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及思想介紹(淺談孔子05)
2023-10-16 07:02:24 7
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不是一廂情願,而是雙向奔赴。
顏徵在能夠選擇叔梁紇,我們既要感謝叔梁紇的堅持己見,也要感謝顏徵在的「慷慨解囊」。
他們倆的結合只是普通的一對跨齡夫妻,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結合將造就一個影響後世的偉大人物。
01
孔子的出生
顏徵在嫁給叔梁紇以後,為了能夠順利得懷上小寶寶,他們倆便來到距離家不遠處的一座尼丘山進行禱告,乞求山神保佑顏徵在生一個大胖小子。
俗話說:夫妻同心,美夢成真。也許是他倆的祈禱感動了山神,顏徵在不久就懷孕了。
而就在這一年的秋天,也就是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孔子出生了。
孔子出生的這一天,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記載:禱於尼丘生孔子。
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
02
孔子的真名
孔子因為是叔梁紇與顏徵在向尼丘山的山神祈禱後而生的,因此,叔梁紇就給兒子取名為「丘」,字「仲尼」,姓「孔氏」。
後世稱孔子為「孔丘」或「孔仲尼」也就不足為奇了。
取名為「丘」,首先是因為向尼丘山祈禱而得的孔子;其次,孔子出生後,頭型很像尼丘山的形狀,中間低,四周高。
而「仲尼」,是因為孔子是叔梁紇的第二個兒子(第一個兒子是孟皮),所以稱之為「仲」。
古代人的名字是按照「伯仲叔季」往下依次排列的,而「伯」也可以稱為「孟」。
正因為孔子是叔梁紇的第二個兒子,所以排行第二,二為仲。
因孔子是在尼丘山祈禱而來,而「丘」已作為孔子的名,因此「尼」字就作為孔子的字,合稱「仲尼」。
後世的人稱孔丘(孔仲尼)為孔子或孔夫子,是因為孔子長大後,不僅開創了儒家學派,開啟還廣開平民教育之先河,教導過許許多多的弟子。
因此,「子」或者「夫子」,其實是對年長的有學問的人的一種尊稱。我們現在稱「夫子」的,往往就特指孔丘(孔仲尼)。
03
寫在最後
孔子出生時,他的父親叔梁紇已經有67歲了,而母親顏徵在只有16歲左右。相比之下,叔梁紇的正妻所生的九個女兒,其中個別女兒的年齡都有比顏徵在大的可能。
但即便如此,在叔梁紇這樣一個偌大的家庭當中,有兒有女,有妻有妾,其中的幸福滋味,想必也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天妒英才。這樣的幸福生活維持了僅僅三年,孔子的家中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我們下一節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