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潮汕姜薯糖水怎麼煮(姜薯是潮汕一種民俗食物)

2023-10-16 03:38:30

姜薯以潮陽河溪上坑所產最出名。

有一首叫《美娘》的潮汕民謠這樣唱:

美娘想食烏豆乾,

又要想食海底鰻,

想食葡萄姜薯湯,

想食青梅槌白糖。

這裡提到的姜薯湯,在港澳等地稱為潮式糖水姜薯,可以說是潮汕一種很鄉土很民俗的食物了。姜薯湯又分兩種:街邊攤檔所賣的,都是現場刨成薄片,在糖水裡滾上兩滾就起鍋,這時薯片微卷,吃起來酥脆爽滑;家裡做的,因為姜薯粘滑難弄,一般都切成小段塊,煮熟後香松如芋。打小時候起我就感到很奇怪,一種食物,怎麼會生出如此兩種很不同的滋味呢!

好的姜薯皮薄肉白。

刨片煮湯,捲曲酥脆,滑潤清爽,是極佳的甜湯。

說姜薯是潮汕的鄉土民俗食物還有另外兩層意思:第一,姜薯很可能是潮汕特有的物產,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僑胞在返回異國他鄉時會不顧負累而要捎帶上一小簍姜薯的原因;第二,姜薯在潮汕民俗中屬於喜慶食品。在冬節等傳統節日,姜薯與湯丸合煮後可以用來祭拜祖宗神明。在潮陽等地,無論是貴客來臨還是新娘過門,舊俗都要煮上一碗甜姜薯湯,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或對新娘的祝福。順便提一下,潮汕各地雖然都種植姜薯,卻以潮陽河溪上坑村烏塗沙田出產的最有名。

為了弄清姜薯是不是潮汕特有的物產,我查考過很多種志書。讓我最意想不到的是,由現代人編寫的《潮汕植物志要》、《汕頭市植物志》等專業工具書居然沒有收錄姜薯!反倒是在一些舊志中找到了有關姜薯的片言隻語。如清雍正《惠來縣誌》在物產類「蔬之屬」中提到「為芋為姜蕷為蘇木為甜蕷為葛蕷」。嘉慶《澄海縣誌》則載:「甘藷,葉如芋,實如拳,有大如瓶盎者,皮紫而肉白,又有皮肉俱紫者,名蘇木藷,比諸藷為佳。」但要讀通這些舊志,還是需要一些古史知識的。

從植物形態來看,姜薯與山藥極為相似,均為纏繞藤本植物,葉心形互生,以塊莖供食用。

首先是與「薯」字有關的「蕷」字和「藷」字。在明朝萬曆年間番薯傳入中國之前,古人提到這幾個字時指的都是山藥一類的植物。比如《山海經》說:「景山……北望少澤。其上多草、藷蕷。」意思就是景山這地方長有很多山藥。東漢的楊孚在《異物志》中說「儋耳夷……食藷」,意思則是海南的少數民族以薯為糧。蘇東坡父子在海南的時候也多次提到藷薯,如「日啖藷芋」與「芋羹藷糜」,還有詩句:「薯芋人人送,囷庖日日豐。」「紅薯與紫芋,遠插牆四周。」

據《本草衍義》一類雜書的記載,薯蕷之所以改名為山藥,是歷經兩次避諱皇帝名字造成的:第一次避唐代宗李豫的名諱,改名薯藥;第二次避諱宋英宗趙曙的名字,又把薯藥改稱山藥。現代植物分類學大概考慮到這些歷史原因,將薯蕷命名為一個科。而按《辭海》「薯蕷科」條目的注釋,我國有薯蕷科一屬,約80種。因此「薯蕷」二字,既可指山藥,也可泛指薯蕷科的各種植物。

從植物形態來看,姜薯與山藥極為相似,均為纏繞藤本植物,葉心形互生,以塊莖供食用或藥用,塊莖富含粘液質……換句話說,將姜薯確認為薯蕷科植物那是錯不了的。

姜薯是一種品種待定的薯蕷科植物,以塊莖形狀和顏色如姜得名。

其次是要注意古人使用字詞時經常互通假借。比如甘薯和山芋,後世多特指番薯,但在古籍中也常泛指薯蕷一類。當嘉慶《澄海縣誌》說「甘藷葉如芋」時,並不是說番薯的葉子像芋頭一樣,而是說甘薯的葉子像山芋一樣。這裡提到的「甘藷」與「芋」,指的也都是薯蕷科的植物。因為芋頭屬於天南星科,芋葉大而挺拔,古人常用「芋葉如荷,長而不圓」來形容,與《本草綱目》所載「葉有三尖,似白牽牛葉而更光潤」的山藥葉有明顯的區別。

又比如被潮汕人稱為「淮山」的山藥,其準確的名稱應該是「懷山藥」。在明代之後,以河南懷慶府出產的山藥最著名,被稱為「懷山藥」。後來因為繁體「懷」字筆畫多而被通假為「淮」字,稱為「淮山藥」,最後才被簡稱為淮山。再比如古代的「薑」與「姜」字通用,因此,當雍正《惠來縣誌》提到「薑蕷」的時候,指的無疑就是「姜薯」。這也是我從潮汕地方志書中找到的有關姜薯的最早記載,說明最遲在清初的時候,潮州人已經開始種植和食用姜薯了。

其次是要注意古人使用字詞時經常互通假借。比如甘薯和山芋,後世多特指番薯,但在古籍中也常泛指薯蕷一類。當嘉慶《澄海縣誌》說「甘藷葉如芋」時,並不是說番薯的葉子像芋頭一樣,而是說甘薯的葉子像山芋一樣。這裡提到的「甘藷」與「芋」,指的也都是薯蕷科的植物。因為芋頭屬於天南星科,芋葉大而挺拔,古人常用「芋葉如荷,長而不圓」來形容,與《本草綱目》所載「葉有三尖,似白牽牛葉而更光潤」的山藥葉有明顯的區別。

又比如被潮汕人稱為「淮山」的山藥,其準確的名稱應該是「懷山藥」。在明代之後,以河南懷慶府出產的山藥最著名,被稱為「懷山藥」。後來因為繁體「懷」字筆畫多而被通假為「淮」字,稱為「淮山藥」,最後才被簡稱為淮山。再比如古代的「薑」與「姜」字通用,因此,當雍正《惠來縣誌》提到「薑蕷」的時候,指的無疑就是「姜薯」。這也是我從潮汕地方志書中找到的有關姜薯的最早記載,說明最遲在清初的時候,潮州人已經開始種植和食用姜薯了。

姜薯比較難去皮,所以菜市場的小販多幫人先削去薯皮。

過去潮汕人所熟悉的薯莨也屬薯蕷科植物,其塊莖富含鞣質,可提取「薯莨膠」,用以染制「香雲紗」以及漁民服裝和漁網等,可惜已成陳年舊事。近年國內倒是對薯蕷科的植物非常重視,但主要是研究如何從盾葉薯蕷和穿龍薯蕷中提取薯蕷皂素,用以合成黃體酮、強的松等甾體激素類藥物。

在清道光年間,丁丑科狀元吳其浚寫過一本叫《植物名實圖考》的書,其中列舉了多種南方出產的薯蕷:「《南寧府志》有人薯、牛腳、籬峒、鵝卵各薯;《瓊山縣誌》有鹿肝薯、鈴蔓薯……《漳浦縣誌》有熊掌薯、姜薯、竹根薯;大要皆因形色賦名也。」對於姜薯,我們大概可以用這樣的話來表述:姜薯是一種品種待定的薯蕷科植物,以塊莖形狀和顏色如姜得名。姜薯主要分布於粵東潮汕各地,在閩南的漳浦也有發現,但作為一種影響廣泛的民俗食物,則僅出現於潮汕。

姜薯除了煮湯,還有下面反沙和羔燒兩種重要吃法:

反沙姜薯

羔燒姜薯。,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