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可以形容古代人嗎(名媛一詞由來)
2023-10-14 03:58:05 1
名媛可以形容古代人嗎?來源:運城新聞網「名媛」這個詞語的釋義在各種官方詞典裡是找不到的,也正因如此,這個產生於不同社會與時代背景中的概念分外耐人尋味,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名媛可以形容古代人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名媛可以形容古代人嗎
來源:運城新聞網
「名媛」這個詞語的釋義在各種官方詞典裡是找不到的,也正因如此,這個產生於不同社會與時代背景中的概念分外耐人尋味。
「媛」最早見於《詩經·爾雅》,為「美女」之意。「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意思是說,「像她這樣的人,是傾國傾城的美女啊!」
而「名媛」一詞,最早見於明代小說《兩晉秘史》之《漢王以沈婢為後》一回:「主承宗廟,母臨天下,后土執饋,皇后必擇世德名媛。幽嫻淑善,副四海之望。」這裡的「名媛」之「名」可理解為「有名望的」,加上「媛」的含義,我們可以將古代的「名媛」通俗理解為「有名望的美女」。
不過,在清代,僅憑名氣和顏值,是不足以成為「名媛」的。晚清女詩人沈善寶編著的《名媛詩話》一書中,出現了「名媛」詞義的演變。沈善寶認為,名媛可以沒有家世和背景的局限,但是一定要「有才有品」。清代,此類女性因之有「才媛」之美稱。
民國時期,「名媛」正式大行其道。彼時,西學東漸正成潮,平等觀念盛行,許多女子得以接受與男性同等的教育。她們憑藉優渥的家世,在學堂中學習文化知識、接受先進觀念,甚至可以出國留學。這些女性有學識、有內涵、氣質不凡,成為人們爭相交往的對象。因此,民國時期的「名媛」不刻意強調外表,更重視身份、地位和才學。我們印象裡的很多「標準名媛」形象均來自這一時期。 (《燕趙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