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各地方名稱的由來(全國各省名稱由來及簡稱)
2023-10-12 09:24:00 2
我們的祖國,中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共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1、東北地區
黑龍江省:省以江名,因境內最大的一條江,江水色黑,其形若龍,故名黑龍江。簡稱「黑」,省會哈爾濱。
吉林省:別名白山松水,簡稱「吉」,省會長春。名稱出自清1673年建吉林城,命名「吉林烏拉」,滿語「吉林烏拉」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
遼寧省:1929年,民國政府改奉天省為遼寧省,遼寧得名意為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
2、華北地區
北京市:簡稱京,1406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平,並把北平改為北京,意與南京相對之意。
天津市:簡稱津,明成祖朱棣登基後,對於他爭奪天下時經過的三岔河口十分讚賞,叫群臣獻名,最後朱棣選中「天津」二字,意為天子渡津之地。
河北省:因處於黃河之北而得名。簡稱冀,古稱冀州,意思是被寄予希望的地方,省會石家莊。戰國時期大部分屬於趙國和燕國,所以又被稱為燕趙大地。
山西省:因處於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春秋時期為晉國故地,因而簡稱「晉」,又稱三晉(三晉是指魏、趙、韓三國)。
內蒙古自治區:清代將較早內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稱為內軋薩克蒙古,後來演變成內蒙古。簡稱內蒙古、蒙,首府呼和浩特。
3、西北地區
陝西省: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為界,陝原以東稱陝東,由周公管理;陝原以西稱陝西,由召公管轄,陝西由此得名,簡稱陝。陝西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多屬於秦國,因此也簡稱秦。省會西安。
甘肅省: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首字組成,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今六盤山)以西,且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又簡稱隴。省會蘭州。
青海省:因境內最大湖泊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省會西寧。
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取平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省會銀川,簡稱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乾隆皇帝在平定準格爾部後將原來西域地區改名新疆,意思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簡稱新,省會烏魯木齊。
感謝大家的閱讀和觀看!歡迎點讚、轉發、評論。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環球地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