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的作者範曄(後漢書作者範曄有才卻惜命怕死)
2023-10-08 08:58:45 1
說起範曄,大家首先想到他是《後漢書》的作者。不錯!他的《後漢書》備受史學界乃至文學界推崇,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系列。
是的,範曄有才,相當有才,用個成語「才華橫溢」!
但是,可惜——「才華橫溢」也是他人生唯一的正面標籤!
後邊三個標籤分別是 「貪財好色」,「不孝不忠」,「惜命怕死」!
範寧(約339年—約401年)_圖
出身名門
範曄出身名門,是世家門閥之後——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李官橋鎮一帶)範氏。既然出身名門,在魏晉南北朝那個時代,祖上必然少不了達官顯貴!仔細一數,老範家做官的還真不少。曾祖父範汪在東晉做官做到安北將軍,撰有《尚書大事》《範東陽方》等;祖父範寧歷任臨淮太守、豫章太守,為東晉經學大家,著有《春秋榖梁傳集解》;伯父範弘之因精通儒術成為太學博士,很早提出「孔子無常師,大而師天地,小而師萬物」的思想,可謂韓愈「聖人無常師」思想的濫觴;父親範泰在晉朝做中書侍郎,著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
民國時期出版的《後漢書 》、《漢書》_圖
第一個標籤--才華橫溢
範曄字蔚宗,生平大體上是在南朝劉宋時代。他是他老爹範泰的第四子。他娘是範泰的小妾。可能因為生母地位低,所以生的時候沒人管,他娘在廁所生下的他,還因此被磚頭碰傷了額頭,於是乎範曄又有一個小名,叫「範磚」(有點兒像「販磚」)。
不過也可能正是因為碰了一下,範曄的大腦被磚頭碰發出了潛力,自小就表現出智商極高的特點。
特點一:自幼就酷愛讀書。要知道,孩子小的時候愛好是玩,不知道怎麼的,範小朋友的愛好是讀書,愛到什麼程度?史書說他幼年即博覽家中藏書——老範家的藏書可不少,自幼便讀完了,真不得了!
特點二:善文。據說文不加點,下筆成龍!而且寫的文章文採飄逸。不相信的自己惡補《後漢書》。
特點三:能作隸書。那個時代雖然是古代,但魏碑字體創早已開創,楷書、行書更是天下盛行,隸書可以算得上是古文字了(應該說「古古文字」),但是範曄很小的時候就習練,精通隸書!
特點四:通曉音律。如果說前三條都算是文化修養,現在範曄小朋友深入到了音樂這一學業,並且學得很好,精於琵琶演奏!據說,連後來的劉宋皇朝的皇帝宋文帝都想聽一聽他的琵琶(範曄擺架子,沒給皇帝面子)!
隸書字體的字貼 _圖
更不用說大名鼎鼎的《後漢書》!那是人家鬱悶之餘的消遣。劉宋皇朝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範曄的上司彭城王劉義康的母親王太妃去世。劉義康召集同僚舊友在王府會面商議料理喪儀,誰想到範曄來找家住在王府鄰居的弟弟範廣淵喝酒;喝酒就喝吧,還唱歌;唱歌就唱吧,居然還開北窗大聲唱?!
悠揚歡快的旋律正好傳進了正悲痛欲絕的上司劉義康的耳朵裡——範曄可太不會做事了,人家死了老娘,你卻在歡快的歌唱?!後果可想而知,範曄被降為宣城太守。範曄因貶職,鬱郁不得志,就在任內整理各家關於後漢的史籍,終於寫出了他倚之名揚天下的《後漢書》。多提一句,《後漢書》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書成後遂取代了以前各家的後漢史。
範曄(398年—445年)_圖
第二個標籤--貪財好色
是的,你沒看錯。是貪財好色。
誰規定大才子、大歷史學家就不能貪財好色?我們範曄先生就把這句話演繹的淋漓盡致!開頭說過,範曄差點兒把老範家玩兒完,起因就是他貪財好色!
還記得彭城王劉義康嗎?是的,因為範曄在自己母親喪禮上唱歌而貶低他的上司,後來也被貶了。這彭城王曾經幫助過一個叫孔熙先的人(孔子之後),這個小孔知恩圖報,想報效彭城王,方法,。。是謀反!孔熙先還算有自知之明,覺得光憑自己的能力不夠,於是想到了範曄——順陽範氏!
可是天下人皆知範曄因為無釐頭的歌唱被彭城王貶了,這回偷著樂還來不及,怎麼會幫助他?
後來,當孔熙先知道了範大才子有兩個愛好的時候,笑了!
這兩大愛好是:貪財,好色!而小孔,有的是錢和女人!
小孔認識範大才子的外甥謝綜(同樣貪財好色),於是便找到謝綜,找他賭博,還故意輸給謝綜。目的大家一定都明白,他想結交謝綜。謝綜是個好同志,贏得多了,不好意思,便有求必應。這時,小孔說自己慕名想拜見範曄。這很簡單,小謝就答應了。
小孔見到範曄,如法炮製,接著賭博輸錢給範曄,後來據說還輸了自己的幾個姬妾給範曄。這樣,範曄也不好意思了。請小孔講明來意。
開始範曄不答應,一來這是滅門的大事,二來是為了仇人彭城王。但小孔從送給範大人的姬妾那裡知道範曄一直覺得範氏家族名門望族,可以和皇室聯姻,但劉宋皇室從不給他面子。為此範曄經常咬牙切齒(不給宋皇彈奏恐怕原因在此),於是便利用這件事挑撥離間。
範曄在金錢、美女、離間下就走向了萬丈深淵!
北魏、南朝宋地圖_圖
第三個標籤--不孝不忠
參與到謀反活動的範曄肯定不是忠臣,貪財好色也可以理解為才子本色。但是不孝確實人生大過!當範曄的嫡母(父親的大老婆,卻非親生母親,但卻是名義上的母親)去逝,範大才子毫不悲傷,不僅沒有及時赴喪,到奔喪時居然還帶著購置來的姬妾,結果被狠狠修理了一番。
如果說這是與嫡母沒有感情還有情可原的話,他對自己生母的態度就令人髮指!範曄整日住在豪華庭堂內,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連姬妾都濃妝豔抹,但是自己的母親卻住在陋室裡,冬天都沒有被子蓋!他範曄對自己親戚的行為可真不怎麼樣!也難怪,等他謀反東窗事發時,遭到了包括兒子在內的所有親人唾罵!
接著說他謀反的事,為了謀反範曄等人先後聯絡了謝綜的父親謝述、弟弟謝約,孔熙先的朋友周靈甫、彭城王劉義康的外甥徐湛之等。經範曄謀劃,決定在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九月發動謀反!
誰想,就在事發當天,雖然一切準備就緒,雖然被策反的宋文帝身邊的侍衛一再暗示動手,但範曄慫了。一場謀反的政變流產了。對不起,史學界沒有給予這次失敗的行動任何命名。
兩個月後,事發了。告發者是徐湛之。
徐湛之(410-453年)_圖
最後一個標籤--惜命怕死
雖說範曄不忠不孝,但身為父親和長輩的他總該慈愛吧?但是,身處屠刀架下的範曄先生又會給我們什麼樣的精彩表演呢?
被下獄的範曄變身自救惡狗,開始咬人。他告訴宋文帝,整個謀反是孔熙先策劃的,自己是被誣陷!但當孔熙先拿出範曄親筆書寫的謀反部署(可能是隸書寫的)後,範曄這才啞口無言。
這時,他把所有仇恨都撒在了拉他下水的孔熙先身上,於是開始鼓動大家把罪名全推到「告發者」——小孔身上。但是,外甥小謝平靜地告訴他,告發者是徐湛之,範曄猶如洩了氣的皮球一般。
後來,整個案子因故拖延,洩了氣的範曄以為可以免除一死,馬上又像打了雞血一般。碰巧宋文帝想要一麵團扇,讓獄卒拿給範曄,讓他題字(恐怕是想戲弄他,以報當年未彈之仇),沒想到活靈活現的範曄居然提筆寫到:「去白日之昭昭,襲長夜之悠悠」,仿佛不是一位臨死犯人,而是宛然一位大文豪在指點江山!惹得文帝大怒,最終決定殺了範曄!
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_圖
在刑場上,範曄的謝幕表演最「精彩」。首先,他見自己將第一個被殺,為了苟延殘喘,居然提出「難道受刑次序也依照官職大小麼(彭城王因為皇族,被白綾賜死,不用上刑場,其他人就屬他的官最大)?」潛臺詞:先殺我外甥。惹得外甥謝綜破口大罵:「你是賊頭!當然第一!」
之後,等待臨刑,他痛哭流涕!小孔小謝又忍不住噴他:「往日指點江山,自以為是一世雄傑,怎麼這麼怕死?!」
再後來,當因為被牽連而同樣被斬首的兒子範靄被押上來時,因為兒子用唾沫吐他,他居然又把起了父親的架子:「我是你爹!你至於這麼恨我麼?!」
好了,用範曄妻子的話結束他這一生的表演:「君不為百歲阿家,不感天子恩遇,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殺子孫(你不為我考慮,不感念皇帝的恩德,死了就死了,還連累子孫!?)。」
範曄,被殺了。死時四十八歲。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牛奕達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