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常青專題學習演講稿
2023-12-11 05:07:22 1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黨員常青專題學習演講稿,歡迎大家參考!
【黨員常青專題學習演講稿1】
黨組織關係轉入東西湖區常青花園2個月,25歲的年輕黨員李家漪,總是被社區裡一批老人的身影觸動:
60天中,她結識了帶著病還要參加學習的77歲的楊大英;看到72歲的高昭敏為了噪音擾民問題奔走;接觸到79歲的陳靜一,一直堅持資助困難兒童……
他們皓首蒼顏,已至高齡,為何仍能夠如此熱情、充滿幹勁?李家漪找到了答案:這些老人,不管退休前還是退休後,他們始終有一個身份——共產黨員。
530多名白髮黨員,居民心中「靠得住的人」,支撐起全國和諧示範社區
相關閱讀
踐行「黨員常青」做群眾心目中的常青樹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武漢面臨嚴峻的汛情之際,洪山區紅旗社區的黨員第一時間成立了抗洪救災突擊隊,奔赴抗洪救災第一現場,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常青」,做群眾心目中的常青樹。
7月6日的一大清早在接到板橋社區需要救援的命令後,社區領導帶著30名隊員突擊隊員迅速趕往現場,大家都毫不猶豫的跳入已經齊腰深的漬水中,利用現有的材料搭起了簡易的救人工具。全體隊員經過長達14個多小時的奮戰,終於把受困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突擊隊的身影,7月7日還沒有來的及休息的全體隊員接到命令後又立即趕往武金堤去守堤。大家克服烈日,酷暑,蚊蟲,毒蛇等惡劣環境一直堅守在大堤上,在這個團隊中有的人因為在漬水中浸泡的時間太長導致了皮膚病,有的人在太陽的暴曬中導致高血壓復發,有的人拋下重病的母親,有父子齊上陣等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的感人事跡,但這個團隊有個信念就是只要洪水一天沒有退至警戒水位以下,就要堅守,人在堤在,確保大堤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黨員常青專題學習演講稿2】
8月4日上午,武昌區民防辦全體黨員圍繞「不忘初心,黨員常青」,過了一個難忘的主題黨日。在重溫誓詞、誦讀《黨章》和繳納黨費等規定動作之後,機關支部組織黨員重點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常青花園社區「黨員常青」的先進事跡,並進一步強化換屆紀律教育。隨後,大家緊扣「不忘初心,黨員常青」主題,從身邊的人和事談起,從日常工作生活的點滴談起,就如何保持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展開別開生面的研討。
大家一致認為常青花園社區的老黨員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把「黨員」這個神聖的名字融入生活,刻進生命,用實際行動「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他們對信仰的堅守,感人肺腑,催人奮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大家紛紛表示,要重拾初心,在靈魂深處理解「黨員」的內涵;要亮出身份,叫響「黨員」這個共同的名字;要擔當奉獻,用自身的行動挺立起「黨員」形象。
【黨員常青專題學習演講稿3】
7月20日清晨6時,成海蛟來到府河大堤東西湖段7至9公裡處巡堤查險,一腳爛泥,一腳水窩,汗水、雨水溼透了衣背……「老黨員都在幹,作為一個80後,沒有理由落後。」成海蛟認真地說。
成海蛟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老闆,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基層黨支部書記。自從20xx年,他的公司遷到常青花園,就被身邊一個個佩戴黨徽的老共產黨員的言行激勵著。
鄰居薛景萍,就是其中他十分敬佩的一位。
今年67歲的薛景萍,是常青花園四社區11小區黨支部書記,幾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社區事務上。
有一次,為解決鄰近工地深夜施工噪音擾民問題,薛景萍和支部成員先後15次上門做工作,最終協調解決了這一難題。
常青花園是武漢市大型居住區之一,在2.7平方公裡的樓群裡,住著12萬居民。社區有5個社區黨委、22個網格黨支部和5個業委會黨支部、2個非公企業黨支部、51個小組,直管黨員896名,其中離退休人員有530餘人,佔到60%。
這530餘名離退休老黨員成為社區治理的骨幹力量。
在三社區,20位老黨員組成「愛苗黨員護學隊」,在上學、放學時,到常青實驗小學前的馬路上執勤,呵護孩子們的安全。不管颳風下雨,從不間斷。
在二社區,第二小區業委會主任袁希玲老人專攻物業難題,率先使用公共收入補充維修基金,大幅降低居民均攤的維修費用。
82歲王順來,組建了法律諮詢志願者服務隊,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
79歲陳靜一,助學26年,圓了千餘名困難兒童的上學夢。
受他們的影響和感召,成海蛟變身為一個社區公益達人。他打理3個微信群,每天發布當日天氣、安全注意事項等信息。遇到群裡成員諮詢關於入學、就醫等,會在求證後及時回應。
在中聯製藥廠工作的沈娟,被選為常青花園四社區11小區第二黨小組組長。她跟小區老黨員一道,利用業餘時間,積極開展黨員「亮身份、做表率、樹形象」活動。組織20人的巡邏隊,每周抽出兩三天時間,在晚上7時至9時義務進行夜間安全巡邏。
轄區單位廣泛開展「圓夢微心願」活動,常青實驗小學成立了「萬玉霞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常年為居民服務。
常青花園社區黨工委副書記王超說:「這些老黨員做的都是細微小事,卻在社區和諧發展中,起了定盤星的作用。他們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和造就了社區『黨員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