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寫桂花的詞(散文李清照鷓鴣天)
2023-10-04 13:41:35
今年的中秋晚會上,一首《鷓鴣天·桂花》吸引了我,因為這首歌是由李清照的詞改編的,曲調優美,再配上鬱可唯那委婉動聽的嗓音,真是相得益彰。
原文如下:
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 〔宋代〕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一時間,愛上了這首詞,愛上了李清照。
之前對詩詞了解並不深,對李清照的詞也沒有深究過,但是這首詞打動了我。
如今正值初秋,這首詞描寫出了秋天桂花的美。
太美妙的詞了!
李清照把秋季花中之王「桂花」描寫地如此細緻,如此大氣,毫不掩飾自己對桂花的喜愛之情,甚至還批判屈原不懂欣賞桂花的美,為之不平呢!
呵呵,李清照也是性情中人啊。
在這秋高氣爽的天氣裡,聆聽著鬱可唯演繹的歌曲《鷓鴣天·桂花》,讀著李清照的詞,聞著窗外的桂花香,泡一壺桂花烏龍茶,這才是秋天該有的美好生活。
一般一首詩,一首歌或者一篇文章,先吸引我的,一定是題目。因為題目是靈魂,如果靈魂都是美的,那它的內容一定不會差到哪裡。
我們總是會先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然後才有興趣去看它的內在,這很現實,也很真實。
人們往往會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不管人也好,景也好,物也好,都是如此。
這很正常,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誰都喜歡漂亮的東西,沒人會喜歡醜陋的東西。
當然,如果只是外表美麗,內在醜陋不堪,那一定不會長久的。
只有外在與內在同樣美,甚至,內在要遠超於外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如果題目吸引你,內容更吸引你,那就是一個完美的作品,值得大家去欣賞。
為此,我專門去查了有關李清照的典故。
有人說,寫作是倒逼自己輸入的方式,我太贊同這句話了!
確實,在寫作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不懂的領域,就會促使著自己去再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面不斷擴增,知識量不斷增加,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和滿足,是任何東西都無法相比的。
通過這首詞,讓我打開了了解歷史的大門。
李清照是宋代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而且才貌雙全,她讓我想起了另一位才貌雙全的才女,民國時期的林徽因。
這是我最欣賞的兩位才女。
李清照的父親是蘇軾的學生,她從小生活在文學世家,耳濡目染,有極高的文學天賦,少年便有詩名,她創作的《如夢令》更是轟動整個汴京城。
電視劇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是出自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裡面的最後一句。
原文如下: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好美的詞啊!寫出了宿醉醒來之後的那種慵懶之美,把繁茂的綠葉和凋零的紅花用肥瘦來對比,也是挺有趣味的。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是幸福的,那時的她無憂無慮,生活富足,所以她寫的大多是一些美好的詩詞,描寫美景,描寫心情之類的。
但到了她的中年晚年時期,家國的動蕩,父親的離世,丈夫的離世,讓她嘗盡了人間疾苦,顛沛流離,孤苦無依。
不得已再嫁,結果所遇非人,她成為了宋朝第一個敢於離婚的女人!
在那個年代,她是多麼勇敢啊!
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並未消沉,詩詞創作的熱情更趨高漲。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把心放在國家大事上,繼續創作了無數千古流傳的好作品,如《金石錄後序》、《武陵春》、《題八詠樓》等著名詞作。
在如此封建的古代,女性地位如此低下的宋朝,李清照活出了自己!活出了女性的尊嚴!
然而,我們現代女性,身處開放的時代,仍然活不出自己,走不出婚姻的困境,把自己框在一個籠中。飛不出,甚至不想飛出禁錮,一生痛苦。
我想說,人生除了愛情,除了婚姻,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東西,為什麼非要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綁在男人身上呢?
太不值,太浪費了。
女人,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獨立的人,應該跟男人一樣,是完全獨立自主的,而不應該是依附在某一個男人身上的附屬品。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裡呢?
這是大多數女人的悲哀。
不願獨立,不想獨立,害怕獨立,沒有能力獨立。
即便有的女人很有錢,但她精神不獨立,人格不獨立,還是想要依靠男人,這只能說明她內心不夠強大。
還有一些女人,雖然沒什麼錢,但她人格獨立,靠自己生存,精神世界獨立,那她就是一個完整的獨立的生命,她的內心是強大的。
誰說女人天生就要依靠男人?那是在過去,在古代,那時的女人沒有地位,沒有那麼多工作的機會。
現代社會,女性完全可以獨自立足於社會,養活自己,完全不用依靠男人,甚至工作能力不輸於男人,那為什麼還是活不出自己呢?
我認為,還是受生理條件影響吧。大多數人女人都認為女性生來就柔弱,就應該找個人依靠。
那我要問,如果你所遇良人,我祝福你。但如果你所遇非人呢?你要怎麼辦?
一味忍讓嗎?一直委曲求全下去嗎?
那只會換來無盡的痛苦和對方無底線的踐踏!
唯有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解決這根本性的問題。
孔子曰:「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裡的君子不一定非指男人,女人也一樣可以自強不息,立足於天地之間!
憑藉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自己奮鬥,有何不可?
我們要學習李清照,林徽因她們身上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心懷天下的格局,和對待人生的智慧。
從小兒女的情愛世界裡跳脫出來,進入更大的大我世界裡,去探尋更高的自我,創造更高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要學習才女楊絳先生那種謙卑低調儉樸的人生態度,在最愛的親人離世之後,她還可以獨自面對這個世界那麼長時間,是什麼支撐著她呢?
就是那顆強大的內心和富足的精神世界。
這才是現代女性最需要學習的地方。
否則,如果這樣不幸的事發生在你自己身上,你是否有勇氣獨自走完這人生最後的一程嗎?
孤獨是可怕的,但也是人生必經之路。
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它,學習如何與它相處,你一定可以找到適合你的方式,與之共存。
李清照的晚年是孤苦的,是悽慘的,但那又怎樣?
這並不影響她成為一代才女。
人生的長河,總要有那麼一段孤獨的旅程,怕有什麼用?怕就可以避免嗎?
與其怕,不如直面孤獨,直面內心,勇敢向前。成為一個孤勇者,成為一個人生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