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起源於什麼地方(東坡肉的來歷)
2023-10-13 02:04:20 2
東坡肉起源於什麼地方?東坡肉介紹「東坡肉」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餚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對詩文、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菜餚亦很有研究他自己會烹製菜餚,並十分擅長燒肉,在他的許多名詩中都有關於飲食方面的內容,如《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詩,都反映出他對飲食烹調的濃厚興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東坡肉起源於什麼地方?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東坡肉起源於什麼地方
東坡肉介紹
「東坡肉」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餚。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對詩文、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菜餚亦很有研究。他自己會烹製菜餚,並十分擅長燒肉,在他的許多名詩中都有關於飲食方面的內容,如《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詩,都反映出他對飲食烹調的濃厚興趣。
歷史故事:東坡肉的來歷
「東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製作的,那時他曾將燒肉之法寫在《食豬肉》一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當時並無名稱,以其名字命名為「東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時候。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組織民工剷除葑草,疏通湖巷,築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貌,並增加了景點。
杭州城裡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聽說他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於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上門送豬肉。他收到許多豬肉後,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味和酒,用他的烹調方法煨製成紅燒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後,稱讚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於是人們便以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後來此菜流傳開來,並成為中外聞名的傳統佳餚,一直盛名不衰。
故事一佛印禪師說
一天中午蘇東坡有點發困,就在書房中想睡一會兒。睡著後,做起夢來。感覺自己在馬路上,前面見一輛馬車飛跑過來,經過蘇東坡身邊的時候,似乎一陣風把帘子掀了起來。蘇東坡往裡一看,呵,車裡坐著一車美女,正嘻嘻哈哈地開玩笑。一見蘇東坡,美女們使勁地招手,喊道:快上來呀,跟我們一起玩吧。蘇東坡一迷糊,就跳上車,坐在了美女中間。車子繼續往前走,跑進了一戶人家,直奔後院,到了豬圈外,正好裡面一頭母豬要生產,車夫就把一車人都倒進了豬圈。等蘇東坡清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是一頭嗷嗷待哺的小豬。這邊家人等蘇東坡一直不起來,進去一看,已經沒氣了,頓時家裡亂成一團,老太太趕緊派人請佛印禪師查問因緣。
佛印大師入定觀察,明白了蘇東坡的糊塗事。按照定中指示,佛印大師找到那戶人家,進到豬圈,衝著一群小豬喊道:蘇東坡,蘇東坡,出來!這時只見一隻小豬顛顛地就跑出來,佛印給了主人點錢,抓起小豬就走。回寺後,大師把蘇東坡度出了小豬,沒多久,蘇東坡在家裡就緩過氣來。過了幾天,佛印大師派人請蘇東坡吃飯,飯食正酣,佛印大師讓人上了一道菜,大師笑著跟大家說,來,來,大家都嘗嘗東坡肉…… (此佛印禪師一說)
北宋時期,廬山歸宗寺的佛印大師與蘇東坡、黃庭堅乃莫逆之交,來往頻繁,酬唱甚多。蘇東坡常遊廬山,在佛印之裡一住就是半月。有一天,蘇東坡正在書房改詩,忽然撲來一陳異香。東坡順著「東坡肉」香味尋去遠遠地看見佛印端起肉正要進行品嘗,猛然一把抓住他,這可把佛印嚇了一大跳,回頭一看是蘇東坡,才放下心來,並領著蘇東坡進入臥室,痛痛快快地飲酒吃肉。蘇東坡覺得佛印燒的肉特別可口,稱讚不已,常找佛印燒肉吃。佛印就乾脆把他的燒肉方法傳給了蘇東坡。後來蘇東坡又能把這個方法公之於眾,於是社會上都仿效起來,從而使得東坡肉成為流傳廣泛的一道名菜。(此佛印禪師二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