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飲食方面如何養生(立夏吃5個1不勞郎中幫)
2023-09-27 06:25:37 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一年已經過去一半,8月7號就要立秋了,這也意味著夏天即將結束,秋天正式登場,不過也別覺得接下來都是秋高氣爽,畢竟三伏天的末伏還沒到,高溫高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日常除了要注意防暑降溫,還要貼點秋膘、補點營養,避免惹上「熱射病」。
8月7號立秋,無論有多忙,也別忘了吃「5個1」,清熱解暑,貼秋膘補營養,為入秋打好基礎。
第一瓜:冬瓜盛產於夏季的冬瓜,被稱為「營養水庫」,清熱消水腫,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能維持體能電解質的平衡,常吃還有助於減肥瘦身。
推薦做法:【家常燒冬瓜】
1.半個冬瓜去皮、切成小塊;一小塊裡脊肉剁成肉丁;青椒切成片用來配色;再切點薑末備用。
2.鍋內燒油,倒入冬瓜大火翻炒至斷生,加入少許清水煮至沸騰,放鹽、老抽調味,蓋上鍋蓋燜煮3分鐘,把冬瓜燒入味。
3.3分鐘以後轉大火收汁,倒入肉末和薑末炒散、炒出肉香味,然後放入青椒片、加入雞精,繼續翻炒至青椒斷生,即可裝盤上桌。
綠豆是比雪糕、冷飲更消暑的綠色安全食品,它富含蛋白質、粗纖維和維生素,藥膳一體、是清熱解暑的佳品,煮成綠豆湯,常喝防中暑。
推薦做法:【綠豆沙】
1.綠豆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放入高壓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壓15分鐘,把綠豆煮爛、煮出沙。
2.煮好以後倒入料理機中,加入冰糖和純淨水打成綠豆沙。
3.打好的綠豆沙配上枸杞,自然放涼以後再食用、非常的爽口清涼。
俗話說「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前後是吃茄子最好的時節,口感細嫩清香,降火氣、除秋燥、補營養,為入秋打好基礎。
推薦做法:【小炒茄子】
1.準備幾個鮮嫩的紫茄子,清洗乾淨以後去除根蒂、切成段;青紅椒都切成圈、用來配色;再切點蒜末、薑末放一起,準備一把油炸花生米備用。
2.鍋內燒油、油燒熱以後倒入茄子進行翻炒,用勺子按壓茄塊,炒出茄子中的水分,茄子炒軟炒香以後倒出控備用。
3.鍋內再燒油,放入蔥姜蒜、幹辣椒和青紅線椒,開小火一起翻炒出香辣味,然後放入茄塊,加入生抽10克、蠔油3克,雞粉1克、白糖1克、胡椒粉0.5克,翻炒化開調料,最後倒入花生米,快速翻勻後即可出鍋裝盤。
夏秋交替之際,「發物」容易上火,性涼味甘的鴨肉既能貼秋膘,又能防上火,眼下常吃一舉兩得。
推薦做法:【腐竹燜鴨】
1.鴨子洗淨、剁成均勻小塊;香菇洗乾淨對半切開;幾根小蔥切成段,把蔥白和蔥葉分開;生薑切成片,大蒜也切成片,和蔥白放在一起,再抓入一小把幹辣椒,一粒八角,兩片香葉,一節桂皮;另外準備一罐啤酒備用和適量的腐竹備用。
2.鴨塊冷水放入鍋中焯一下水,倒入一點料酒去腥,煮出鴨肉的血水和雜質,水燒開以後打去鍋中的浮沫,大約煮2分鐘把鴨塊倒出來,用清水衝洗乾淨備用。
3.鍋內燒油,油溫5成熱時把腐竹倒入鍋中,快速炸30秒鐘,腐竹變色起泡以後倒出來控油。
4.鍋內再燒油,油燒熱以後倒入蔥、姜、蒜等小料一起翻炒出香味,把鴨塊倒入鍋中繼續煸炒3分鐘左右,把鴨塊中的水分炒幹,鴨肉炒香、炒變色。然後淋入老抽3克上色,倒入一罐啤酒、適量的清水沒過鴨塊,再放入香菇和炸好的腐竹,挑出蔥段,加入生抽10克攪拌均勻,大火燒開以後轉小火燜煮30分鐘。
5.30分鐘以後把裡面的香料挑出來,加入蠔油5克增鮮,食鹽1克,白糖少許提鮮攪拌均勻,再倒入小蔥段點綴一點、美味即成。
「公秋爽,母秋兇」,今年是母秋,秋老虎勢頭很旺,防秋燥很重要,梨子清肺潤燥、生津止渴,搭配銀耳煲湯喝,滋潤防秋燥,常喝身體好。
推薦做法:【冰糖雪梨銀耳羹】
1.銀耳提前泡發,去除硬根後切成小塊;梨子去核切成片;半碗米酒、增加酸甜味;再準備一小把冰糖,放入適量的桂花醬增加香甜味。
2.鍋內多燒一些水,涼水放入銀耳慢慢煮,水燒開以後放入梨、冰糖和桂花,煮至再次沸騰打去浮沫,然後轉為小火慢燉1個小時,銀耳一定要小火慢燉才能熬出膠原,口感才黏滑。
3.一個小時以後銀耳已經充分出膠了,把米酒倒進去繼續熬兩三分鐘,等酒糟的香氣和銀耳充分融合後就能關火食用了,夏秋交替之際,冰糖銀耳羹是必選的滋補利器。
冬吃蘿蔔夏吃薑,馬上立秋了,飲食注意先忌姜,同時「發物」、「熱物」以及「大寒」的苦瓜、西瓜也要少吃,建議多吃以上5樣,清涼消暑,為入秋做準備。
第一美食編輯:小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