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強易經乾卦詳解(易經64卦詳解)
2023-09-22 12:15:44 1
易經乾卦第五爻
孔子說:同樣的語言我們就會給他應答(因為聽得懂嘛!),同樣的氣必有所求;水流掉了,火就更佳旺盛;雲隨於龍(龍動則雲動),風隨於虎(虎動則有風)。聖人息作而天下萬物觀之,本來上等人和上等人是一家人,本來下等人和下等人是一家人,而他們卻誰也不管誰。
曾仕強講的易經的奧秘一共多少集?
你好 一共十五集
請參考以下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874458.htm?fr=ala0
曾仕強講座的曾仕強講座
01. 曾仕強-中道管理-M理論及其應用-易知易行的中國式管理 視頻 23講02. 曾仕強-中道管理-經權之道篇-合理應變的管理功夫 視頻 11講
03. 曾仕強-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讓員工自動自發的管理本事 視頻 13講
04. 曾仕強-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以人為本的管理要領 視頻 11講
05. 曾仕強-情緒管理 視頻 24講
06. 曾仕強-老闆特別班 視頻 6講
07. 曾仕強-組織行為學之一組織三階層的高效運作 視頻 8講
08. 曾仕強-組織行為學之二-優秀的基層幹部 視頻 2講
09. 曾仕強-組織行為學之三-出色的中層主管 視頻 3講
10. 曾仕強-組織行為學之四-卓越的高層經理 視頻 2講
11.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之總裁領導學 視頻 12講
12. 曾仕強-總裁魅力領導與激勵 視頻 2講
13. 曾仕強-《中國式成功的激勵》(08.06新增加)視頻 2講
14. 曾仕強-人性管理 視頻 22講
15.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 視頻 12講
16.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之領導溝通的藝術 視頻 6講
17. 曾仕強-如何打造堅實的基層團隊 視頻 6講
18. 曾仕強-中層領導幹部如何承上啟下 視頻 6講
19.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分層授權VS分層負責(成功總裁三大法寶之二) 視頻 6講
20. 曾仕強-管理VS領導-卓越經理人必修課(成功總裁三大法寶之三) 視頻 5講
21. 曾仕強-管理者必修課程 視頻 12講
22. 曾仕強-有效的領導與協調 視頻 2講
23. 曾仕強-無為才能夠無不為 視頻 1講
24. 曾仕強點評胡雪巖的經營管理第一部創業維艱 視頻 16講
25. 曾仕強點評胡雪巖的經營管理第二部宏圖大展 視頻 16講
26. 曾仕強點評胡雪巖的經營管理第三部守成不易 視頻 16講
27. 曾仕強-在團隊中完善自我 視頻 1講
28. 曾仕強-發揮潛能超越自我 視頻 1講
29. 曾仕強-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 視頻 7講
30. 曾仕強-人力資源管理VS組織人員發展(成功總裁三大法寶之一) 視頻 6講
31. 曾仕強-人際關係學 視頻 8講
32. 曾仕強-中國人的成功寶典 視頻 1講
33. 曾仕強-六字真訣 視頻 1講
34. 曾仕強-管理思維 視頻 12講
35. 曾仕強中道系列三部曲之二家庭教育 視頻 24講
36. 曾仕強中道系列三部曲之三親子關係 視頻 24講
37. 曾仕強中道系列三部曲之一愛情與婚姻 視頻 24講
38. 曾仕強-做有世界觀的中國人 視頻 2講
39. 曾仕強-中國人的唯一出路-自愛 視頻 1講
40. 曾仕強-中國式教育 視頻 1講
41. 曾仕強-人生只做三件事(08.06新增加)視頻1集
42. 曾仕強-如何實施中國式管理(08.06新增加)視頻2集
43. 曾仕強-21世紀中國人的遠景(08.06新增加)視頻2集
44. 曾仕強-《人人都能心想事成》(08.06新增加)視頻2講
45. 曾仕強-21世紀大易管理 (08.06新增加)視頻6集
46. 曾仕強-易經與人生(百家講壇)(08.06新增加)視頻1集
47. 曾仕強-胡雪巖的啟示(百家講壇)(08.09新增加)視頻15集
48.曾仕強-中國式團隊管理(08.09新增加)
49.曾仕強-圓通的人際關係
50.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一)何為易經
51.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二)何為陰陽
52.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三)何為太極
53.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四)何為八卦
54.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五)八卦成圖
55.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六)易有三義
56.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七)善易不卜
57.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八)卦有何用
58.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九)解讀乾卦
59.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十)解讀坤卦
60.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十一)乾坤人生
61.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十二)破解命運
62.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十三)易經與家庭
63.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十四)卦的象數理
64.百家講壇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十五)超越吉兇
易經的智慧的曾仕強《易經的智慧》
《易經的智慧》講座長達150集,歷時半年,曾教授將用他招牌式的微笑和輕鬆幽默的語言,引領觀眾和讀者自在挖掘《易經》這座智慧的寶藏!本書由《易經的智慧》電視講座整理而成。這是曾仕強教授首次講授《易經》64卦,教授告訴我們,對《易經》原文晦澀難懂的語言進行了現代化詮釋,賦予了《易經》全新的生命意義,這讓更多徘徊在易學門外的人們,也能夠輕鬆領悟那深邃而又簡單易行的人生智慧。
第一部分
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經典著作——《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起源,無論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還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中的道,都來源於《易經》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那麼陰陽是怎麼產生的?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陰陽的思想對中華民族,又有著怎樣重要的影響呢?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大家看過巴比倫的文化、希臘的文化,如果說這些文化明顯不同,卻仿佛又很相近,但是如果說它們相同,卻又好像差得很遠,那到底是近還是遠,到底是同還是不同? 第1節:陰陽之道(1) 第2節:陰陽之道(2) 第3節:陰陽之道(3) 第4節:陰陽之道(4) 第5節:陰陽之道(5) 第6節:陰陽之道(6) 第7節:八卦定乾坤(1) 第8節:八卦定乾坤(2) 第9節:八卦定乾坤(3) 第10節:八卦定乾坤(4) 第11節:八卦定乾坤(5) 第12節:《易經》與命運(1) 第13節:《易經》與命運(2) 第14節:《易經》與命運(3) 第15節:《易經》與命運(4) 第16節:《易經》與命運(5) 第17節:《易經》與命運(6) 第18節:《易經》與命運(7) 第二部分
《易經》作為中華文化的群經之始,一方面從哲學的角度指導著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發展;另一方面,《易經》的佔卜功能始終神神秘秘、隱隱約約。那麼《易經》的佔卜到底有多大的精準性?孔子是如何評價《易經》的佔卜功能的?我們又怎樣才能卜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卦呢?《易經》的佔卜功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神神秘秘、隱隱約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某個人說自己會卜卦,那麼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覺得這個人頓時神秘起來。作為至聖先師的孔子,因為喜歡《易經》而韋編三絕,但他卻忠告世人:不佔而已矣。既然佔卜是《易經》的功能之一,為什麼孔子又勸我們不佔呢? 第19節:破解佔卦(1) 第20節:破解佔卦(2) 第21節:破解佔卦(3) 第22節:破解佔卦(4) 第23節:破解佔卦(5) 第24節:破解佔卦(6) 第25節:乾坤易之門(1) 第26節:乾坤易之門(2) 第27節:乾坤易之門(3) 第28節:乾坤易之門(4) 第29節:乾坤易之門(5) 第30節:乾坤易之門(6) 第31節:乾卦六龍(1) 第32節:乾卦六龍(2) 第33節:乾卦六龍(3) 第34節:乾卦六龍(4) 第35節:乾卦六龍(5) 第36節:乾卦六龍(6) 第37節:乾卦六龍(7) 第38節:六龍御天(1) 第39節:六龍御天(2) 第40節:六龍御天(3) 第41節:六龍御天(4) 第42節:六龍御天(5) 第43節:六龍御天(6) 第44節:六龍御天(7) 第三部分
孔子批閱《易經》韋編三絕,綁竹簡的牛皮都被翻斷了很多次。他對乾坤兩卦的卦辭進行了詳細的註解,留下了旁通四達的《文言傳》。《文言傳》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深邃哲理,何以被後世學者奉為「千古文章之祖」?包含著宇宙人生奧秘的「元、亨、利、貞」與儒家所講的仁、義、禮、智、信,又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繫呢? 《易經》是誰創造的?它又是什麼時候完成的?我們有兩句話可以概括: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人更三聖是指:伏羲、周文王、孔子。但是真的是他們三個人完成了這麼偉大的創作嗎?我想不太可能。 第45節:孔子《文言傳》(1) 第46節:孔子《文言傳》(2) 第47節:孔子《文言傳》(3) 第48節:孔子《文言傳》(4) 第49節:孔子《文言傳》(5) 第50節:孔子《文言傳》(6) 第51節:孔子《文言傳》(7) 第52節:陽極成陰(1) 第53節:陽極成陰(2) 第54節:陽極成陰(3) 第55節:陽極成陰(4) 第56節:陽極成陰(5) 第57節:陽極成陰(6) 第58節:地道柔剛(1) 第59節:地道柔剛(2) 第60節:地道柔剛(3) 第61節:地道柔剛(4) 第62節:地道柔剛(5) 第63節:地道柔剛(6) 第64節:乾坤之道
如何解卦
坐等高手。卦象這玩意,運氣居多。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是什麼?
1,易經六十四卦記載於《易經》,每一卦的圖像均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每一卦各有六個爻。它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
2,易經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每一卦都會有六爻和爻辭,以及三百八十四種對應的狀態,透過這些變化可以知道世間萬物的運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3,《易經》64卦的卦序是建立在8卦的基礎之上的,前人的主要認識有「先天八卦說」,「後天八卦說」,各有特點,但它們與64卦的聯繫卻顯得附會。
4,有人對64卦提出了「兩兩相偶,非反即覆」的概念,可謂是一個大的進步,它指出了64卦的一些內在聯繫。
5,但這一概念也有缺陷,就在於它的提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能系統地解決《易經》的卦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