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出身的演員功底不會太差(18歲演話劇84歲獲天壇獎)
2023-10-13 07:29:43 3
文 / 叨兒說
前不久,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迎來了年紀最大的「影后」,84歲的吳彥姝。
並且還是這一屆唯一獲「天壇獎」的中國人。
在頒獎典禮上還出現過一個小插曲。
70歲的劉曉慶作為頒獎嘉賓,把吳彥姝(shu)的名字念成了吳彥朱(zhu)。
這個獎項是吳彥姝從業63年來獲得的第一個「影后桂冠」。
此時的她風光無限,但在面對記者的時候,卻展現了年長者的謙卑與從容。
「我沒什麼志向,只想做好一件事,這個獎項頂多算是我大器老成。」
能夠獲得這個獎項,皆因她今年飾演的一部電影《媽媽!》。
在劇中,吳彥姝飾演的「媽媽」為了生病的女兒,主動鍛鍊,無微不至的照顧,將這個角色飾演到了極致,讓許多觀眾感動落淚。
殊不知她的人生遠比電影中要來的坎坷曲折……
1938年,吳彥姝在廣州出生,父母都是大學生,這樣的家庭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書香門第。
在這種氛圍薰陶下,吳彥姝不僅博學多識,整個人都透露出一種大家閨秀的氣質。
而這得益於母親從小對她的「嚴格教育」。
吳彥姝的母親在大學時主修過一門特殊的課程,家政專業。
為了讓女兒擁有一個好的儀態,吳彥姝在母親嚴厲的監督下,一點點改變著生活習慣。
外出帶手絹,笑不露牙齒,從吃飯的細節到拿筷子的手勢,一點一點將這些規矩刻在了吳彥姝的潛意識裡。
而相比較母親的「守舊」,吳彥姝的父親則「開明」許多,他不受「傳宗接代」思想的影響,只生了吳彥姝一個女兒。
吳彥姝至今記得兒時第一個洋娃娃,是父親買給自己的。
在這麼一個慈父嚴母的家庭裡,吳彥姝漸漸長大。
七歲那年,吳彥姝的父親在上海開了一家外貿公司,初來乍到的吳彥姝很快便被這繁華的街燈迷了眼。
此時的她已經過了愛玩洋娃娃的年紀,反倒習慣在大人身後,混進各個劇院裡看戲。
從《蔡文姬》到《茶館》,舞臺上的演繹在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而梅蘭芳的出場,則讓她的內心感受到巨大的震撼。
那個年代,戲臺子還是梅蘭芳的「天下」,僅僅一個亮相便迎來臺下掌聲雷動。
她唱一句臺下便叫一聲好,一唱一合間,梅蘭芳驚豔了一個時代,也在吳彥姝的心中埋下了夢想的種子。
在上海的時間過得飛快,沒多久,父親又因工作調動,去往山西從事醫學行業,吳彥姝也只得再次跟著舉家搬遷。
父親曾有過讓吳彥姝「繼承衣缽」的想法,可看著那「血乎乎」的醫學書,吳彥姝只覺得心生恐懼。
特別是福馬林的味道,讓她在夜間做過無數次噩夢。
眼看著父親還要再給自己找另外一條路,吳彥姝急忙將自己的望說了出來。
「我想要演話劇,當演員。」
可正如,她對醫學的恐懼,母親也無法接受她成為一個演員。
「我的女兒絕不能做這個。」
好在父親並沒有反對女兒的想法,反倒和女兒成了「同盟」。
「就讓她去試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倘若真成了梅蘭芳那樣的角兒,也算得上是好事一件。」
於是1956年,18歲的吳彥姝獨自一人報考了山西話劇院,沒想到過程十分順利。
可一進話劇院之後,她才明白自己將要面臨的是怎樣的困難。
沒有學過表演的她覺得哪兒哪兒都不得勁兒,站不知道怎麼站,坐不知道怎麼坐,就連一個簡單的轉身都讓她覺得十分彆扭。
因此在1959年,出演人生第一部電影《流水歡歌》後,吳彥姝的前半生就再也沒有接觸過熒幕。
相比之下,她更喜歡話劇表演的那種情緒。
而真正讓她在話劇院站穩腳跟的則是「劉胡蘭」這個角色。
為了演好這個人物,吳彥姝特意跑到劉胡蘭的老家住了半年,每天和劉胡蘭的母親一起勞作生活,聽對方講述劉胡蘭的經歷。
整整三年,她將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這齣戲上。
而這場戲也讓她的事業生涯獲得了第一次成功。
在全國巡演的時候,吳彥姝幾乎每天都要演五場《劉胡蘭》,臺下觀眾幾乎場場爆滿。
隨著事業上的發展,她的愛情也悄然而至。
吳彥姝的丈夫張一非是國家一級作曲家,一生發表過眾多著名的聲樂作品。
婚後兩人生了一個女兒,一如結婚前兩人的相處,張一非對妻女寵愛有加,他知道吳彥姝不會做飯,便主動包攬了家中的大小事務。
這份愛一直被吳彥姝記在心裡,在丈夫患上糖尿病不能下床的時候,是吳彥姝一個人背著他去醫院,給他餵藥,幫他翻身。
為了照顧丈夫,她學會了做飯,學會了操持家務。
在那段時間,她將這些年受到的寵愛原封不動還給了丈夫,直到丈夫去世時,她雖然悲傷,但沒有遺憾。
2003年,吳彥姝從話劇院退休,將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照顧患病的丈夫和父母身上。
縱然勞累,但無怨無悔。
面對生死離別,她早已看得淡然。
「前半輩子是丈夫和父母的寵愛承載了我的夢想,如今我還有女兒願意繼續寵我,這輩子值了。」
吳彥姝的女兒張荷兒是一名編劇,在北京成家立業後,還生下了一個兒子。
2010年,在經歷了丈夫和父母的相繼離去後,吳彥姝跟隨女兒來到了北京生活。
張荷兒還為吳彥姝貸款買了一套住所。
孤獨的老年生活並沒有那麼自在,縱然有女兒和外孫的陪伴,可當她們都忙於自己的事業時,自己卻只能坐在臺上,一個人看著朝朝暮暮。
而誰也沒想到,就在她準備安度晚年的時候,事業上竟然又迎來了第二春。
當時導演張紀中正在籌拍新《西遊記》,邀請吳彥姝出演劇中的一個配角。
雖然只是一個客串的配角,卻讓吳彥姝在演藝圈得到不少導演的青睞。
這樣的機遇也讓吳彥姝覺得自己還有用武之地,不僅能給晚年生活找點事兒做,還能幫女兒一起還房貸。
雖然這事兒被女兒勸阻過,但看著母親演戲時雙眼放出的「光芒」,女兒最終選擇妥協。
此後的吳彥姝接演了不少影視劇角色,雖然都是一些媽媽,奶奶的角色,可她依舊認真對待每一次演繹。
在2016年,吳彥姝還與湯唯、吳秀波合作演出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而她飾演的唐奶奶是一個被丈夫寵愛了一輩子的老太太。
在劇中兩人結婚時,唐奶奶看著對面的爺爺,輕輕說了句:「謝謝你。」
演你的淚水打動了許多觀眾,如果說演員的代入感來自於生活,那吳彥姝的這句「謝謝你」,或許是說給已經過世的丈夫。
謝謝他曾給過自己像電視劇一般的寵愛。
而吳彥姝也因為「唐奶奶」這個角色,提名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殊不知相對於她晚年的榮譽,這僅僅只是個開頭。
去年,吳彥姝參演了鵬飛導演的電影《又見奈良》,她所飾演的尋親養母,將老人的那種無助和期盼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部劇也讓她獲得了「明斯克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而這次的北京電影節,吳彥姝攜手《媽媽!》劇組的另一位演員奚美娟,一起走上了紅毯。
一席黑衣的她,真正讓大家看到了什麼叫優雅,什麼叫從容。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吳彥姝的氣質不止源於她這一生走過的「風浪」,還有她堅持了一輩子的自律。
雖然已經84歲,可吳彥姝從未有一天放棄過管理自己的身體。
無論是踢腿還是瑜伽動作,她都能完成得有模有樣。
在這一遍遍的訓練中,吳彥姝一直保持著「少女心態」。
而她與文琪,奚美娟,主演的電影《媽媽!》,更是體現了她身為母親的一種堅強品質。
她的演藝生涯不會停止,而她對生活也永遠充滿希望。
這位84歲的影后,也讓娛樂圈看到了一個演員該有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