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話藝術劇院官網(浙話再推民國系列新作)
2023-10-16 15:26:26 1
李叔同說:「愛,是慈悲。」
張愛玲說:「因為愛,所以慈悲。」
他們來過、看過、愛過
皆前半生璀燦如夏花,後半生清寂似秋葉。
為紀念浙江話劇團建團70周年暨浙話新春話劇節
浙話新勢力延續「人文戲劇,民國清流,江南氣質,浙話風格」
將再度集結打造兩部民國新話劇
演繹一代風骨高士和兀絕傳奇
《李叔同˙最後的情書》——李叔同的出世與入世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1914年冬天,大雪紛飛,幾近破產的許幻園來和李叔同告別,決意舉家遷往北平。李叔同在舊上海的雪裡站了很久很久,回去後寫下了這首《送別》。
仿如一曲讖語,此後李叔同走過愈加頻密的一次次送別,直至送別自己。
人的一生到底該怎麼度過?我們有限的生命裡怎樣才能和自己的所好、所長、所能、所謂、所有更好地融為一體?砥礪前行抑或萬念放下?
1918年8月2日、農曆戊午年七月十二晚上,想清楚了這些的李叔同第二天由好友、忘年交林同莊陪同,在慧明法師的主持下於杭州虎跑寺正式剃度出家,法號弘一。
他舍卻如日中天的名望、熱愛的藝術、家族的財富、天津的原配、日本的妻子、上海的青樓紅顏以及未成年的子女、眾朋友、門生,決然皈依,歸於初始。
好友、翻譯家夏丐尊是李叔同當初辟穀清心的始作甬者,對此內心充滿了自責和愧疚;豐子愷和劉質平是李叔同在浙江一師的年輕學生,百思不得一解;他的初戀楊翠喜、原配俞蓉兒、紅顏知己、詩人李蘋香等紛紛登場,與東京趕來的李叔同日本妻子福基,以及李叔同已死去十多載的母親曾氏一起同臺拷問:為什麼?
為什麼?這何嘗不是剛入佛門的弘一的一次自問?人生的意義何在?何為人生?
前緣風雨散,最後一封情書,飄然何處……
《陌上紅塵·張愛玲》——張愛玲的兀絕氣象
「啊,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張愛玲少年早慧,三歲能背詩,八歲寫小說,十二歲即發表第一篇小說,後以《沉香屑》系列一舉成名,及至《傾城之戀》風靡天下,《金鎖記》被傅雷譽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
張愛玲成為那個年代最炙手可熱的女作家之一,明明筆觸平淡,人物卻鮮活奇韻,照自書寫底色蒼涼的現實啟示錄。縱數整個民國女作家序列,丁玲、蕭紅、林徽因、廬隱、冰心……
確然難有張愛玲的一絲邪氣。這絲邪氣貫穿張愛玲青春時代的熱烈、傳奇、雍容、飛揚,中晚年期間的孤絕、拙苦、潦倒。從稚雅到繁盛,再到荒涼,這樣一個通透的兀絕女子,無非陌上觀人、觀己,堪得紅塵冷暖。
作為作家的張愛玲,始終是讀者們心中的一個美麗的謎團。
那麼,當一個關於張愛玲的展覽被充滿熱情的作家舉辦了,她的旗袍、家私甚至假髮都被如數展出,親情、友情、愛情的媒介一覽無餘……她與母親的恩怨糾葛,弟弟眼中的她,她與好友炎櫻之間的故事,她與桑弧導演猶如初戀又克制的感情,她與胡蘭成驚世駭俗卻不了了之的涼薄結尾,如何與她筆下的小說人物交織對視?如何從撲朔迷離的歷史煙靄中還原出一個真切的張愛玲?
多年以後,在寫作上毫無進展的青年作者,懷著對作家張愛玲的崇拜和迷戀,搬到了她的隔壁。這位鄰居通過翻找垃圾箱想要深入她的生活,並列出長長的清單。此舉一出,掀起軒然大波。她記憶中,張愛玲與她的相遇,似真似幻。但這一切,究竟有沒有真的發生過?
人生聚散是常事
煙火如昨
浙話新春話劇節如昨
李叔同 張愛玲 林徽因 鬱達夫 胡適 徐志摩 史量才
與你一期一會
演出信息
話劇《李叔同.最後的情書》-杭州站
時間:2019.12.30-12.31
場館:杭州市 | 浙話藝術劇院
票價:180/280/380元
話劇《陌上紅塵張愛玲》-杭州站
時間:2020.01.10-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