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關羽守的荊州在哪裡(曾經關羽敗走的麥城)
2023-10-13 03:02:34
千秋逐浪去,仁義尚留存。
江陵長風過,荊城忠氣升?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或「郢都」,湖北省地級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
李白曾有《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說的便是荊州。
內有是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洪湖,有長達3000多年的建城史,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在這有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創者—屈原、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等眾多的文人墨客都曾在荊州吟詩作賦。
在古時有「帝王之都」、「宰相之城」等稱號,
現代更是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名稱。
一、文化歷史
1. 荊州歷史文化:
荊州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便在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眾多的原始文化。
荊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並以此產生了青銅冶鑄、絲織刺繡、木竹子漆器、老莊哲學以及屈原的浪漫主義。
戰國時期,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史稱「郢都」共建立400餘年。
後秦、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時先後均以荊州為國都。
隋、唐、明、清時期曾多次易名但到了近代最終化為荊州。
2. 姓名由來:
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禹貢》 :「荊及衡陽惟荊州。」,
這是歷史上最早出現荊州這兩個字。
3. 城市特色:
「三國楚文源頭全,關武仁義千古傳。」
荊州作為楚文化和三國文化的重要承載地,在經過千年歲月的統理、演進、發揚,同時吸收、融匯各種文化精髓,形成了以關羽的忠、義、仁、勇、楚文化為體的獨特荊州文化體系,內涵深厚、哲韻悠長、團結刻苦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奠定下良好的根基。
二、旅遊文化
荊州為中心的歷史遺產和風景明勝不勝枚舉,其中尤以始建於東漢時期的「荊州城牆」最為著名,
關公園、章華寺、荊州博物館等,旅遊景點也是各具特色,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流連駐足、觀賞體驗。
1. 旅遊景點:
荊州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位於荊州市荊州區,是經過國務院審批的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城市,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在第二名,現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城牆始建於東漢,原為土城,後經歷許多朝代的洗禮,一度破損,直到清治三年再度重建,整座城牆東西長,南北短。
城牆、城門、敵臺、堞垛等一應俱全且均保存良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章華寺:
章華寺位於湖北省沙市太師淵,為荊楚名剎,同漢陽歸元寺、當陽玉泉寺並列為湖北三大叢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隋唐年間即有隱修在戰國楚宮章華臺上結廬修行,曾在有淨月大師、心繼法師等眾多法師來此修行。
據寺內碑文記載,該寺始建於元代泰定年間,即1325年左右。清代章華寺重修。殿宇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
寺院有中國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銀杏樹等古蹟,寺內藏有清代皇室御賜《藏經》,及許多宮廷珍品,還有緬甸國王敬贈的兩尊玉佛,等眾多佛教珍寶。
在建築上有山門、天王殿、財神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淨月堂、齋堂、客堂、等主體建築,規模巨大,雄偉壯觀,深的眾佛教弟子的喜愛和歡迎。
關公義園:
荊州關公義園位於荊州古城東南側,為荊州著名的現代文化旅遊建築,在園中修建的復原關公建築為世界最大最重的關羽建築。
該建築是世界和平藝術家、當代藝術大師、「福娃之父」韓美林的收山之作,也是荊州旅遊文化的大手筆作品。
重約1200噸,手中大刀約70米,該園區以「義」為主題,以多種方式生動展現關公「義薄雲天」的一生。
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位於荊州城西門內側,始建於1958年,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擁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一級博物館等眾多榮譽稱號。
全館,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萬多平方米,在其中陳列展出的戰國文物浩如煙海、不勝枚舉。
有國家一級文物492件套。其中不乏出土有名的戰國精緻楚玉、全國最大的漆木器「豬型酒具盒」、
保存完好的西漢女屍、戰國絲綢、吳王夫差矛等許多震驚中外的戰國出土文物;更有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專著《算數書》和蕭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漢初簡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