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信任的元帥(55年授銜完畢老蔣指著)
2023-09-22 14:36:15 4
1949年6月的一天,毛人鳳神情凝重地走進了蔣介石的辦公室,顫抖著將一份報告交給了憂心忡忡的蔣介石。
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威風,解放軍成功渡過長江之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解放,蔣介石在四川的統治也危如累卵。
在看完毛人鳳送來的報告後,蔣介石大發雷霆,他破口大罵毛人鳳無能,似乎要將自己積累多年的憤怒都發洩在毛人鳳身上。
就在毛人鳳誤以為蔣介石會懲罰自己時,蔣介石的情緒卻平和了許多,隨後,他面露兇色地對毛人鳳說:「兩次不行,那就來第三次,這一次派劉全德去,一定可以殺掉陳毅!」
在蔣介石敗退臺灣前,為什麼他一定要殺掉陳毅呢?兩人之間有哪些恩恩怨怨呢?這還要從陳毅參加革命說起……
1901年8月,陳毅在四川樂至的一個小村莊出生,陳毅出生的這一年,正是清政府籤訂《辛丑條約》之際,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陳毅的命運似乎從出生就已註定。
陳毅祖上曾是大地主,可惜在父親這輩家道中落,由於天災和人禍不斷,陳毅家中的幾畝地悉數被變賣,父親也只能靠著在村中擔任私塾先生謀生。在父親的薰陶下,童年的陳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長大後,陳毅又在母親的支持下,繼續在讀書的路上耕耘。
彼時的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革命思想深入中國腹地,陳毅也深受感染,10歲的他和哥哥一同來到省政府門前,兩人雙雙剪掉了代表腐朽落後的辮子。
1916年,陳毅考入當地的工業學校,學習扎染,可是,相較於工業,陳毅更喜歡政治文學,他試圖通過寫時政文章,來抨擊當時的北洋政府。
兩年之後,陳毅成功獲得了留學法國的名額,在法國期間,陳毅一邊打工,一邊攻讀文學,此時的他,一心想要取得文學博士的學位。
當時,歐洲的共產主義思想正在蔓延,在蔡和森的介紹下,陳毅有幸拜讀了《共產黨宣言》,其中的思想讓陳毅深受鼓舞。
原本陳毅並沒有加入共產黨的想法,直到一件事的發生,讓陳毅徹底改變了主意,共產主義從此與他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1921年,北洋政府以賦稅和鐵路監管權作抵押,向法國政府貸款,這引起了陳毅等法國留學生的不滿。法國留學生團結在一起,在法國的各個大學發起抗爭運動,最終均被法國政府鎮壓,大批法國留學被遣返回國,陳毅也在其列。
回國後的陳毅,仍然以成為文學家為夢想,他奔走於北京的各大報社,在此期間,陳毅又一次遇到了蔡和森。
在中共中央機關報擔任主編的蔡和森,再次向陳毅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回望著風雨飄搖的祖國,陳毅放棄了自己的「小理想」,轉而選擇了關係億萬同胞命運的「大理想」。
不久之後,陳毅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日後的文藝元帥從此棄文從武,開始為中國的前途而奮鬥。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大肆鎮壓共產黨員,不甘心的共產黨人隨即發動南昌起義,成立工農武裝部隊。
毛主席率領工農紅軍開闢井岡山根據地之後,陳毅也率領殘餘部隊前來會師,隨後,陳毅協助朱總司令完成了紅軍的分兵和休整工作,他的軍事才能首次得到展現。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毛主席重新回到紅軍的領導位置,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紅軍部隊開始進行長徵。
當時陳毅小腿負傷,正在醫院休養,黨中央領導便安排陳毅留在中央蘇區,相機牽制國民黨的主力部隊。
接到命令後的陳毅,仔細分析了中央蘇區的形勢,他認為:「中央蘇區的部隊要想不被消滅,必須將遊擊戰爭堅持到底!」於是,陳毅與蔣介石持續三年的遊擊對抗就此開始。
陳毅將剩餘的紅軍部隊悉數帶往大山之中,利用複雜的地形,牽制國民黨軍隊,蔣介石千方百計的圍剿,卻始終被陳毅戲耍。
眼看重兵「圍剿」不成,蔣介石便轉換策略,將「圍剿」改為「圍困」,蔣介石認為:「將陳毅的部隊困在大山之中,時間一久,紅軍必定堅持不住,屆時再找準時機、一舉殲滅!」
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封鎖,陳毅也開始轉換策略,他靈活採用「化敵為友」的策略,在國民黨內部發展地下黨組織。
事實證明,陳毅的這一策略非常正確,當地的很多保長紛紛加入到紅軍隊伍,但是,在明面上,他們又是國民黨的人。
就這樣,陳毅帶領紅軍在大山中堅持了整整三年,期間,紅軍部隊不僅積累了豐富的遊擊戰爭經驗,還進一步壯大了隊伍,這讓蔣介石憤怒不已。
二、國共對抗、鬥智鬥勇不僅如此,陳毅還曾兵行險招,戲耍蔣介石,先是將自己的部隊五花大綁,然後主動「送給」當地的保安隊長。
國民黨保安團見陳毅的部隊主動送上門來,以為蔣介石的封鎖政策見效,便放鬆了警惕,哪知這是陳毅的苦肉計,待到保安團準備邀功時,陳毅又與地下黨組織成員裡應外合,救出「被俘人員」。
看著陳毅戲耍自己,蔣介石破口大罵,他稱陳毅是:「最為狡猾,詭計最多,剿滅最為困難的『匪首』!」
1939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了民族的共同利益,國共二次合作迫在眉睫,陳毅率先摒棄前嫌,發表《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公告,呼籲國民黨放下成見,聯合抗日。
迫於內外壓力,國民黨不得不再次與共產黨人合作,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國民黨方面卻對此次合作加以粉飾,甚至在報紙上刊登出「共匪投誠」的字樣。
陳毅得知此事後,極為憤怒,他義正言辭地表示:「談判是可以的,投誠是絕對不行的!」
陳毅據理力爭,蔣介石最終也做出妥協,撤銷了帶有「投誠」字樣的報導,改變了對共產黨人的態度,國共兩黨在贛粵地區達成合作。
在此期間,陳毅將中央蘇區的遊擊隊統一整編,促成了新四軍的編制,這一舉動再次招致蔣介石的不滿,一個更大的陰謀正在醞釀。
新四軍成立後,蔣介石利用暗箱操作,將其限制在長江下遊地區和南京附近,這裡是日軍的重點進攻區域,蔣介石妄圖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他心中的大患。
對於蔣介石的心思,陳毅自然是了解的,面對蔣介石的安排,陳毅也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陳毅決定將計就計,在敵偽頑交錯複雜的南京地區,新四軍儘可能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對抗日本侵略者,對於頑固的軍閥和國民黨武裝部隊,新四軍則是與之鬥智鬥勇。
1940年,陳毅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將新四軍帶往蘇北,開闢蘇北根據地,鞏固我黨在華中地區的軍事力量。
新四軍的戰略調動,讓蔣介石也認識到華中地區的戰略重要性,為了能與新四軍抗衡,蔣介石也命令部隊進駐蘇北地區。
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更是接到蔣介石的命令,試圖與新四軍製造摩擦,趁新四軍立足未穩,將其消滅。
10月中旬,陳毅和粟裕帶領新四軍在黃橋地區建立根據地,韓德勤隨即率領3萬餘人前來「圍剿」。
新四軍僅有7000餘人,武器裝備也是五花八門,可是,這一仗關乎蘇北根據地的存亡,陳毅和粟裕不得不打好。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粟裕敏銳地找到了破解之法,原來韓德勤命令部隊分三路進攻,這給了新四軍逐個擊破的機會。
陳毅當即作出指示,新四軍全軍出動,採用機動作戰的方式,以黃橋地區為中心,吸引來犯的國民黨軍隊,具體採取阻擊、遲滯、伏擊和突擊的方式蠶食敵人。
不僅如此,陳毅還發動地下黨組織力量,在戰役開始之前,韓德勤三路大軍中的右路軍戰場起義,國民黨軍隊軍心動搖。
隨後,陳毅命令新四軍陸續出擊,將韓德勤的大軍截成數段,無法集結的國民黨軍隊立時潰敗,韓德勤帶領剩餘逃兵倉皇撤退。最終,黃橋戰役取得了圓滿的勝利,新四軍殲滅國民黨軍隊1萬多人,俘虜近4000人,蘇北根據地順利建立。
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鞏固,不僅對抗日戰爭的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也為日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新四軍在蘇北根據地紮根後,蔣介石卻愁眉緊鎖,陳毅率領的新四軍像一個釘子一樣楔在華中地區,這讓蔣介石如鯁在喉。
為了與新四軍爭奪華中地區,在抗日戰爭後期,蔣介石一直沒有放棄對蘇北根據地的「圍剿」,只可惜,均以失敗而告終。
三、誓奪上海、三次暗殺日本侵略者投降後,蔣介石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解放戰爭爆發,蔣介石的計劃計劃是:「將戰火引到解放軍,消耗解放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解放戰爭初期,華東解放區是國民黨軍隊進攻的重點,在蔣介石看來,與陳毅粟裕決戰於華東,是消滅「共匪」的第一步,蔣介石躊躇滿志,他妄想新仇舊恨一起算。
蔣介石電令國民黨74師、整編11師和第5軍組成聯軍,45萬大軍共同趕赴華東解放區,對陳毅的27萬部隊發起進攻。
這一次,蔣介石吸取了以往的教訓,不再分兵,而是集中部隊優勢兵力,重點突破,蔣介石認為如此大規模的進攻,陳毅必定無法應對,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張靈甫的74師號稱國軍精銳,3萬大軍儘是美式裝備,各種重武器一應俱全;二是蔣介石認為陳毅只會打遊擊戰,大規模會戰不是其強項。
對此,陳毅卻不以為然,面對浩浩蕩蕩的國民黨軍隊,陳毅和粟裕決定誘敵深入、以緩克急,慢慢消磨國民黨軍隊的士氣。
望著不斷撤退的共軍部隊,驕縱的74師師長張靈甫果然中計,他擅自命令部隊前進,竭力追擊撤退的共軍。這使得74師被華東野戰軍包圍在孟良崮,為了全殲這支精銳之師,陳毅又採用「掏心戰術」,最終74師被全殲,張靈甫陣亡。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毛主席給陳毅發來賀電:「你們能全殲張靈甫的74師,蔣介石是決定意想不到的!」
孟良崮戰役的慘敗,的確讓蔣介石心痛不已,後來,蔣介石對身邊的一眾將軍說:「這是我黨自剿匪以來,最為痛心棘手的一場戰役!」
改變戰術的蔣介石,依舊沒能戰勝陳毅,在與陳毅的每場較量中,蔣介石始終沒能佔據上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了後來解放上海的戰役。
1949年5月底,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陳毅率領華東野戰軍發起了解放上海的城市攻堅戰。
上海是著名的經濟中心,為了減少對市區的破壞,陳毅命令部隊一定要保護好市區和人民,在陳毅看來,解放上海易如反掌。
而蔣介石也十分看重上海的保衛工作,為此,他還特意從成都飛往上海,並揚言:「不出三個月,國軍就能擊敗解放軍!」
上海城市攻擊戰打響後,陳毅命令部隊迂迴進入上海,封鎖海上通道,隨後,華東野戰軍分兩路進入上海市區,迂迴包抄守城的國民黨軍隊。
僅半個月的時間,華東野戰軍就佔領上海市區,曾經表示要抵抗半年的蔣介石悻悻地返回成都。
上海解放後,陳毅出任了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長,多次作戰失利的蔣介石氣急敗壞,他開始籌備暗殺陳毅的計劃。
蔣介石先是派遣28名特務執行暗殺計劃,可這些特務剛從舟山上岸,就被當地的公安人員逮捕。
而後,不甘失敗的蔣介石又命令毛人鳳指派更可靠的特務,這名特務試圖策反上海劇團的秘書,卻未能成功,反而還暴露了自己的行蹤,最終,他夜被公安人員抓獲。
兩次暗殺陳毅均未成功,蔣介石惱羞成怒,在訓斥完毛人鳳後,他又親自指派特務劉全德執行第三次暗殺任務。
得到消息的陳毅卻哈哈大笑,他豪邁地對手下的工作人員說:「儘管讓他來,來了就要把他抓住!」
特務劉全德雖然心細,但是,公安人員通過對劉全德關係網的分析,還是成功將其抓獲,至此,蔣介石在與陳毅的對決中,輸得一塌糊塗。
1955年,敗逃至臺灣的蔣介石,看著經過授銜之後「十大元帥」的名單上的陳毅,久久不願轉移視線,他苦笑著對宋美齡說:「這個人太厲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