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榮誰演的(扮演楊子榮的演員王潤身的曲折人生)
2023-09-22 02:39:00 3
1949年的一天,一位男青年路過一個算命攤位,被算命先生拉住。
問及他的生辰八字,又仔細看了他的面相,點了他一句:「 往後你的命運是一個馬鞍形。
當時這個男青年還不明所以,誰知以後這句話居然一語成讖,這個男青年就是演員王潤身。
說起王潤身,曾經因為一部《林海雪原》火遍全國,因為出色演技,被稱為「永遠的楊子榮」,至今那句:「麼哈,麼哈,正晌午說話」還經常被提起。本該星途坦蕩的王潤身,卻在走紅後屢遭磨難,一生坎坷。
曲藝世家的薰陶1924年,河北保定一個鼓書世家迎來了新生兒王潤身,爺爺是西河大鼓 「王派「創始人,爸爸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藝人。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大家都覺得王潤身理由應當子承父業,成為「王派」第三代傳人,光耀門楣。
卻不想父親還是希望王潤身能學習文化知識,將來做更有前途的大事。
聽從父親的安排,王潤身8歲時就到鎮上學習文化。
經過幾年的正規教育,王潤身學會國文、算數、歷史、古文,這些知識讓王潤身收穫良多。
這些年學習打下的文化基礎,也在日後對王潤身的演藝事業有很大幫助。
雖然父親不希望王潤身學唱大鼓,但是王潤身卻耳濡目染的學會了鼓詞 ,並且唱起來像模像樣,沒事就喜歡哼唱兩句。
日子久了,周圍的鄉親們都發現王潤身很有天分,真的唱出了爺爺和父親的唱鼓味道。
大家都覺得王潤身是個好苗子,不學大鼓可惜了。
這些話逐漸傳進了父親耳朵,父親也猶豫了。
面對兒子展現出來的天賦,父親也不忍心埋沒了這個人才,看著王潤身也真的喜歡學唱西河大鼓,也就順其自然不再反對了 。
這樣王潤身有機會跟著父親外出表演,期間,王潤身進步很快, 成了遠近聞名的西河大鼓藝人 。
11歲時,王潤身被父親送去武術大師高振東家,拜師學藝 。
幾年下來王潤身學會了「形意門派」武術的全部功夫,一招一式架勢十足,揮槍舞棒時威風凜凜。
這時的王潤身稱得上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
1947年,王潤身參加了八路軍,成了文工團的一員。
因為能文能武,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王潤身很快成了團裡的文藝骨幹。
隨後,就在劇團中學會了騎兵舞、炮兵武等多種民族舞,成為團裡不可多得的「一專三會八能」的全能演員。
1949年,王潤身被調進河北軍區文工團工作,就是這一年,他遇到了那個拉住他的算命先生,告訴他一個「 馬鞍形」的命運。
3年後,王潤身與田華 、張良等人一同進入華北軍區文工團。
又過了3年,文工團整編,王潤身被調動進編八軍區抗敵話劇團。
次年,王潤身被選進八一製片廠,正式成為一名演員。
來到八一製片廠,王潤身參與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 激戰前夜 》 。
片中他扮演了打入敵人內部的偵察科長魯維志,機敏睿智的表演,已經有了楊子榮的感覺。
隨後,王潤身接連拍攝了多部影片,逐漸在影視圈站穩腳跟。
1957年,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發行後引起巨大反響,幾乎被搶購一空。
書中的英雄楊子榮成了那個年代所有人最喜歡的人物。
王潤身看了小說,也是感慨良多,想著如果以後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 自己有機會演楊子榮就太過癮了。
沒想到很快王潤身就實現了這個夢想。
因為小說的反響空前,八一廠真的決定把《林海雪原》改成電影 ,搬上大熒幕。
但是主角楊子榮的人選卻讓導演劉沛然犯了難,面試過的演員都不能達到自己的滿意。
本就夢想出演楊子榮的王潤身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報名參演 。
導演讓王潤身跟著看了話劇、評劇、京劇等不同劇種中的楊子榮,問王潤身有什麼感覺。
王潤身如實答道:「 我覺得這些楊子榮都缺了點什麼?
導演接著問:「缺了什麼?」
王潤身回答:「 楊子榮身上應該有點武俠味,這樣人物會更豐滿 。」
導演覺得很有道理,問他:「這個角色你演能勝任嗎?」
王潤身很激動:「我看過不少武俠小說,會跳舞也學過武術,有表演經驗,演起來應該不成問題。」
在導演的安排下,王潤身表演了兩場戲,演出完,導演就當即決定由王潤身出演楊子榮。
為了拍好這場戲,王潤身找到當時「被迫」當過土匪的守林員一起吃飯喝酒 。
了解他們的「匪氣」,回去細細揣摩,最終在影片中呈現出了一個比土匪還土匪的楊子榮。
因為取景地在長白山的深山裡,當時正值寒冷的冬季,整個山上都被覆蓋了厚厚的白雪,一眼看去都分不清方向。
也正因為這樣,王潤身在一次拍攝時和大家走散了,正在尋找正確的路忽然被一個伐木工喊住,伐木工人告訴他前面危險,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摔的粉身碎骨。
王潤身聽完也不禁後怕,全身冒冷汗。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艱苦的拍攝,影片播出後大獲成功。
王潤身扮演的楊子榮膽大心細、威武不屈,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他因此成為大家心中「永遠的楊子榮」。
這部影片也成為他演藝事業的裡程碑,從此,王潤身成為八一製片廠的「臺柱子」,和王心剛、王曉棠並稱「三王。」
1963年,王潤身受邀出演 《野火春風鬥古城》 。
他用精湛的演技呈現出一個被我軍爭取,關鍵時刻起義反擊,有膽有識的團長關敬陶。王潤身的表演完全不輸男主角王心剛,讓人印象深刻。
因為《林海雪原》和《野火春風鬥古城》,王潤身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員,事業達到巔峰 。
沒想到國內突然爆發一場大運動,王潤身因此受牽連,遭批判,被迫離開八一廠,回老家「勞動改造」。
此後,王潤身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低迷期,正好印證了算命先生那句「馬鞍形的命」。
這次回老家,王潤身的妻子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本就身體不好的她精神更是萎靡,不久後就撇下一家子撒手人寰。
妻子去世,留下王潤身和兩個孩子,既要幹農活又要照顧年幼的孩子,王潤身也感覺力不從心。
生活艱難,一家人經常吃不飽,女兒更是十幾歲還穿著露腳後跟的鞋子 。
這時,一個人的出現讓王潤身困難的生活有所緩解,這個人就是編劇夏炎。
夏炎看過王潤身的電影後一直很崇拜王潤身,寫了很多信給王潤身。
面對這麼一個有文化的粉絲,王潤身也很感動,給夏炎認真回信 。
一來二去,二人竟然成了好友,私下也經常見面。
王潤身被下放回老家並沒有告訴夏炎,不想好友為自己擔心。
突然失去聯繫讓夏炎著急了,他到處打聽終於找到了王潤身所在的小村莊,一路跋山涉水的找過來。
找到王潤身,看見他居住的小土房,夏炎不禁難過的流下眼淚。
回去後夏炎堅持每隔2個月都要帶上一些日用品、食品去看看王潤身 ,緩解他的生活壓力。
當時夏炎家裡有10個孩子,本就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現在拿出一部分分給別人,家裡的條件就更艱難。
對此,夏炎家一開始孩子們還有所不滿,長大點也就能理解父親,不再反對了。
1973年,王潤身的兒子結婚,夏炎也趕來參加婚禮 。
看著王潤身的女兒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腳上還是明顯小到不合腳的鞋,覺得心裡泛酸。
夏炎找到王潤身,商量著帶他女兒王愛花跟自己去天津,離開農村改變命運。
但是王潤身猶豫了,她不想女兒留在農村跟自己吃苦,一輩子被自己拖累,又不想給夏炎再增添麻煩。王愛花也捨不得離開父親。
夏炎語重心長的告訴王愛花:「 去天津等自己立足了可以把爸爸接過來享福,爸爸現在還能照顧好自己 」。
就這樣,王愛花跟著夏炎去了天津,住在了夏炎家。
懂事的王愛花經常幫助家裡幹活,哥哥們的髒衣服也都是王愛花主動承包了。
兒女問題都解決了,夏炎又開始操心獨身的王潤身,準備給他找個老伴。
但是昔日英俊瀟灑的熒幕偶像,如今被生活打磨成了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家 。
於是夏炎首先給王潤身改造形象,不僅在外表重新包裝了王潤身,還把他帶去自己的朋友圈向大家,介紹這是「楊子榮」的扮演者。
大家都是看過《林海雪原》的人,遇到電影中的大明星都眾星捧月般的圍著王潤身,聽他講述拍攝「楊子榮」時的故事。
面對大家的關注,王潤身仿佛找回了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自信的他變得容光煥發。
這時,夏炎就開始籌備「正事」,給王潤身安排相親。
沒想到來相親的姑娘聽到他曾被「管制」,都打了退堂鼓。
事業愛情回春1978年,政策下來王潤身被邀請返回八一製片廠,但他拒絕了,那裡有太多他不想觸碰的回憶。
後來去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王潤身與昔日好友王曉棠、田華等人再聚時,受盡折磨的大家不禁感慨萬分。
重返影視圈的王潤身陸續接拍了《不該發生的故事》、《黑太陽731》等影片,因為在農村的工作經歷,王潤身扮演起片中的農民角色更加得心應手。
《不該發生的故事》播出後,王潤身憑藉樸實的表演,精湛的演技拿到了金雞獎。
頒獎晚會上,王潤身拿起獎盃,大家都高呼:「把獎盃舉高點」。
王潤身終於重回演繹巔峰,「馬鞍形命運」的最後一個鞍峰到來了。
事業回春後,很多曾經的同事找到王潤身表白希望和他一起奮鬥,單身女粉絲也寫信和偶像告白願共度餘生,都被王潤身一一婉言謝絕了。
1979年,一次就醫時,熱心的大夫介紹了一個與王潤身經歷相似的廣播員王蘋。沒想到二人第一次見面就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 。1980年,王潤身終於再婚娶了的王蘋。
女兒王愛花和夏炎一起參加了父親的婚禮,順勢告訴父親自己要和夏家的5兒子結婚 。
原來善良的王愛華在夏家生活時,被夏家5兒子、6兒子同時喜歡上了,夏愛華自己也對5哥動情了。
聽到這個消息王潤身很開心,夏炎可以說是自己的恩人,女兒嫁過去兩家更是親上加親。
1980年,王愛花和夏家五兒子夏志鵬結婚了,婚禮規模宏大,天津媒體跟蹤報導了這一盛況。
報導播出後,兩家的傳奇姻緣感動了全天津,成為一段熱議的佳話。
1992年,夏炎因病去世 。
得知消息後王潤身一路哭著從外地趕回來,來到夏炎墓地更是難過到幾乎昏倒。
這之後每年夏炎的忌日,王潤身都雷打不動地來給昔日好友祭奠。
再婚後的王潤身和老伴相守相愛了25年,幸福美滿。
王潤身經常回憶起和老伴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甜蜜的說道:「第一次見面我們就分不開了,這都是緣分。」
有時也會談起算命先生當年那句「馬鞍形的命運」,對於一生命運被算命先生不幸言中,至今還讓王潤身耿耿於懷。
2007年,王潤身去世,享年83歲。
雖然老藝術家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他塑造的「楊子榮」是人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