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三分鐘演講稿
2023-12-11 05:21:37 2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三分鐘演講稿,歡迎大家閱讀!
【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三分鐘演講稿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全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在慶祝反法西斯的偉大勝利。
所有的報紙上、電視媒體上,都在講述著抗日戰爭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日軍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中國人民為了打擊日寇,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不計前嫌,攜起手來,共同合作,經過八年抗戰,終於把日本人從中國的土地上趕跑了……
為了民族的解放,無數前烈不惜犧牲生命,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寫下了一篇篇悲壯的、可歌可泣的歷史——狼牙山五壯士,還有人人皆知的楊靖宇、左權,他們為了祖國的勝利,與敵人周旋、奮鬥,終於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聽爺爺奶奶說,血戰臺兒莊、平型關大捷是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戰役,他們講述了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共同對外的偉大情操。
前幾天,我還看了《小兵張嘎》呢,嘎子機智、勇敢,小小年紀就能幫大人做事,真了不起。我們祖國飽受腥風血雨的煎熬,付出千萬傷亡的慘痛代價,我們的先輩用自己的生命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換來了民族的解放,用熱血扞衛著中華民族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
我們要牢記歷史,呼喚和平,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三分鐘演講稿
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紀念日,亦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確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的第二個紀念日。
中國有句老話,知史明鑑。這話如果翻譯得更直白一些,恰如前西德總統魏茨澤克的名言,「對歷史閉上眼睛者,望不見未來」。
中國還在逐夢的路上,儘管有自信、有自覺,仍在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尤不能數典忘祖。今年2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項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最近,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從申請南京大屠殺為世界記憶遺產,到發掘並公布日軍侵華新檔案,再到解禁戰犯筆供等……凡此種種,無不彰顯了中國政府不忘歷史、矢志和平的信念。
習總書記說,「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
這裡包含三重含義:從唯物論來看,忠於歷史,就是忠於我們的民族記憶。如果說,「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那麼,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以及人類浩劫般的慘烈代價,即便是一個健忘的民族與國家,也會在肌體上烙印出慘烈的痕跡。據不完全統計,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這樣的記憶,雖然近乎夢魘,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這段顛簸不破歷史,何以敢忘、何以能忘?
從辯證法來說,尊重歷史,就是對未來最好的守望。「以勝利之名紀念,是因為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不容褻瀆;以法律之名牢記,彰顯了中國捍衛勝利成果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念絕不動搖。」今天的紀念,當然指向一種警醒、一種不安。毋庸諱言的是,二戰後,軍國主義復活的逆流一直在日本國內蠢蠢欲動。在全面否認侵略歷史、全面復活軍國主義意識形態的狂熱中,日本當局悍然突破憲法和相關法律的約束,先後解禁對外武器出口和集體自衛權。從「歷史問題戰爭」到「日本復興」的謊言,尤其是安倍執政以來,右翼勢力暴戾多端,嚴重威脅亞洲及世界安全。強調歷史不容改變,即是強調國人對侵略本心不能掉以輕心。
讀懂歷史,銘記歷史,更是為滋養國人的價值理念。「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反映過去的倒影。」120年前積貧積弱的中國已經一去不返,今日的中國,更深刻理解了當年戰爭的苦難、勝利的榮光。儘管在69年前,日本侵略者籤署了投降書,不過,縱使時光再是流過一個又一個69年,斑斑血淚的屈辱,總難以從國人心中輕易抹去。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和平與發展,自由與法治,正義與公平,人性與尊嚴……需要在是非觀的基礎上,激揚起共識中的力量。
勿忘國恥。不挑事,不怕事。國力強大之後,也許才能真正捍衛家國、話語鏗鏘。也許,今天的銘記,是為了走向未來的腳步更清醒,更穩健。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三分鐘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高一(14)班的林XX。
在這裡,我想先為大家講一個故事:有八名女戰士,為了掩護自己的隊友,引開了日軍的火力,當她們退到烏斯渾河邊時,只剩下了幾支沒有子彈的空槍和一個手榴彈。但她們寧死不屈,在丟出了最後一枚手榴彈後,她們毅然折斷了槍枝,與受傷的隊友肩並肩,塵歸塵,義無反顧地一步一步地走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讓八段青春和一腔熱血融化在了那個冰冷的季節。她們之中,最大的23歲,最小的只有13歲。我相信那時她們聽到了曾經犧牲的隊友們與她們最後告別的聲音,看到了「中華必勝」的未來;那一刻她們以自己的犧牲承載起了一百多名戰士的生命的重量,她們是千古流芳的女英雄們!
這只是抗日戰爭的一個片段,短暫而偉大的瞬間。你們還記得《紅燈記》中寧死不屈的人們是怎樣在淚水中反抗的嗎?你們還記得狼牙山五壯士是怎樣約定來生的嗎?你們還記得放牛的王二小是怎樣與牛兒告別的嗎?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英雄。抗日戰爭的勝利即是這些偉大的戰士以身軀為磚,以鮮血為漿而堆砌的!
大家都知道九月三日是什麼日子,那是抗日戰勝利七十周年的紀念日。現如今,抗戰在我們腦海中留下的不應該是那些神乎其神的抗日神劇,而應該是中國人民用生命鑄就的鐵血長城。
回憶那些英雄,他們堅定的信念是即使到滄海桑田也不變,他們明確的目標是粉身碎骨也要實現!這樣的精神如何不讓我們為之動容?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先讓我們來看看日本人是怎麼做的吧。
日本的右翼分子信口雌黃,篡改歷史。南京大屠殺中有三十萬中國人民受到殺戮,但他們的教科書中對此隻字不提。他們試圖全盤否定一切有關慰安婦的真相,他們甚至否認侵華的罪行。
日本的政府設置了一個華人到日學習的項目。表面上他們說是去學習高新技術,但是你們知道大部分的華人去了以後幹什麼嗎?他們去學習怎麼在流水線上撬牡蠣!大部分中國人去了就難以回來,因為他們一無所獲也沒臉回家。
但與此同時,日本近百分之八十學者與民眾寧願選擇相信真正的歷史。日本部分知道勞工內幕的官員,也在四處奔走,想辦法為他們討回公道。
可是應該這樣做的不僅是那些日本人,更應該是中國人!日本在前進,在發展,在奮鬥,他們在努力了解中國人的實力。那麼中國難道應該懈怠嗎?我們要做些什麼!
在九月三日這個特殊的日子之前,我們進行了人生中時間最長,也最辛苦的軍訓。
這一次的軍訓意義非凡。每次當我累得不想再挪動一步的時候,望向身邊依舊堅持的同學,又想起當年流血流汗不流淚的戰士們,我的心中便鬥志昂揚。每次聽到教官漸漸沙啞但依舊堅定的聲音,我便想起當年精疲力盡但仍為勝利而前進的人們,我的心中便充滿勇氣。軍訓讓我在人生重要的歲月裡又一次揚起振興中華的理想的風帆。
在軍訓場上,我們留下的是汗,汗裡流淌著堅毅;烈日曬在皮膚上的痛,痛裡銘記著使命;手腳酸楚麻木,苦楚裡飽含不服輸的骨氣!
同學們,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擁有奮鬥的精神中國才能站起來,勇往直前。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堅定信念,拿出勇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勿忘國恥,銘記歷史;攜手共進,創造輝煌!
我一直為我是個中國人而自豪。因為我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國恥可以銘記,因為我有一個讓中華崛起的使命可以肩負,因為我有一顆想要報效國家的赤城之心可以為榮!
同學們,讓我們舉起右手,讓我們一同宣誓:從今天起,我定不辱使命!我定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