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到底有多少華人(曾經的亞洲四小虎)
2023-10-21 03:34:12 1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一些亞洲國家開始冒頭,他們經濟發展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還有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四小虎則指的是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這四個國家。
四小虎的經濟發展僅次於四小龍,但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打擊後,四小虎這幾個國家有點撐不住,經濟增速變慢不說,還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除了馬來西亞,其他三國都欠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大筆債務。那為什麼馬來西亞能獨善其身呢?它又是怎樣一個國家,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群島國家,國土被我國的南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東馬和西馬,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東馬位於加裡曼島北部,周邊的鄰國有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汶萊。國土總面積是33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3195萬。
在馬來西亞建國之初,華人的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37%,成為僅次於馬來族的第二大民族,現在,經過多年的發展,馬來西亞的華人人口佔比已經下跌22.6%。這其中,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馬來半島自古以來都是東西方之間的海上樞紐,所以來這裡的移民也五花八門,有中國人、印度人、印尼人、阿拉伯人等等,早在明清時期,就有不少閩南人和潮汕人追隨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路線來到馬來西亞,當地的土著馬來人聽到這些華人稱呼男性為阿爸,稱呼女性為阿娘,就給了他們一個「峇峇(ba)娘惹」的名字。這就是馬來西亞的第一代華人移民。
發展到今天,峇峇娘惹已經變成了一群融合東亞文明和東南亞文明的特殊民系。而在19世紀末,大清朝已被帝國列強轟開了國門,很多沿海的貧窮華人就被英國人趁機當成了廉價勞動力,送到了南洋各地來當苦力。
峇峇娘惹文化
他們有的帶著賺到的錢回國,有的在這裡成家立業,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勢力版圖也越來越大。接著,日本人來了,馬來西亞的華人們勇敢抵抗,打算為在中國本土受到侵害的同胞復仇,他們積極組織抗日捐款,在國際媒體上發聲,堪稱中國抗戰後方生命線的滇緬公路,就在在眾多馬來西亞華裔的呼籲和組織下修建起來的。但他們也遭到了瘋狂的報復。
到二戰結束,馬來西亞殖民地迎來了獨立,馬來人佔據了微弱的55%左右的人口優勢,在英國人的幹涉下,一個以馬來人為主的新馬來西亞建立了,之後,華人的發展受到了諸多限制。
馬來西亞先是將新加坡分離了出去,帶走了一部分華人群體,然後又在國內教育政治等多方面限制華人,很多華人選擇了再次移居他國,到新加坡或者澳大利亞生活。
但在2019年福布斯評選的《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中,前五十富豪中有37個是華人,前十中有9個,可以說,華人在馬來西亞掌控著大部分的經濟。
那我們再來看看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情況。
2019年,馬來西亞的人均GDP達到1.14萬美元,雖然現在的四小虎已經不比當年,但還是有人會根據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來對比,而馬來西亞在四個國家中,人均GDP是位列第一的。
馬來西亞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這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橡膠資源豐富,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三大產膠國,全球一半以上的橡膠手套都來自於馬來西亞。
除了橡膠,馬來西亞的棕油、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在能源方面,馬來西亞的石油天然氣儲量也非常驚人,在這裡,一共發現了45個油田和47個氣田,而且還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設施,是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目前,馬來西亞已經把自己的能源業打造成集存儲、貿易和發展為一體的區域中心,還引進了新興技術和下遊服務項目,榮登全球能源國家之列。
雖然馬來西亞的GDP總量不是很高,而且還算不上發達國家,這跟馬來西亞人口不是很多有關,但它的經濟發展還是有著自身的優勢的。
而且馬來西亞是個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國家,是亞洲最重要的半導體出口市場之一,僅次於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
目前,馬來西亞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其中大多數都是跨國公司,包括AMD,恩智浦,ASE等,相對於其他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封測市場上一直有著獨特的地位。
當然,馬來西亞也是個旅遊業發達的國家,首都吉隆坡也是世界級一線城市,每年吸引大量國外遊客,馬來西亞的重點產業就在服務業上,其服務業在GDP中的佔比在2018年就高達55.5%。
在2015年,馬來西亞就公布過一個五年計劃,計劃在2020年的人均收入達到1萬5690美元,成為一個先進的經濟體,不知道這個計劃能不能實現。
這裡是地理北半球,我們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