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節慶有哪些(文化那些綻放在四月裡的民族節慶)
2023-10-16 14:02:04 1
這裡是彩雲之南,也是我國25個少數民族世代棲息的寶地。
每個民族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其與眾不同的風俗,當然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節日。這些節日舉辦的時間雖有不同,但每個節日都蘊涵著豐厚的寓意和美好的寄託。
如果你剛好在四月來雲南,便會與這些節日相遇,會因為它們獨特的慶祝方式、熱鬧非凡的場面而沉醉。
楚雄牟定左腳舞文化節
「左腳舞」是楚雄州牟定縣世居彝族的代表性舞種,傳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當地流傳著「會走路就會跳左腳舞,會說話就會唱左腳調」「阿哥跳穿千層底,阿妹跳破繡花鞋」「弦子一響,雙腳發癢;調子一唱,渾身舒暢」的生動描繪。
2008年6月,「彝族左腳舞」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9年,萬人同跳左腳舞入選「金氏世界紀錄」,牟定縣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彝族左腳舞之鄉」。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至二十九,牟定縣都會舉辦彝族左腳舞文化節。節日期間,各族群眾歡聚一堂,彈起龍頭弦子,齊聲唱起左腳調,手牽手、肩並肩,圍成一個個幾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圓圈,歡跳左腳舞。
今年,牟定縣將採用網上辦節的方式,舉辦2022中國·牟定「三月會」左腳舞雲上文化節,依託「文旅雲」「七彩雲」等雲平臺,利用5G、視頻直播、H5等技術,以全媒體網絡辦節的方式,舉行雲播牟定、雲舞牟定、雲招牟定、雲展牟定、雲遊牟定五個「雲」系列活動,敬請期待!
西雙版納潑水節
西雙版納的夏天來得早,三四月份,北方的朋友們也許還穿著毛衣外套,而西雙版納的傣家少女早已換上筒裙,仿佛是為了這四月份到來的潑水節做準備。
(陳宏 攝)
(陳宏 攝)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也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傣歷四月中旬舉行。傳統潑水節為期3天,每一天的內容都不同,有賧佛、堆沙、趕擺、放高升、賽龍舟、鬥雞、放水燈、放孔明燈、花車巡遊、潑水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陳宏 攝)
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節
「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
大理三月街是雲南聞名遐邇的物資交流大會和白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據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三月街最早起源於漢唐時期,原為觀音古市,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起,在蒼山腳下,結棚為市,千商雲集,萬眾歡騰,唱歌、跳舞、做買賣、品美食,熱鬧非凡,千年不衰。
為持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嚴防人員大規模聚集引發的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3月2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節工作委員會發布公告,取消舉辦2022年度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節」(公曆4月15日至4月21日,農曆三月十五至廿一)實體街場商貿展銷及文體等系列活動,屆時將開展線上「三月街民族節」商貿展銷和文化直播等活動。
普洱孟連娜允神魚節
每年公曆4月10日-13日,是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一年中最熱鬧、最受矚目的時候。這時,中國孟連娜允神魚節在南壘河上精彩上演,神魚節期間,成千上萬的當地群眾和中外遊人歡聚於此,下河撈魚,場面十分壯觀,因此,中國孟連娜允神魚節也被譽為「東方水上狂歡節」。
神魚節期間舉辦的山地自行車比賽、龍舟大賽、宣撫古樂表演、神魚晚會、神魚長街宴、祭穀神、點千盞燈、點河燈、誦經祭神魚等系列活動,展現了邊地綠寶石孟連的濃鬱特色和神秘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普洱瀾滄葫蘆節
葫蘆節是拉祜族傳統節日,拉祜語稱為「阿朋阿龍尼」,每年在4月8日這一天,拉祜人就穿著漂亮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帶著自釀的美酒與糯米做的粑粑,殺豬宰羊,在牡帕密帕葫蘆廣場上,度過自己的節日。勤勞的拉祜人通過衝粑粑比賽,開啟新的一年,並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子涵 攝)
普洱西盟佤族木鼓節
普洱市西盟縣每年都舉辦木鼓節,主要舉辦熱鬧隆重的千人拉木鼓、鏢牛祭拜司崗裡、祭拜龍摩爺、民族歌舞表演、大型篝火狂歡、民族工藝品製作展示及農副產品展銷等一系列活動。節日期間,渾厚悠揚的木鼓聲響徹佤山,整個佤山在沸騰,人們和著歡快的節拍,踏歌起舞。
普洱景谷潑水採花節
在景谷,鮮花是最為美麗和聖潔之物。潑水節期間,但凡走進傣族村寨,均會感受到濃濃的潑水節氣氛,人們先是手持樹枝葉禮貌地互潑祝福之水,之後隨著人群的越來越多,潑水方式由溫文爾雅逐漸轉變為「澆水」互潑的狂歡活動。
怒江怒族「仙女」節
在怒江,每年農曆3月15日至17日杜鵑花盛開時節,怒族群眾便相聚在杜鵑花叢中,慶祝一年一度的「仙女節」。節日期間,怒族女孩會頭戴鮮花,通過祭祀仙女溶洞、飲用仙女「聖水」,祈求美滿愛情,並在進行跳鍋莊舞、射弩等文藝活動和體育競技時挑選意中人。
怒族「仙女」節,既是人們溝通情感、嚮往愛情、追求幸福的重要活動,也是展現怒族尊重女性的一種習俗和儀式。
文山「三月三」花街節
花街節又稱三月三花街、趕花街、歌街、歌會;壯語稱「吉糯來」,即過「花糯米節」之意。壯歌描述花街:「正月春風急,二月水清亮,家家賀新禧,人人扮花香。」顧名思義,多姿多彩的壯家人趕街,是名副其實的「花街」。
每年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屬虎、屬龍、屬馬日,廣南壯族大都要到那倫、者兔和珠琳鎮甲板村等地趕「花街」,以開街、趕街、收街為盛況空前;連續三天的「花街」,會唱歌的去對歌,不會唱歌的或不需要找情侶的,互相邀約去看傳統壯劇演出,去欣賞壯族銅鼓舞、弄婭歪(牛母舞)、草人舞、手巾舞等。這一天還舉行一年一度的祭「者」活動。「者」為壯語寨神、山神、土地神、植物神、雨詠神等諸神祗的綜合代稱。「祭者」屬於全村寨男性的義務,在外謀生的均要回村參加活動,有的村寨還舉辦鬥牛、鬥鳥、鬥雞、跑馬賽等,整個節日活動豐富多彩。
彩雲之南,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無論你在那個季節來,都能體驗到獨具魅力的民族節日。若想解鎖更多雲南民族節日,還真是需要大把時間留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李銀娟 龔怡丹 文
部分內容綜合自普洱孟連、微瀾滄、微遊怒江、普洱文旅資訊、視聽廣南、映像文山、民族時報
楚雄州文旅局、大理州文旅局 圖
責編 龔怡丹
審核 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