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哥嫂的日子真幸福(人間至情是大愛)
2023-09-15 08:54:37 1
有哥嫂的日子真幸福?作者:儲鈺琦(北京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主任編輯),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有哥嫂的日子真幸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有哥嫂的日子真幸福
作者:儲鈺琦(北京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主任編輯)
總有一種愛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情讓我們倍感溫暖。近期,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的親情大劇《我哥我嫂》以情動人,通過一個女人不離不棄,堅守家庭的親情責任與奉獻,彰顯了人間大愛,堪稱一部接地氣、有人味,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播社會正能量的現實主義力作。
《我哥我嫂》講述了堅強善良的女工夏一男遭遇諸多家庭變故,毅然肩負起「長嫂如母」的責任,撫養彭家孩子長大成人的感人故事。不同於以往追蹤社會熱點,呈現人情冷暖的家庭情感劇,《我哥我嫂》沒有眼花繚亂的話題映射,而是回歸小家庭,回歸人性,聚焦最純真的人間情感,細膩呈現了「患難見真情」「奉獻顯大愛」的社會責任感與核心價值觀。
有愛的人不怕風雨,敢於擔當。新婚當日遭遇橫禍,丈夫慘變植物人,婆婆又驟然去世。夫家留下的只有昏迷的丈夫、年幼弱小的兄弟和孤苦無依的侄兒侄女。丈夫甦醒後,卻成了一個智力低下的「弱童」,將妻子稱作「二嫂」……可以說,夏一男從走進彭家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不平常的笑淚人生。生活的不幸和連續苦難沒有壓垮夏一男,她甚至可以選擇放棄這個「累贅」家庭,重新尋找幸福。但她毅然選擇了擔當,以長嫂的身份承擔責任,撐起了這個支離破碎、風雨飄搖的家。在這個層面上,夏一男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其珍視親情,勇於擔當,樂觀面對生活的精神品質,在現實社會尤為可貴,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儘管生活的難題不斷襲來,堅強的夏一男始終不離不棄,用愛堅守著這個家,這是一種善,也是一種情。彭光明家境不好,但夏一男毫不介意,毅然選擇和彭光明在一起,提前領了結婚證;婆婆臨終前,把彭家大小託付給夏一男,夏一男沒有逃避,而是接下重擔,承諾照顧好孩子;彭光明變成植物人後,夏一男每天都在昏迷的丈夫耳邊輕輕呼喚,即便丈夫永遠醒不過來,她也相伴一生,不離不棄。其愛之深、其情之切,令人動容。與其說《我哥我嫂》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人的美麗心靈和勵志人生,不如說它謳歌禮讚了人的高尚情操與奉獻情懷,讓我們在「人生多艱」中感受到昂揚的人生姿態和勃發的生命力。
有愛的人無私奉獻,不畏苦難。《我哥我嫂》始於愛、融於人、終於情。劇中有很多細節體現了這種溫情。家裡開銷大,夏一男趁著上班前下班後去工地幹零活,扛大包貼補家用;彭冬梅打算輟學照顧家人,夏一男堅決不允,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讓彭冬梅放棄學業;彭光亮和彭冬青偷了廠裡煤球做家用。夏一男絕不護短,親自帶著孩子送還了煤球,人窮志不短……「長嫂如母」的夏一男以無私的大愛和奉獻精神,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人生風雨,共同堅守一個家。可以說,全劇樸實真摯、溫暖向上、細膩真摯地表現了親情、友情和愛情,明朗陽光地傳遞了「真善美」的精神正能量。
通觀全劇,「愛情的堅守」和「親情的責任」是這部劇最接地氣的主題內核。在當下的現實社會,有些人利益至上,不敢擔當,不願奉獻,有些年輕人不明白「情比金堅」的意義、家的意義,《我哥我嫂》則向我們展現了什麼是擔當,什麼是愛,什麼是家。我們常常感嘆世間的冷漠,懷疑人心的真假,而《我哥我嫂》卻告訴我們,生活中遭遇的不僅是殘酷和苟且,更多的是打動人心的溫暖和不離不棄的堅守。以善良為美,以堅守為貴,笑中有淚,淚中含笑,這是人性的弧光,也是《我哥我嫂》的魅力所在。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5日1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