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為什麼會有四季輪迴(一年四季的輪迴與人生)
2023-10-29 17:09:34 2
為什麼會出現四季循環的現象?
在太陽系中,包括地球在內的九大行星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圍繞著太陽作圓周運動,每繞一周就是一年。此外,地球在圍繞太陽作公轉的同時還繞自己的地軸旋轉,每轉一周就是一天。當然,如果地球自轉的軸垂直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那麼一年四季中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陽光的傾斜角度總是不變的:赤道總是陽光直射,兩極陽光永遠水平照射。這樣,儘管地球上也會有熱帶寒帶之分,但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四季變化。
造成地球一年有四季變化的原因,在於地球自轉的軸不是垂直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而是有一個大約66.5°的傾角,也就是說,地球是傾斜著身子一邊自轉一邊繞著太陽公轉的。如下圖所示,當地球到達左側夏至日的位置時,北半球迎對太陽,陽光直射北回歸線(23.5°N),北半球陽光熱量全年最多,於是進入夏季,而南半球陽光斜射,熱量全年最少,正是冬季;相反,當地球經過秋分運動到冬至位置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3.5°S),南半球進入夏季,而北半球陽光斜射,白晝也短,陽光熱量全年最少,當然就是冬季了。
地球在春、秋分位置及其附近時,由於太陽正面照射,陽光直射赤道,兩半球的陽光傾斜角度都是對稱的,陽光傾斜角度比冬季大而比夏季小,日長也都在12小時左右,太陽熱量介於冬夏之間,因此溫度適中,南北半球都是春秋季節。
正是地球永不停息地斜著身子圍繞太陽公轉,一年復一年,一周復一周,地球上才會有寒來暑往,春、夏、秋、冬循環往復的現象。
為什麼會有一年四季?
因為有黃赤交角,使太陽直射點不斷移動,就有一年四季的變化了。
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面(黃道面)之間有一個夾角(23°26′),因此,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從南緯23°26′(南回歸線)到北緯23°26′(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高,氣溫高,為夏季;反之,太陽斜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低,為冬季。
當太陽直射到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反之,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
太陽直射到南、北回歸線時,分別為冬至(12月22日前後)和夏至(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到赤道時,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1日前後)。
擴展資料:
四季的劃分,我國與西方有所不同。
我國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季節的天文特徵: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正午太陽最低的季節;春秋兩季,晝夜均勻,正午太陽高度適中,是冬夏之間的過渡季節。
具體地說,它以二十四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為四仲(見四季的劃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一年四季
一年為什麼有四季?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 ,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第二種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第三種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
一年為什麼會有四季呢?
第一,隨著地球的自轉而出現的
大自然的四季輪迴科學原因?
大自然自之所以會有春夏秋冬的輪迴,我認為這是因為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發生了變化。地球繞著太陽在公轉,但是這並不是一太陽為圓心的。地球運行的軌跡是一個橢圓存在著最接近太陽的地方和離太陽最遠的地方。距離太陽最遠的地方,地球的氣溫就會特別的冷,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地球的氣溫就會特別的高,這就是四季輪迴的科學原因。
為什麼會有四季的變化
「地球有四季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和地球自轉的軸心之間有個夾角,所以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不同位置的時候,地球上陽光的角度將會產生差異,這個差異在6.22日和12.22日左右的時候達到最大,而在3.21日和9.23日左右的時候基本處於中間。不同的位置地球上相同地方吸收的熱量不同,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