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影帝梁家輝的喜怒哀樂(但千面梁家輝就一個)
2023-09-13 03:01:43 1
梁家輝,當之無愧的「千面影帝」。
周潤發曾經說過:
「別人演得了的戲我基本能演,我能演的戲別人不一定能演。只有梁家輝,他能演的戲,我未必能演。」
梁sir的戲路有多寬廣呢?
不誇張地講,就沒有他不能駕馭的角色。
26歲,他被李翰祥一眼相中,連哄帶騙上了北京,直接擔綱男主,和劉曉慶對戲。
明明是銀幕處女作,卻表現出極大的天賦。
將自身的青澀內斂融入角色,塑造出一個優柔寡斷、孱弱無能,但又心懷不甘、頹喪無奈的青年鹹豐皇帝。
憑藉這個角色,他成為了得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這個記錄至今無人可以打破。
他演得了兇狠。
《黑社會》中叱吒風雲、陰險毒辣的大D哥;
《黑金》中一句臺詞震懾全場的周董。
把那股子瘋癲、狂妄、狠毒、狡詐演繹得淋漓盡致。
同樣是兇狠,卻演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但他並沒有因此被扣上「黑幫專業戶」的帽子。
轉換到演繹柔情時,又細膩如水。
《新龍門客棧》中風流倜儻的周淮安,能讓青霞曼玉雙雙為之傾倒;
《情人》裡憂鬱儒雅的東尼,已經是享譽國際的東方情人。
如果說吳鎮宇的身上裡總透著狠勁,梁朝偉的眼裡總帶有憂鬱。
他們都在自己的風格和領域裡做到了極致和完美。
而梁家輝牛逼的地方就在於,他能夠把兩個極端進行融合。
沒有一個標籤可以將他簡單概括。
他有著強到嚇人的可塑性。
正派、反派,惡人、善人,強與柔,明與暗,他都能把握。
論沉穩。
《寒戰》霸氣老辣的李文斌,隔著銀幕都能令人不寒而慄。
論搞笑。
《東成西就》段王爺的雙飛燕,魚叔每看一次都笑到噴飯。
別人是演什麼像什麼,梁家輝是演什麼是什麼。
甚至有時,你壓根都認不出他來。
但依然能強烈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演技」二字。
《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
有意思的一個插曲是。
當時在拍攝《智取威虎山》時,林更新拍了大半個月的戲,都沒找到梁家輝。
後來是等角色海報公布了才知道,原來自己打了那麼久的大BOSS就是偶像演的。
而佟麗婭更是等電影殺青後才後知後覺。
至今,梁家輝一共提名過15次金像獎影帝(4中),6次金馬獎影帝(1中)。
最堪稱傳奇的一次獲獎是。
他在彭浩翔執導的《大丈夫》中友情出鏡7分鐘,論戲份,就完全是個打醬油的。
卻直接拿下了金像獎最佳男配。
什麼叫行走的演技教科書?
這就是!
梁家輝的演技大家有目共睹。
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演員的身份,他還是個「專欄作家」。
影帝很多,但梁家輝這樣的才子影帝卻是稀有的。
他在香港《文匯報》有自己的專欄「輝筆而就」。
筆耕不輟,一寫就是21年。
後來,這些文字被出版成三本散文集:
《我對你說》、《尋常筆墨》、《戲言雜記》。
社會時事、日本漫畫、科幻前沿、電子遊戲...話題豐富,無所不包。
在這裡,魚叔發現了梁家輝的第一千零一面——
「吃貨」梁家輝。
梁家輝喜歡讀書,對書中的美食尤其念念不忘。
看《追憶似水年華》常常記起作者的飲食回憶,看《紅樓夢》要看它的食制專書,看《金瓶梅》不耽於美色而是垂涎書中美味。
《柴米油鹽》
反過來,又可以從美食中洞察人間百態、針砭時弊。
他批判當下的武俠小說,從不交代人物如何謀生,仿佛不食人間煙火。
其實好的藝術應該從生活而來,而生活不外乎柴米油鹽。
寥寥幾筆,看似平淡,卻都是大智慧。
梁家輝的文字,往往是以小見大,越讀越有味道。
例子不勝枚舉。
喝奶茶,不僅可以品出中式和英式的異趣,還能回溯茶文化傳播的歷史。
《港式奶茶》
吃小食,初嘗是味蕾的刺激,細品是物是人非的況味。
《懷舊小食》
買餅乾,會為了有良心老店能對抗大企業的洪流,而深深感動。
《小餅店》
正是因為對生活有透徹的理解,才能在演戲時呈現更動人的演繹。
「吃貨」梁家輝,演吃也是一絕。
《江湖告急》中,一碗義大利麵吃得色授魂與,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追龍2》中,一個人吃了三箱榴槤,只有水果之王才能配得上賊王。
最有名的,當然還是《棋王》。
一碗白米飯硬是吃出了滿漢全席的感覺,每一口都香到魚叔懷疑人生。
吃完碗裡的,抹一把嘴邊的菜渣子;
抹完嘴邊的菜渣,再摳出衣服上的飯粒。
此時,魚叔的表情和梁家輝對面的小哥是同款目瞪口呆.JPG。
這就是層次感,這就是飢餓感。
這就是影帝級別的宇宙吃播!
於是,當他演而優則導的時候,便把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給了《深夜食堂》。
老實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IP。
一是因為日本原版珠玉在前。
豆瓣上有9.2的高分,實在是難以逾越經典。
二是原版權方在授權時有著嚴格的規定,多處涉及到IP標誌性的元素不允許修改。
在此前提下,如何呈現充滿中國味的深夜食堂?
首先,在細節上可以看出梁家輝的較真。
多處進行了本土化的處理。
不僅把深夜食堂選址在有上海味道的弄堂深處,還把餐具換成了我們日常可見的鍋碗瓢盆、中式菜板、傳統茶杯......
細心的朋友,還會發現電影片名的字體也與日版不同了。
這是梁家輝多次爭取後,得到的修改權。
他還親自邀請徐克導演,撰寫新的「深夜食堂」四字,寓意著全新的開始。
其次,在菜品的選擇上,一改原作中的日式菜品,換成中國人的家常菜。
豉椒炒蜆、鰻魚飯、薺菜餛飩、香蔥蛋餅、鮮蝦麵、龍井蝦仁、拔絲糖藕……
每道食物都經過梁家輝和美食編劇的討論,全程看得魚叔口水直流。
最重要的,還是講出中國味兒的故事。
金燕玲飾演的菜市場蓮嬸。
在知道丈夫原來早有家室後,險些帶著兒子自殺。
楊祐寧飾演的熱血青年開源。
既因為母親酗酒過度操碎了心,又被逼著相親搞到抓狂。
劉濤飾演的單親媽媽明月。
既要賺錢養家,又要陪伴女兒,被生活壓得疲憊不堪。
焦俊豔飾演的歌手小雪和鄧超飾演的阿信。
一對千載難逢的知音卻遭到生死的分離。
馮淬帆飾演的鐘伯。
一個復古範兒的上海老大爺,正在尋找黃昏戀的知心愛人。
在深夜食堂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菜餚。
一碗飯一個故事,一碟菜一段人生。
美食撫慰著一個個都市夜歸人脆弱蒼涼的心......
梁家輝從來都是個極力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人。
演戲如此,第一次做導演,也是如此。
凡事親力親為,有著魔鬼般的意志力。
一會兒化身造型師為演員做髮型,一會兒變身場地工人測量桌板的寬度。
造型、服裝、道具、保潔,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對待演員的表演,更是非常用心。
發揮自己的老本行經驗,親自上陣演繹角色,拆分細節給演員講戲。
細緻到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一會兒下菜市場為金燕玲演示殺魚,一會兒上拳臺對打帶楊祐寧入戲。
手藝嫻熟,拳拳到肉,還真的不是吃素的。
就算面對小配角,也沒有一絲鬆懈。
舉牌女郎的轉身角度要嚴格達到360度,保證四面的觀眾都能看到。
拳擊手被要求不能離開腳下的十字範圍,走位必須精確。
連客串演員也不放過,精心安排各種小設計。
彭于晏飾演的健身教練。
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戲份,卻把演過的經典角色(《翻滾吧!阿信》《破風》《寒戰》)都融入了進來。
當然,還有梁家輝自己對深夜食堂「大叔」這個角色的塑造,無疑是全片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換下日式的頭巾圍裙,穿上中式的帽子工裝,騎上老舊的自行車,在熙攘的菜場上穿行。
抱著對烹飪一貫的熱情,親自下廚完成一菜一湯,宛若大隱隱於市的市民梁先生。
低調中散發著耀眼的魅力。
如果說梁家輝是千面影帝,那麼《深夜食堂》呈現的就是他的第一千零一面。
以往他飾演的角色,或張狂、或喜感、或怪誕、或深情,都給人極大的情緒衝擊力。
這一次卻全然不同。
大叔的角色講究的是情緒內收,讓細膩的感情在不經意間釋放。
他會悄悄地給蓮嬸的酒裡摻水(因為蓮嬸酗酒),會若無其事地幫忙情侶遞信,會在客人有難言之隱的時候,適當地打住話題。
也會在緊急的關頭,武力值瞬間爆表,突然來一個過肩摔,將對方制服在地面上。
一面深情款款,一面氣勢逼人。
能文能武,亦莊亦諧。
還有誰比梁家輝更適合這個角色嗎?
深夜食堂有很多有故事的人,但是最有故事感的,永遠是這個臉上有道疤的大叔。
梁家輝的演繹,真是不動聲色,卻又入木三分。
魚叔想起之前,他的恩師李翰祥曾經問他,來演我的下一部戲怎麼樣,我需要一個明星。
梁家輝回答說:
「導演,我不要當明星,我想當演員,我要演不同的角色。當完明星以後,我覺得會有很多拘束,就是我經常要保持這種狀態,髮型,穿著,墨鏡,這些都不能離身。
我不要這樣拘束,我要演戲,演不同的人物,我要在路上走,大家最好不要叫出我的名字,不要認出我的樣子,不要叫我梁家輝。
有一天在街上有人在叫我戲裡的名字,「奇哥」、「段王爺」、什麼什麼的,我就很高興,他們不會把我當梁家輝,那我那時候我就覺得這已經正式踏入演員這個階段了」。
「千面影帝」梁家輝,又有新的名字面世了。
大家坐下來,喝點小酒,卸下防備,褪下疲憊。
抿一口杯中的歡喜憂愁,品一品人生的酸甜苦辣。
沒有什麼坎,是好好吃一頓飯跨不過去的。
「誰贊成?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