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南華寺求姻緣怎樣(南華寺求姻緣流程)
2023-09-22 19:43:35 3
我國去了會分手的景區有哪些
北京紫竹院 陝西華山 雲南西山 廣東西樵山 廣東南華寺 馬上就要到了七夕節了,是不是很多朋友都要計劃出去玩了呢?但是有些景區可是不能去的,因為這裡有著一些情侶去了會分手的傳說,具體的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北京紫竹院
第一個景點就是北京的紫竹院。紫竹院是北京市內一所免費的公園,位於海澱區白石橋附近,距離首都體育館、國家圖書館都不遠,附近也有幾所高校。整個公園環境悠久,尤其竹景最為動人。這裡也是夏天賞荷花的好地方,泛舟湖上、十分愜意,是一處休閒遊的絕佳去處。
不過,就是這座美麗的城市公園,流傳著一句「牽手陶然亭,分手紫竹院」的魔咒。傳說情侶來了紫竹院就會分手,後來《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和姚晨飾演角色的離婚典禮,就是在紫竹院公園裡拍攝的,因為馮小剛導演也聽過這個傳聞。
後來有人分析,為什麼紫竹院會有這樣的分手傳聞呢,因為這裡附近有幾所高處,而且免費開放,所以許多學生情侶都會來這裡約會。來的人多了,難免會有分手的,於是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如果真的如此,那這個景色優美、又免費的景區還真有點冤枉啊。
陝西華山
第二個「分手聖地」就是西嶽華山。華山是中華名山之一,那知名度可是非常高的。再加上「華山論劍」的武俠夢加持,更令這座「奇險天下第一山」聞名國內外。
不過,這座名山也是不少網友吐槽的「分手聖地」,據說一般情侶來了會分手。但如果兩個人扛過了這個「坎」,感情會變得更深厚。
雲南西山
雲南昆明好玩的地方很多,位於滇池西岸的西山,自古便有「滇中第一佳境」的美譽。前兩年,隨著地鐵3號線的連通,位於昆明市郊的西山,也成了昆明人周末爬山登高的好去處。
和華山一樣,西山也是一個愛情的「試金石」。傳說西山下的滇池內有神靈,來到這裡的情侶,如果神發現他們有一方對愛情不忠,就會讓他們分手;但如果情侶是真心相愛,但感情會更加好。
廣東西樵山
除了西嶽華山,廣東也有一座「分手山」很有名氣,那就是位於廣東佛山市的西樵山。西樵山同樣是一個國家5A景區,山上有一座高61.9米的觀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音坐像。
西樵山是分手山的傳聞由來已久,據說來源一個「血桂花」的悽美傳說。根據《西樵山志》記載,古時候西樵山上有個姑娘名叫桂花,與山裡的漢子鷹強相戀。後來鷹強要外出參軍,臨別時倆人在一株桂花樹發許下此生不負的誓言。
鷹強走後第七天,西樵山上的桂花開了,竟然是血紅色。直到桂花姑娘離開了人世,她等待了一生的鷹強也沒有回來。山裡人將她葬在那株桂花樹旁。據說這幾株桂花樹仍然活著,生長在西樵山丹桂園內,樹高身粗,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大概因為這麼一個傷感離別的故事,人們傳來傳去,西樵山就成了一座「分手山」了。不過,大家如果在網絡上搜索,還是會看到很多遊客去了西樵山而分手的帖子,到底是巧合還是什麼原因,小編就不得而知了。
廣東南華寺
南華寺位於在廣東韶關市,這裡是「南宗禪法」的發源地,在佛教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如今南華寺也是一個國家5A景區,環境清幽,古蹟遍地,很值得一去。
南華寺的香火十分旺盛,但比較有意思的是,這裡可以求財、求平安,就是不能求姻緣。情侶一起去了很容易分手,因為它還有個別稱叫「分手寺」。你身邊有沒有去處南華寺卻沒有分手的情侶呢?可以拿出來做個反證。
好了,這些景區大家記住了?雖然是有些迷信了,但是信不信還是看大家自己了!
解籤...急,謝謝!
嗯,單從籤文看,昨夜一陣疾風將樹葉吹落,樹枝上的鳥巢搖搖欲墜,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情。
這籤文就當是給自己提個醒,再安穩的巢穴,也經不起疾風驟雨的摧殘,只有好好經營,才能平平安安。
不過非常正規的寺廟,如青島湛山寺,蘇州西園寺,寧波慧日寺,廬山東林寺,韶關南華寺……都不會有算命解籤的攤位,因為正信的佛教本不允許算命抽籤。因為佛教認為,「命」是自己「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是可以改變的,是算不準的。所以只提倡修智慧和道德來改善命運,而不主張算命。
所以莫要太在意籤文,去做你該做的事,做好你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韶關南華寺為什麼不能帶女朋友去
這是韶關本地人的傳言!說南華寺只保外地人不保本地人!本地人去雲門詩!所有不是真的!只是心理作用!!!給分哦!!
廣州人在韶關去南華寺還是雲門寺拜神好?
那要看你是求什麼的,一般去南華寺的多數都是做生意的人,雲門寺我就沒有,還有一個丹霞山也是在韶關那邊,那邊是升官發財的去求,希望可以幫到你,
廣州哪間寺廟求姻緣較靈啊?
上下九附近的華林寺;旁邊有華林玉器街,到哪裡打聽一下,無人不知,寺廟已供奉達摩祖師為主,相傳哪裡是達摩祖師的登陸之地,故名「西來初地」;至於管用與否,那要看你自身了,心誠則靈嘛
黃大仙詞是一個集傳統風俗、文化、藝術和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寺廟景觀。全祠現設有:正中高聳在臺基上面的黃大仙主殿;進門左側的關帝廟、鬥姥廟;進門右側的財神毆、孔聖 殿;主殿左側的呂祖殿、功德堂;主殿右側的觀音毆;以及東、西添福、添壽長廊各l條。總體設計上採用升高主建築的方式,使大殿的外觀更顯宏偉。這座宗教名勝再次揚名於世, 既為廣州市增添了一個旅遊新景觀,又為善信提供了一個祈福布施和祀奉祖先的地方,還能使原黃大仙祀的文物得以保存,這裡的的確確是一個值得參觀遊覽的好地方。
由廣州火車站總站到黃大仙祠的乘車路線
1.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552路(坐13站)到大策站下.走約25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2.乘坐計程車:共行駛8.7公裡,費用26.00元. 注意:信息僅供參考,不可作為支付依據.本費用中不含過路費和過橋費,塞車等因素可能使費用顯著增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3.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552路(坐12站)到聯桂北站轉乘193路(坐2站)、81路(坐2站)到百花路站下.走約8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4.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52路(坐6站)、275路(坐6站)到中山八路站轉乘193路(坐8站)到百花路站下.走約8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5.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52路(坐8站)到芳村大道西站轉乘81路(坐6站)到百花路站下.走約8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6.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275路(坐9站)到黃沙大道站轉乘74路(坐3站)到大策站下.走約25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7.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552路(坐12站)到聯桂北站轉乘207路(坐1站)、222路(坐1站)、75路(坐1站)、202路(坐1站)、277路(坐1站)到大策站下.走約25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8.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275路(坐2站)、52路(坐2站)到西站轉乘552路(坐11站)到大策站下.走約25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9.從廣州火車站總站坐552路(坐11站)到芳村隧道口站轉乘74路(坐2站)到大策站下.走約250米到黃大仙祠
[上下車地圖] [發送簡訊] [反饋信息]
廣州市光孝寺在哪裡
光孝寺坐落在廣東省廣州市光孝路的北側。
光孝寺是廣州市歷史最為悠久的寺院建築,寺院所在地最初是西漢南越王趙佗第三代孫趙建德地故宅,到三國時期,吳國官員虞翻焙到廣州時,曾在這裡講過學,並闢有苑囿,種植了許多蘋婆訶子,當時的人稱之為虞苑,又稱為訶林,後來其家人施宅田為寺院,並命名為制止寺。東晉時,印度僧人昊摩耶舍到廣州傳經,曾經在這裡建造了五苑新延寺大殿。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高僧慧能在寺院戒壇前的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了佛教的南宗,稱為「禪宗六祖」。後來寺院的名稱又經過多次的改動,到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才定名為敕賜光孝禪寺。
光孝寺是廣州的四大叢林之一,面積達30000多平方米,寺內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涼爽宜人,殿堂建築鱗次櫛比,布局有致。寺院內歷代所建的殿宇樓閣等多達二十多座,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六祖殿、伽藍殿、天王殿、睡佛閣,以及瘞發塔、東西鐵塔等。
大雄寶殿創建於東晉隆安元年至五年(397~401年),後來經過多次修建,現存的大殿是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改建的,大殿七間,面寬35.36米、進深24.8米,重簷歇山頂,山簷平緩深遠,粗壯的稜形柱與層層挑出的鬥拱相互映襯,顯得蔚為壯觀,繼承了唐宋建築的風格。大殿前面的臺基上建有一對石質法幢,各高4.95米,八角、七層,每層都刻有佛龕,造型古樸。在大殿前西南角上還有一座石經幢,稱為大悲幢,建於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經幢高2.19米,幢身八面刻有《大悲咒》,小楷字體,文字自右至左直行書寫,工整秀麗,這座石經幢是光孝寺內現存石刻中最早的,並且經幢的絕對年代也可通過經文等文字信息加以確定。經幢幢身的平面呈八角形,座下有基座,四周刻有威武的力士像,幢身上還施寶蓋,蓋下的簷枋與角梁的相交處刻出一跳華拱作為承託,姿態典雅,在廣東所見的經幢中,這種結構也僅此一例。
大殿後面的東西兩側有兩座鐵塔,是中國至今所見的兩座最古老的鐵塔。
東鐵塔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大寶十年(967年)由南漢後主劉鋹捐造的,塔四角七級,平面呈四方形,通高7.69米,有石刻的須彌座,塔身全部都是鐵鑄的,全身共鑄有九百多個佛龕,每個龕內都放置有小佛像,像工藝精緻,刻畫惟妙惟肖。塔起初建成時全身貼金,有塗金千佛塔的稱譽。塔身下有蓮花鐵座,四周雕有「行龍火珠」與「升龍降龍火焰三寶珠」。
西鐵塔鑄造於五代南漢大寶六年(963年),是現存的有確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一座鐵塔,其形式大致與東鐵塔相同,因在抗戰期間房屋倒塌壓崩了四層,今天僅保存有三層。塔身的表面鑄滿了千體小佛,每面正中鑄有一個大龕,龕的裡邊供奉有一個坐佛,塔的飛簷下和須彌座上鑄有飛天、力士以及各種圖案花紋,十分精巧雅致。
六祖殿是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建的,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歇山頂。殿的柱礎扁平,用黑石鑿做成覆蓮狀,十分精美,是宋代的遺物。六祖慧能在光孝寺公開禪宗法嗣後,開創並宣揚佛教南宗的宗旨,使南宗佛教成為南方佛教的大宗,故而建此殿以紀念。殿內有六祖的坐像,高2.5米。大殿東邊有碑廊,碑廊內放置有六祖像碑等碑刻,是研究六祖及南宗佛教的重要文物。
瘞發塔位於六祖殿的前邊,用石基灰沙磚砌築而成,高7.80米,八角七層,每層有八個佛龕,龕裡鑲嵌著小佛像。唐代高僧慧能成為禪宗六祖以後,寺院的住持僧法才把慧能的頭髮埋在菩提樹下,在上面建造此塔,並立碑紀念,這菩提樹以及光孝寺內的另兩株訶子樹,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塔旁還立有元代刻制的六祖像碑和達摩像碑。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