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來北京就像與老朋友重逢)
2023-10-07 15:16:29 1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近照。 海外網 謝 明攝
在馬來西亞,鄭和五訪馬六甲的故事廣為流傳,華人社區遍布全國,走在街頭常常可以看到中文招牌……作為隔海相望的近鄰,馬來西亞與中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的中國情緣,是中馬好鄰居、好夥伴的生動寫照。努西爾萬近日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表示,「我很高興到中國,我在吉隆坡時就交了很多中國外交官朋友,來北京就像與老朋友重逢。」
「女兒想回北京」
在拉惹·拿督·努西爾萬看來,中國在馬來西亞人的生活中從來不是抽象符號,「馬來西亞人口中大約1/4是華人,他們中有人的先輩甚至600多年前就來到馬來西亞。他們帶來的中華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成馬來西亞獨特的『娘惹文化』。」
努西爾萬出生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當地有很大的華人社區。兒時的他常常到華裔朋友家做客,品嘗中式家常菜、聽粵語歌、看香港電影。努西爾萬和中國的緣分,當時就在他心中埋下了種子。
這顆種子,伴隨努西爾萬的外交官生涯,悄然成長為參天大樹。同中國人打交道、交朋友,給努西爾萬留下了太多難忘記憶。他至今無法忘記,25年前他初訪北京時一位幫助過他的賓館服務員。當時努西爾萬住在賓館14樓,有一次房卡突然失效,路過的賓館服務員為了幫他換新房卡,滿頭大汗上下跑了兩趟。這雖是件小事,卻讓努西爾萬深深感動。
從這位賓館服務員身上,努西爾萬看到了普通中國人的敬業和熱心,千千萬萬這樣的普通勞動者預示著中國不可估量的未來。「自那次後我來過中國20多次,親眼見證了中國尤其是北京的發展。」努西爾萬說。
到中國當大使,不僅讓努西爾萬的中國情緣日益加深,還在他的孩子身上有了新延續。跟努西爾萬一起常駐中國的,還有他不到6歲的女兒。因為閒暇時間要陪女兒「打卡」遊樂園和商場的緣故,努西爾萬一家深深融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用手機軟體打車、在淘寶買玩具、尋覓「網紅」餐廳。由於疫情影響,努西爾萬說,今年初暫時回國的家人短時間內無法回中國,但「女兒在家鬧著要收拾行李,迫不及待想回北京」。
用中文為武漢加油
疫情的阻隔讓努西爾萬一時無法和家人團聚、也錯過了小兒子的降生,但努西爾萬說堅守崗位是特殊時期大使的使命。努西爾萬表示,他在防疫期間肩負著三重使命:一是保障在華馬來西亞公民的健康與安全;二是促進兩國抗疫合作;三是為兩國在後疫情時代的合作鋪路。
留在中國,努西爾萬見證了中國的抗疫戰爭,也為中國抗疫加油鼓勁。努西爾萬去年10月曾到訪武漢,對這座擁有「九省通衢」美名的城市有一份特殊好感,「武漢有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有1000多萬人口的巨大市場,還有好吃的熱乾麵」。
今年2月,努西爾萬錄製了一段為中國抗疫祈福的視頻,並發布在馬來西亞旅遊局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上。他在結尾處用中文說的那句「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打動了無數中國網友。在努西爾萬看來,中國之所以能成功控制住疫情,得益於中國各級政府應對疫情的快速響應、中國人民對防疫措施的嚴格遵守。
馬中兩國的守望相助,讓努西爾萬感觸良多。當中國疫情告急,馬來西亞人喊出了「中國,馬來西亞挺你」,1800萬雙醫護手套馳援中國;當馬來西亞發生疫情,中國醫療專家組緊急送去抗疫經驗。在馬期間,有當地民眾認出中國專家組後遠遠豎起大拇指,喊出「謝謝」……如今,中馬兩國攜手走出疫情的陰霾,率先推動社會經濟復甦,便是雙方同舟共濟、相互支持的結果。
在中國市場看到機遇
攜手抗疫的特殊經歷,為中馬深化合作創造了必要條件,開闢了新前景。對「後疫情時代」的兩國合作,努西爾萬滿懷期待。
熱衷於為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代言」的努西爾萬,對兩國經貿合作前景充滿信心。努西爾萬表示,2020年上半年,東協已取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協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僅次於越南。2020年上半年,中國從馬來西亞的進口額同比上漲2.6%,超過340億美元。
從當前中國提出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努西爾萬看到了新機遇。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國內大循環的加速形成,中國市場消費力將進一步增強,有利於馬來西亞增加對華出口。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馬合作的重要方向。「我很高興看到東海岸鐵路項目復工。」努西爾萬說,馬中雙方從政府到企業都非常重視「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他認為,基礎設施建設的「硬聯通」只是互聯互通的第一步,規則和標準的「軟聯通」將有力推動商品的無阻礙流動,從而提高生產率、減少流動成本、維護全球產業鏈穩定。
對如何促進馬中民心相通,努西爾萬也有獨到見解。他認為,「娘惹文化」是兩國人文交流的歷史明證和寶貴資源,未來加強兩國人民相知相親大有可為。在努西爾萬看來,推動兩國文學作品互譯是一個重要方向。自1889年以來,包括四大名著在內的100多部中國書籍已經被翻譯到馬來西亞,「如今中國在人工智慧、電商、科技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希望未來有更多反映當代中國的文學作品翻譯介紹到馬來西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