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屈原列傳原文及翻譯註釋(張渥九歌圖卷與屈原九歌原文及譯文)

2023-09-22 17:13:14

元 張渥《九歌圖卷》與屈原九歌原文及譯文

【名稱】元 張渥 九歌圖 吳叡 書辭卷

【年代】元代

【簡介】紙本,縱29釐米,橫523.5釐米 吉林省博物館藏

畫屈原及《九歌》中之神祗「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等11段,共20人,上有元代書法家吳叡隸書《九歌》原辭全文及倪瓚題觀款,此圖系清內府舊藏,後被溥儀攜至天津,偽滿時運長春,爾後流散民間,現藏吉林省博物館。

末段識雲「至正六年歲次丙戌冬十月,淮南叔厚張渥臨李龍眠九歌圖,為言思齊作。吳叡孟思以隸古書其詞於右」。按至正六年為公元一三四年六。白描人物筆法勁利飄逸,如行雲流水,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傳神。雖臨自李公麟,但張渥在其中參入已意,使畫中透出元代氣息。畫中另有元倪瓚跋「張叔厚畫法,吳孟思八分,俱有古人風流,今又何可得哉!壬子六月廿九日觀於思齊西齋」。此卷本幅、前後隔水和拖尾等處鈐言思齊印章數方。另有清梁清標、安岐和乾隆、嘉慶、宣統收藏印。

【屈原像】

九歌:《楚辭》篇名。「九歌」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楚辭》的《九歌》,是戰國楚人屈原據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國殤》一篇,悼念和頌讚為楚國而戰死的將士;多數篇章,則皆描寫神靈間的眷戀,表現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傷。王逸說是屈原放逐江南時所作,當時屈原「懷憂若苦,愁思沸鬱」,故通過製作祭神樂歌,以寄託自己的這種思想感情。但現代研究者多認為作於放逐之前,僅供祭祀之用。(《辭海》1989年版)

【九歌·東皇太一】

《九歌·東皇太一》是《九歌》的開首篇,是祭祀東皇太一的祭歌。全詩自始至終只是對祭禮儀式和祭神場面的描述,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春神東皇太一的敬重、歡迎與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賜福人間,給人類的生命繁衍、農作物生長帶來福音。此詩篇幅雖短,卻層次清晰,描寫生動,場面隆重,氣氛熱烈。

【原文】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瑤席兮玉鎮,盍將把兮瓊芳。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譯文】

吉祥日子好時辰,恭敬肅穆娛上皇。手撫長劍玉為環,佩玉鏗鏘聲清亮。

華貴坐席玉鎮邊,滿把香花吐芬芳。蕙草裹肉蘭為墊,祭奠美酒飄桂香。

高舉鼓槌把鼓敲,節拍疏緩歌聲響,竽瑟齊奏樂音強。

群巫嬌舞服飾美,香氣四溢香滿堂。眾音齊會響四方,上皇歡欣樂安康。

【九歌·雲中君】

《九歌·雲中君》是屈原的組詩《九歌》中的一首楚辭。雲中君為男性,是雲中之神,在神話中雲神名叫豐隆.又名屏翳。詩中對雲的飄忽迴環的形象.給予了生動的描寫。這首詩無論人的唱詞、神的唱詞,都從不同角度表現出雲神的特徵,表現出人對雲神的乞盼、思念,與神對人禮敬的報答。一往深情,溢於言表。

【原文】

浴蘭湯兮沐芳,華採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譯文】

用蘭湯沐浴帶上一身芳香,讓衣服鮮豔多彩像花朵一樣。

靈子盤旋起舞神靈仍然附身,他身上不斷地放出閃閃神光。

我將在壽宮逗留安樂宴享,與太陽和月亮一樣放射光芒。

乘駕龍車上插五方之帝的旌旗,姑且在人間遨遊觀覽四方。

輝煌的雲神已經降臨,突然間像旋風一樣升向雲中。

俯覽中原我目光及於九州之外,橫行四海我的蹤跡無盡無窮。

思念你雲神啊我只有嘆息,無比的愁思真讓人憂心忡忡!

【九歌·湘君】

《九歌·湘君》是祭湘君的詩歌,以湘夫人的語氣寫出,寫她久盼湘君不來而產生的思念和怨傷之情。全詩可分四段,第一段寫湘夫人乘著小船來到與湘君約會的地點,可是卻不見湘君前來,於是在失望中吹起了哀怨的排簫;第二段接寫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駕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尋找,依然不見湘君的蹤影;第三段主要是寫湘夫人失望至極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洩;第四段補敘出湘夫人浮湖橫江從早到晚的時間,並再次強調她最終還是沒有見到湘君。

【原文】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渺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駕飛龍兮北徵,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拍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餘太息。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悱惻。桂棹兮蘭枻,鑿冰兮積雪。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閒。鼂馳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餘玦兮江中,遺餘佩兮澧浦。採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譯文】

湘君啊你猶豫不走。因誰停留在水中的沙洲?為你打扮好美麗的容顏,我在急流中駕起桂舟。

下令沅湘風平浪靜,還讓江水緩緩而流。盼望你來你卻沒來,吹起排簫為誰思情悠悠?

駕起龍船向北遠行,轉道去了優美的洞庭。用薜荔作簾蕙草作帳,用香蓀為槳木蘭為旌。

眺望涔陽遙遠的水邊,大江也擋不住飛揚的心靈。飛揚的心靈無處安止,多情的侍女為我發出嘆聲。

眼淚縱橫滾滾而下,想起你啊悱惻傷神。玉桂制長槳木蘭作短楫,劃開水波似鑿冰堆雪。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樹梢把荷花採擷。兩心不相同空勞媒人,相愛不深感情便容易斷絕。

清水在石灘上湍急地流淌,龍船掠過水麵輕盈迅捷。不忠誠的交往使怨恨深長,不守信卻對我說沒空赴約。

早晨在江邊匆匆趕路,傍晚把車停靠在北岸。鳥兒棲息在屋簷之上,水兒迴旋在華堂之前。

把我的玉環拋向江中,把我的佩飾留在澧水畔。在流芳的沙洲採來杜若,想把它送給陪侍的女伴。

流失的時光不能再得,暫且放慢腳步逍遙盤桓。

【九歌·湘夫人】

《九歌·湘夫人》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詩寫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產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詩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語調去寫,描繪出那種馳神遙望,祈之不來,盼而不見的惆悵心情。全詩寫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纏綿悱惻;加之作品對民間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對傳統比興手法的運用,更加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原文】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萍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乎萍中,罾何為兮水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恍惚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餘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菊芳椒兮盈堂。桂棟兮蘭榱,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捐餘袂兮江中,遺餘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渚。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譯文】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

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掛結在樹梢之上?

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

麋鹿為什麼在庭院裡覓食?蛟龍為什麼在水邊遊蕩?清晨我打馬在江畔奔馳,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築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

蓀草裝點牆壁啊紫貝鋪砌庭壇。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臥房。

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匯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鬱的門廊。

九嶷山的眾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簇擁擁的像雲一樣。我把那衣袖拋到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採摘著杜若,將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閒自得地徘徊遊逛。

【九歌·大司命】

《九歌·大司命》是屈原的所做的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辭,是組曲《九歌》中的一篇,是《九歌·少司命》的姊妹篇。大司命是先秦時代漢族傳說中的神,是掌管人的壽夭之神。其中大司命的主巫的唱辭,既有他的自述,也有他對少司命的唱辭。通過這些唱辭,描繪出了大司命威嚴、神秘、忠於職守、 督察人的善惡、握有生殺大權的形象。形神畢肖,準確的寫出了大司命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人們或作者屈原對生與死、個人的生死命運與其善惡修為關係的認識及對大司命神的敬畏之情。折疏麻兮瑤華之後則是少司命的唱詞,大司命與少司命的形象在篇中形成了富有意味的對照。主死 的大司命威嚴、神秘、令人敬畏;主生的少司命親切、愛人、令人愛戴。

【原文】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令飄風兮先驅,使凍雨兮灑塵。君迴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島,何壽夭兮在予?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吾與君兮齋速,導帝之兮九坑。靈衣兮披披,玉佩兮陸離。一陰兮一陽,眾莫知兮予所為。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浸近兮愈疏。 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結桂枝兮延竚,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譯文】

大大地打開天宮的大門,我乘駕起一團團連接的黑雲。命令旋風在前面開路,指使暴雨洗淨空中的飛塵。

大司命你在空中盤旋降臨,我越過空桑山將你緊跟。密麻麻九州的黎民子姓,誰長壽誰夭亡全由我定。

我安閒地高高飛翔,乘著清明之氣駕御陰陽。我與你恭謹地在前趨走,引天帝直到達九岡山上。

雲彩的衣裳長長地飄動,腰間的玉佩叮叮噹噹。憑藉著萬物陰陽生成之理,誰也不知道我的作為職掌。

折下莖斷絲連的疏麻白花,將它贈給離居者聊表思念。老暮之年已漸漸地來到,不能再親近反而更加疏遠。

駕起龍來雲車隆隆,高高地奔馳衝向天空。我編結著桂樹枝條遠望,為什麼越思念越憂心忡忡。

令人憂愁的思緒擺脫不清,但願像今天這樣不失禮敬。人的壽命本來就各有短長,誰又能消除悲歡離合之恨?

【九歌·少司命】

《九歌·少司命》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辭。少司命是主管人間子嗣的神,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女神,因為是主管兒童的,所以稱作「少司命」。這首詩和《九歌·大司命》都是一方面用人物自白、傾吐內心的方式展示其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用對方眼中所見來刻畫形象。由對方的讚頌從旁表現的辦法,既變換角度,又內外結合,互相映襯。可以說,詩中的每一段唱詞,都是既寫「他」,又寫「我」,採取了抒情與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辭採華麗,又韻味深長。

【原文】

秋蘭兮蘼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桂,芳菲菲兮襲予。夫人兮自有美予,蓀何以兮愁若?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與女沐兮鹹池,晞女發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譯文】

秋天的蘭草和細葉芎藭,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嫩綠葉子夾著潔白小花,噴噴的香氣撲向面孔。

人們自有他們的好兒好女,你為什麼那樣地憂心忡忡?一片片秋蘭青翠茂盛,嫩綠葉片中伸出著花的紫莖。

滿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間都與我致意傳情。我來時無語出門也不告辭,駕起旋風樹起雲霞的旗幟。

悲傷莫過於活生生的離別,快樂莫過於新結了好相識。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帶,我忽然前來又忽然遠離。

日暮時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誰久久停留在雲際?同你到日浴之地鹹池洗頭,到日出之處把頭髮晾乾。

遠望美人啊仍然沒有來到,我迎風高唱恍惚幽怨。孔雀翎制車蓋翠鳥羽飾旌旗,你升上九天撫持彗星。

一手直握長劍一手橫抱兒童,只有你最適合為人作主持正!。

【九歌·東君】

《九歌·東君》是屈原的組詩《九歌》中的一篇楚辭,祭祀對象是東君,也就是太陽神。詩歌各章歌辭之間的聯接承轉,又極其自然,在輪唱中烘託出日神的尊貴、雍容、威嚴、英武,那高亢宏亮的聲樂正恰如其分地演繹出光明之神的燦爛輝煌,很好的表現了太陽神的特點。

【原文】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餘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 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緪瑟兮交鼓,簫鍾兮瑤簴(音具,鍾架)。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翾飛兮翠會,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鬥兮酌桂漿。撰餘轡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譯文】

溫煦明亮的光輝將出東方,照著我的欄杆和神木扶桑。輕輕扶著我的馬安詳行走,從皎皎月夜直到天色明亮。

駕著龍車借著那雷聲轟響,載著如旗的雲彩舒捲飄揚。長長嘆息著我將飛升上天,我的內心又充滿眷念彷徨。

聲與色之美足以使我快樂,觀看者安於此景回還皆忘。調緊瑟弦交互把那大鼓敲,敲起樂鍾使鐘磬木架動搖。

鳴奏起橫篪又吹起那豎竽,更想起那美好的巫者靈保。起舞就像小翠鳥輕盈飛舉,陳詩而唱隨著歌聲齊舞蹈。

合著音律配著節拍真和諧,眾神靈也遮天蔽日全駕到。把青雲當上衣白霓作下裳,舉起長箭射那貪殘的天狼。

我抓起天弓阻止災禍下降,拿過北鬥斟滿了桂花酒漿。輕輕拉著韁繩在高空翱翔,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東方。

【九歌·河伯】

《九歌·河伯》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沒有禮祀之詞,而是河伯與女神相戀的故事,大約是以戀歌情歌作為娛神的祭詞。也有學者認為此詩是以主祀黃河河神為題,假借一次九河的神遊之旅,象徵表現出深深的故國之思最終戰勝「遠逝以自疏」的去國之念的矛盾心態,表現出詩人的愛國的情懷。

【原文】

與女遊兮九河,衝風起兮橫波。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登崑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遊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

【譯文】

我和你河伯暢遊在九河上,大風吹過河面上掀動波浪。隨你乘著荷葉作蓋的水車,以雙龍為駕螭龍套在兩旁。

登上河源崑崙向四處眺望,心緒隨著浩蕩的黃河飛揚。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歸去,惟河水盡處令我寤寐懷想。

魚鱗蓋屋頂堂上畫著蛟龍,紫貝砌城闕朱紅塗滿室宮。河伯你為什麼住在這水中?乘著大白黿鯉魚追隨身旁,

隨你河伯一起遊弋在河上,浩浩河水緩緩地向東流淌。你握手道別將要遠行東方,我送你送到這向陽的河旁。

波浪滔滔而來迎接我河伯,為我護駕的魚兒排列成行。

【九歌·山鬼】

《九歌·山鬼》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敘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與心上人幽會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來的情緒,描繪了一個瑰麗而又離奇的神鬼形象。

【原文】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餘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採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譯文】

好像有人在那山隈經過,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蘿。含情注視巧笑多麼優美,你會羨慕我的姿態婀娜。

駕乘赤豹後面跟著花狸,辛夷木車桂花紮起彩旗。是我身披石蘭腰束杜衡,折枝鮮花贈你聊表相思。

我在幽深竹林不見天日,道路艱險難行獨自來遲。孤身一人佇立高高山巔,雲霧溶溶腳下浮動舒捲。

白晝昏昏暗暗如同黑夜,東風飄旋神靈降下雨點。等待神女怡然忘卻歸去,年漸老誰讓我永如花豔?

在山間採摘益壽的芝草,巖石磊磊葛藤四處盤繞。抱怨神女悵然忘卻歸去,你想我嗎難道沒空來到。

山中人兒就像芬芳杜若,石泉口中飲松柏頭上遮,你想我嗎心中信疑交錯。

雷聲滾滾雨勢溟溟濛蒙,猿鳴啾啾穿透夜幕沉沉。風吹颼颼落葉蕭蕭墜落,思念女神徒然煩惱橫生。

【九歌·國殤-禮魂】

《九歌·國殤》是追悼楚國陣亡士卒的輓詩。此詩歌頌了楚國將士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全詩情感真摯熾烈,節奏鮮明急促,抒寫開張揚厲,傳達出一種凜然悲壯、亢直陽剛之美。

【九歌·國殤原文】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予陣兮躐予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埜。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迢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譯文】

手拿幹戈啊身穿犀皮甲,戰車交錯啊刀劍相砍殺。旗幟蔽日啊敵人如烏雲,飛箭交墜啊士卒勇爭先。

犯我陣地啊踐踏我隊伍,左驂死去啊右驂被刀傷。埋住兩輪啊絆住四匹馬,手拿玉槌啊敲打響戰鼓。

天昏地暗啊威嚴神靈怒,殘酷殺盡啊屍首棄原野。出徵不回啊往前不復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遙遠。

佩帶長劍啊挾著強弓弩,首身分離啊壯心不改變。實在勇敢啊富有戰鬥力,始終剛強啊沒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

《九歌·禮魂》一說為是通用於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後的送神曲,由於送的不只是神還包括人鬼,所以稱禮魂而不稱禮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儀式的最後環節,也是最莊重的祭祀禮儀。禮魂,由美麗的女巫領唱,男女青年隨歌起舞,還要傳花伴歌伴舞。屈原記錄了這個莊重的祭祀儀式。另一說禮魂為對英雄祖先的祭祀,不屬於九歌之列。

【九歌·禮魂原文】

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kuā]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譯文】

祭祀禮已完畢緊緊敲起大鼓,傳遞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從容自如。春天供以蘭秋天又供以菊,長此以往不斷絕直到終古。

元代《張渥臨李公麟九歌圖吳睿隸書詞卷》

張渥是元代在繼承和發展人物畫傳統方面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畫家。《張渥臨李公麟九歌圖吳睿隸書詞卷》是一件在中國歷史上極為珍貴的藝術精品,現收藏於吉林省博物院。作品雖為李公麟原作的摹本,但張渥在作品中融合了自己的創造,通過對屈原《九歌》這一題材的選擇和藝術處理,注入了自己的理解,從而使得作品的主題思想格外突出。該作品不僅對考訂張渥的年表、糾正有關記述中的疏誤有所裨益,而且為我們了解張渥的藝術成就提供了一份十分有價值的資料。

元代是中國繪畫持續發展和繁榮的時期,但由於當時的一些畫家抱有一種冷漠的人生態度,使得元代畫壇的人物畫創作不及以往興旺。不過也不乏高手存在,張渥即元代在繼承和發展人物畫傳統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一位畫家。

張渥,元代後期著名的人物畫家。字叔厚,號貞期生,又號江海客,祖籍淮南(今安徽合肥),後居杭州。生卒年不詳,約活動在至正年間(1341~1368年)。通文史,好音律,然屢舉不中。仕途失意後,遂寄情於詩畫。他師法北宋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得其清麗流暢之風,以白描人物著稱於世。明清以來,他的線描技法更被奉為「人物十八描」之「鐵線描」典範,有「李龍眠後一人」「絕妙當世」之譽。其繪畫上的出眾才華,受到江南名士顧瑛的器重,常被奉為座上客,曾為顧作《玉山雅集圖》。流傳於世的作品有《九歌圖》《雪夜訪戴圖》《瑤池仙慶圖》等,其中白描《九歌圖》卷為其代表作。

張渥的白描《九歌圖》,現知存世者共有4件,其中吳睿書詞的兩個本子作於至正六年(1346年),褚奐隸書詞和周伯琦隸書的另外兩個本子作於畫家的晚年。這些作品現分別收藏於吉林省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和美國克利弗蘭博物館等機構。本文所要介紹的是收藏於吉林省博物院的《張渥臨李公麟九歌圖吳睿隸書詞》卷。

該卷,紙本,畫芯縱29釐米、橫523.3釐米。作者採用白描畫法繪製了屈原像及《九歌》中的神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和國殤,計11段,共20人。每段前的篆書標題以及每段後的烏絲欄隸書,都是元代篆隸名家吳睿所題寫。圖後有作者的款識。吳睿款題:「至正六年歲次丙戌冬十月,淮南張渥叔厚臨李龍眠《九歌圖》為言思齊作。吳睿孟思以隸古書其詞於左。」下鈐「吳睿孟思」及「吳孟思章」兩方白文印。張渥款識作行書「淮南張渥臨」5字。下鈐「張渥叔厚」白文印及「遊心藝圃」朱文印。這是張渥傳世真跡中僅存的一件落有張渥籍貫款的作品。款後有同時期畫家倪雲林(倪瓚,號雲林子)的題跋:「張叔厚畫法、吳孟思八分,俱得古人風流,今又何可得哉!壬子六月廿九日觀於思齊西齋。倪瓚。」這一題跋對於考證生卒年代不詳的張渥的活動下限具有一定的價值。畫卷的本幅、前後隔水和拖尾處分別有言世賢(思齊)的鈐印多枚,以及清代梁清標、安岐諸收藏印鑑,本幅還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嘉慶五璽及宣統三璽。

另外,此件作品還在吳升的《大觀錄》、安岐的《墨緣匯觀》、繆曰藻的《寓意錄》《石渠寶笈三編》和胡敬的《西清剳記》等書中有著錄。清亡以後,末代皇帝溥儀令寶熙等人審定內府書畫時,將此畫卷列為「上上品」,並記錄在審定內府書畫目原稿中。其後,溥儀又以賞賜其弟溥傑的名義,將該畫卷輾轉運往長春偽滿皇宮小白樓內儲藏。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偽滿洲國垮臺,這件傳世之作便流散於民間,被長春市民王世宜保存,1971年他將此繪畫長卷捐獻給吉林省博物館(今吉林省博物院)。

屈原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愛國詩人。他關心國家大事,早年深受楚懷王的信任,先後任三閭大夫、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他耿直孤傲,後遭排擠,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將他流放,屈原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所作《九歌》是根據民間祀神樂曲加工潤色而成的詩章。當時楚國的巫風興盛,人們的娛樂生活往往和宗教祭祀雜糅在一起,通過所祀之神來表達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屈原《九歌》從內容到風格形式,都保存著南方原始祀神民歌的基本格調,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一直閃耀著動人的光輝,並吸引著歷代畫家們以此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

據傳最早繪製《九歌圖》的畫家是宋代李公麟。元代畫家張渥的《九歌圖卷》歷來被認為是李公麟原作的摹本,這從該畫卷後的題款「臨李龍眠九歌圖」即可看出。但張渥的這件繪畫作品又絕不僅止於刻板臨摹,而是在繼承前人繪畫的基礎上融合了畫家自己的創造,從而使得作品的主題思想格外突出。具體表現有三:其一是在卷首繪有憔悴憂傷而意志堅定的屈原像,表現了畫家對詩人的同情和崇敬。這是李公麟原作中所不曾見到的。其二是對於「東君」和「國殤」等詩章段落作了突出的刻畫。這也是李公麟的原作中或者沒有描寫的。其三是根據內容需要,在背景的處理上進行了詳略處理,「山鬼」「國殤」兩段刻意用背景渲染蒼涼或悲壯的氣氛,其他段落則僅以祥雲和流水突現有關形象。吳升在著錄此《九歌圖卷》時,就對它有「人物景象,別具思致」的評價,可惜語焉不詳,本文試作補充說明。

展開畫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髮髻束起,身著廣袖長服,拱手站立的屈原像。他莊重而堅毅、孤獨而傲岸、感傷而執著的神韻躍然於紙上,令人感佩動容。在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畫家運用了以線條勾勒為主的白描手法,用筆蒼老潤潔,遒逸秀勁,勾勒簡練暢意,古拙脫俗,使人物更加生動傳神,而且令整幅畫面極具一種裝飾美。其後以篆書題寫《漁父》一篇,這就使讀者似乎看到了屈原被放逐後徘徊於江濱那種憂心國事的情懷,不由自主地把屈原的品格同他的《九歌》密切地聯繫起來。

緊隨屈原像後,作者依據《九歌》原詩的情節逐一繪製出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的形象。畫家熟練地運用線條長短、迂迴、曲直變化,流暢飛揚,宛似行雲流水,人物形象充滿了各自的不同神韻。大司命手執拐杖,頭上幾根洗鍊的線條和些許淡墨暈染,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紗巾透明的質感,其下的髮髻隱約可見。衣褲則用比較勁秀而又略有不同的線描畫成,使人覺得衣與褲的質料也有所差異。至於面部和雙手,用筆更細、更淡、更柔、更富於變化,枯筆畫成的鬚眉成功地表現了它的疏落和蓬鬆,一副老年人的滄桑感突現出來。少司命左手執筆,右手握卷,慈眉善目,飄浮於祥雲之上。左一持杖侍女似正聽其囑咐。東君濃眉大眼,鬢須滿臉,手持法器,立於祥雲之上。

在原詩中,東君是人們想像中的太陽神,張渥卻捕捉住「舉長矢兮射天狼」這一愛憎鮮明的情節,把太陽神和天狼星之間的矛盾衝突集中在一個畫面上。太陽神被描繪成一個全副武裝、魁梧雄偉的武士,一手持弓,一手握箭,翻身怒視天狼星,鬚眉怒張,強調了他的勇武;衣帶飄拂,加強了動勢的表現。天狼星則被畫成一個小小圓球,仿佛搖搖欲墜。這種藝術處理充分顯現了原詩中那種熱愛光明、仇視黑暗的思想感情,比之孫承澤舊藏傳李公麟《九歌圖》中髭鬚飄灑、抱弓而立的東君,從思想內容到藝術技巧都增加了新的內容。河伯騎於海龜之上,其衣服帽帶的飛揚,波濤的奔湧,把河伯迎風破浪前進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山鬼》是屈原《九歌》11首詩中最攝人魂魄的一首,它出自楚國一個美麗悽婉的傳說,描寫一個美麗而幽怨的女神。畫卷中的山鬼裸體騎赤豹於松林之中。《國殤》原詩用較多的篇幅描寫將士們奮不顧身英勇作戰的場面,畫家則根據原詩精神,通過一個側面,充滿想像力地進行了生動的描繪:用蒼鬱的筆法略施渲染,繪成幾株參天大樹和樹下揮戈而前的勇士,鎧甲的明亮與樹石的陰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了人物形象。樹下走在最前面的人怒目仰視,張口狂呼,仿佛可以聽到他叱吒風雲的不息喊殺聲。在他的身後,無數戰士的頭在樹木的繁枝密葉間攢動。這裡,畫家的筆墨非常精練,能看到的只有幾個被枝葉遮蔽得不完整的頭部,但卻突出了勇往直前的眼神,成功地運用了構圖的掩映和讀者的錯覺,因而落墨不多卻表現了千軍萬馬不可壓倒之勢。

張渥此幅畫卷既不是意在作圖解,也並非複製李公麟的原作。他通過對《九歌》這一題材的選擇和藝術處理,注入了自己的理解,把它作為屈原被放逐以後寄託情志的詩篇加以描寫。他以畫《九歌》來表達對屈原的崇敬、熱愛與同情,寄寓自認為類似屈原的關心國家命運而又「雄籌未展」的思想感情。這就是吳升所指出的張渥《九歌圖》「別其思致」之所在。(閆立群文)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