去五年國家工作突出亮點之一,並高度評價特區政府工作。未來五年是香港實現由治及興新階段的關鍵時刻,要拼搏自強、實現強國追求,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作出新貢獻。
趙樂際對香港未來工作提出幾點希望,包括希望做到守正創新,即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破解治理和發展問題;希望做到拼搏自強,以及希望做到團結奮進。
趙樂際同時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幾點希望,希望認真履行盡責,深入了解中央大致方針,將中央精神和宣傳講解給市民,亦要做到將香港各界聲音反饋給中央政府;要積極帶頭宣傳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治理水平和國家意識;要帶頭維護國家安全,反對所有幹擾或危害「一國兩制」言行,要匯聚愛國愛港的強大力量;要帶頭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特區政府施政新理念、新作風,希望達至良政善治;要帶頭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創造新動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立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早趙樂際常委會見香港代表團,充分感受到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及支持。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會積極做好履職工作,一如既往走入群眾,做好中央與香港之間的橋梁,把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及關懷更好地傳達到每一個香港市民心中。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迪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趙樂際的講話,進一步彰顯中央對香港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堅定支持和殷切期望,對香港特區政府、社會各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時代機遇、實現更大更好發展提出新要求新任務。
作為創科界別代表,冼漢迪表示,在未來五年的履職過程中,會推動科技創新領域積極響應國家的戰略布局,加強內地和香港科研人才之間的交流和培育,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加快重大合作區建設,互相輸送科技教育、技術資源,加快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進程,給予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給年輕人帶來新機遇。
何超瓊回應「我是大灣區人」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3月7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何超瓊接受點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有人說我是澳門人,有人說我是香港人,我會說我是大灣區人,大灣區內9個城市加兩個特區,大家同飲一江水,同享千年嶺南文化,都喜歡吃皮蛋瘦肉粥,也都具備同樣的吃苦耐勞的品德。我們該用好國家支持政策,優勢互補,大灣區具有龐大的市場、豐厚的人力資源以及無限的發展潛力,大灣區將會成為香港發展的大舞臺。」
網友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為何超瓊點讚。(網絡截圖)
何超瓊的一句「我是大灣區人」今日上午火速傳遍全網,詞條衝上百度、微博、今日頭條等多個平臺熱搜top3。各平臺的網友紛紛轉發點讚。來自深圳、佛山、香港等地的網友評論:「同心協力、凝聚共識!大灣區人加油!」「共飲珠江水,都是一家人!」另外,還有不少人士在社交媒體上為大灣區打起了廣告,一位教育界大V評論到:「大學畢業後如果想闖出一番事業的,可以考慮去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
何超瓊是何鴻燊之女,今年系首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何超瓊在採訪中還表示,香港是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有高品質的專業服務,再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香港應該擔當大灣區引入來走出去的超級聯繫人,要抓緊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把優勢賦能到國家建設當中。
在今年兩會上,何超瓊還提出,要將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鼓勵相關產業或企業參與到非遺保護與發展的隊伍中,促進旅遊文化高質量發展。
鄧清河:深化深港合作 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動力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港區政協委員鄧清河向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市場準入;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並且強調「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有見及此,香港應該更加積極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聯通內地,走向國際,進一步扮演好為國家招商引資的中間人角色,發揮橋梁作用。
同時,積極推動大灣區內現代金融服務覆蓋升級,更全面便捷支持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發展。在科技創新方面,應該全面利用好深港河套地區、北部都會區等重要合作平臺。
他認為,未來香港既要注重經濟發展,又要注重改善民生、助力青年發展,著力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為青年人成長成才創造機遇,不辜負國家的期望。
高永文倡創新中醫藥發展據香港「點新聞」報導,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高永文在今日(7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發言中表示,應發揮港澳優勢,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研發在港澳、產業化在內地、市場向海外」的中醫藥發展合作創新模式。
高永文(資料圖) 來源:點新聞
高永文建議,加速中醫藥醫保支付改革,破解中醫藥全產業鏈的終端市場瓶頸;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資金廣泛參與的投入機制,推動設立中醫藥產業發展基金;探索建立中醫藥資源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推動中醫藥數據、資源共享,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探索新路徑。充分發揮「示範區 特區」的優勢,加強協同聯動,創新管理體制,解決中醫藥技術壁壘、市場屏障和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問題,連手港澳推動中醫藥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