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販毒嫌疑會查嗎(丟包)
2023-10-04 15:47:51 1
當鍋和油不再是廚房專用,當紅、白不再表示顏色,當「丟包」「埋地雷」等充滿跨時代風格的詞彙被賦予新的「含義」......
注意了!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這些新出的「詞彙」,是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檢察院日前提起公訴的一起販毒案中出現的「毒圈暗語」。
雖然檢察機關對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在不斷加大,但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法、犯罪手段也常常刷新我們的認知。
案情回顧
2019年8月,頂著烈日在馬路上等待「賣家」的王某,又一次異常順利地拿到了自己花費1萬元購買的冰毒和麻古。
拿到「貨」後,王某像以往一樣,開始在網上尋找買家,剩下的毒品用來滿足他自己日常吸食的需求。
9月的一天,王某在網上又接到一筆「訂單」。和買家定好毒品數量和價格後,王某決定,在某銀行門口進行現場交易。
「叮!」收到600元「貨款」後,王某立刻背包出門,到了銀行門口,假裝「不經意」,將塞在剝開的橘子內的毒品,丟在銀行門口的角落裡。
只不過這一次,王某期待的「幸運之神」並沒有出現。橘子剛落地,早已埋伏好的民警突然出現,將王某當場抓獲。
案件移交至翔安區檢察院,檢察官在審查過程中,從王某手機聊天記錄中發現,「紅的、白的、油、鍋、埋地雷」等一些指代不明的詞。
然而,面對檢察官的詢問,王某卻是這麼解釋的——
「手機聊天記錄裡的『白』是指白茶,『紅』是指紅茶,『油』是客人買茶的贈品食用調和油,『鍋』是指茶具。」
『埋地雷』指的是客戶的取貨方式,忙的時候,我會把茶葉放在樓道等地方讓客人自己去取......」
然而,機智的檢察官早已看透一切:這些暗語其實另有玄機——
在王某的手機聊天記錄中,「紅」、「白」、「鍋」、「油」與其他販毒案件中的毒品暗號一致,分別指麻古、冰毒、吸毒工具。
除暗號之外,王某和買毒人的交易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甚至還有達達同城快遞!
「丟包」、「埋地雷」:王某將毒品放置在某個位置後,由買毒人自取。
上門取貨:王某將家庭住址和入戶密碼告訴買毒人,讓其上門自取。
除此之外,還有達達送貨、王某親自送貨上門、約定地點當面交易等方式。
最後,經檢察官審查認定,犯罪嫌疑人王某共有80餘次販毒事實,販毒事實清楚,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三款,構成販賣毒品罪。翔安區檢察院以販賣毒品罪對王某依法提起公訴,最終王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其實,冷不丁聽到這些「暗號」,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是「滿臉問號」。
吸毒的危害我們都知道,那販毒分子之間的「毒圈用語」你又知道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葉子、氣球、藥丸等圖案對應的,是容易在娛樂場所出現的大麻、笑氣等致幻性違禁物品,閃電則表示快速送貨。
在涉毒圈裡,涉毒人員不會用「克」「千克」「公斤」之類的話表示來毒品的數量,他們都用特定的隱語。一條、一手、一塊等,這些其實是毒品的計量方法暗語。
為了掩人耳目,癮君子圈裡一般將冰毒稱為「冷貨」,有時直接縮寫成「貨」或者「肉」。
「7分600」指的是0.7克的毒品價格為600元,圖中這名吸毒人員在極力拉攏他人一起吸食以壯大自己的「毒友圈」。
現在你知道這些「暗語」背後的意思了嗎?毒品害人,了解這些「毒圈暗語」,「聽」出毒品陷阱,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毒品的侵害!
來源:福建長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