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有什麼特色美食(北緯三十度竟陵)
2023-09-13 18:20:16 1
天門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版圖總面積2622平方公裡。介於東經112°33′45″至113°26′15″,北緯30°22′30″至30°52′30″之間。東與孝感市的漢川、應城接壤,北與荊門市的京山、鍾祥毗鄰,南面和西面隔漢江與仙桃、潛江、荊門相望。市境北緣與大洪山餘脈的低丘相連,西、南面有漢水環繞。境內東西最大橫距約85公裡,南北最大縱距約58公裡。
天門市,是湖北省直轄直管縣級市(亦稱湖北省直管市 ) ,湖北省區域中心城市 ,武漢城市圈、長江中遊城市群成員 ,漢江流域主要節點城市 ,地處湖北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漢江,東臨武漢 。1994年,國務院批准天門市實行省轄直管 。
天門古稱「竟陵」,具有兩千多年建城史,是「茶聖」陸羽故裡 、石家河遺址所在地 、中國蒸菜之鄉 、狀元之鄉、內陸僑都 ,誕生了以陳東升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天商」 ,有28萬海外華僑華人遍布世界各地。天門曾獲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百強縣 、全國縣域綜合發展100強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 、全國工業百強市 、全國製造業百強市 、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中國縣域品牌影響力百強市 等稱號。
天門東距武漢城區90公裡,是武漢西向的橋頭堡。2條國家高速、13條國省幹道過境,中國鐵路網規劃「四縱四橫」中的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和「八縱八橫」中的滬渝蓉高速鐵路均過境設站,滬渝蓉高鐵在主城區設天門北站 。2018年12月,《湖北省人口發展規劃(2018—2030年)》將天門列為湖北省10個大中型城市之一 。
天門,因境內西北有天門山而得名。早在原始社會晚期,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位於天門北郊的石家河遺址,不僅是長江中遊的特大型城址,也是當時整個區域的政治中心。考古資料表明,以石家河遺址為中心,僅湖北省境內就分布著天門石家河、天門龍嘴、石首走馬嶺、公安青河城等15處城址,大多距今約四、五千年。這一時期,中心聚落石家河進一步整合文化與資源,引領著長江中遊向前發展,成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區域,與黃河流域文化共同構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地質地貌
地質
天門市大地的基底構造是自燕山運動以來形成的內陸盆地的一部分。全市跨盆地8個構造單元,即潛江凹陷、龍賽湖凸起、小板凹陷、沉湖低凸起、天門凸起帶、漢水地塹、永漋河隆起,樂鄉關地壘。
天門市地層上的晚近期構造層,承襲了燕山期地殼運動以來的特點,北部不斷隆起,南部不斷沉降,境內自北向南的單斜構造明顯,傾斜度一般為1~3度。繼承性活動是天門市地質構造的顯著特點,從白堊繫到第四系沉降中心並無明顯遷移,古河流(漢江、天門河)的活動蹤跡變化不大。
地貌
天門市位於大洪山山前丘陵與江漢平原銜接地帶,地貌屬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依次遞減。最高點在佛子山頂端,海拔191.7米,最低點在多祥鎮達洲的陳家洲,平均海拔23.2米。
漢江環繞市境南邊而過,天門河、漢北河和皂市河貫穿腹部,東流入漢江。人工開挖的天南、天北、中嶺和東風等渠道貫穿全市。境內還有星羅棋布的湖泊。按自然地形地貌可分為低丘(俗稱山)、崗狀平原(俗稱丘陵)和河湖平原三種地類。
低丘
天門市北部山嶺,屬大洪山脈的山前剝蝕低丘,分布在市境北部和東北部,由西龍尾山、天門山、撲船山、團山、火門山、金杯山、佛子山、洪山、青山、五華山、東龍尾山、小山、么河山、陶家山、大團山、紅墨山等16個小山組成,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3%。低丘大致走向,市東北為西北—東南向,市西北為東北—西南向。海拔高度為46.7~191.5米,坡角25~35度。
崗狀平原
自青山往東(含青山),沿天北長渠和漢北河一線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不含其中的湖泊)為崗狀平原。屬剝蝕—堆積壠崗地形。包括皂市鎮全部,胡市、九真、佛子山、石家河鎮大部分和漁薪鎮的一小部分。面積約559.6千米,約佔全市總面積的22.5%。地表壟崗相間,波狀起伏,海拔高度一般在35~60米。呈掌狀自北向南微傾斜。
河湖平原
從拖市鎮大橋村起,沿天門河往東,接天南長渠,又東,連漢北河天門段,在這條分界線以南的地區(不含青山)為河湖平原,屬堆積地形,地勢平坦開闊,全部由新生界第四系地層組成。其面積為1894.6千米,佔市屬總面積的76.2%。海拔大多為28~32米,自西向東微遞降。西部多寶鎮、拖市一帶,海拔高度30~32米,坡角1~2度,微向河流傾斜。市東部,麻洋、多祥、馬灣、盧市、淨潭一帶,海拔高度24~26米。沿漢江河床斷續分布有河漫灘,呈月牙形,一般高出水面4米左右,江漢汛期常被淹沒。
氣候
天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光照充足,氣候溼潤,春溫多變,初夏多澇,伏秋多旱,生長期長,嚴寒期短的氣候特點。雖然地勢地貌比較單一,但由於北部大洪山脈對冷空氣的阻擋作用,西南沿江地帶出於江漢河谷邊緣,東北處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氣影響,形成了天門市氣候的區域分布特點:熱量條件東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帶略低,其他地方略高,水資源東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資東高西低。
水文
天門市河流流域面積達50平方公裡的河流38條,河道總長1014.15公裡,逐步形成了現今的幾大河流,即漢江、上天門河、下天門河和漢北河。天門市位於漢江下遊,境內湖泊眾多,面積100畝以上的45個,湖泊總面積達37.38平方公裡。大多分布在丘陵平崗與平原湖區的交接地帶,跨市界湖泊1個:肖嚴湖(跨天門市、孝感市);城中湖泊4個:東湖、西湖、北湖、小南湖。其中水位面超過1平方公裡的有陳家湖、張家大湖、石家湖等,以張家大湖最大,水面面積6.17平方公裡。
漢江從天門「淨淨」流過
歷史文化方言天門話屬於北方方言,西南官話區的武天片,也稱天(門)漢(陽)方言,是湖北方言的代表。
作為南方官話,天門方言除了擁有官話共有的特性外,還擁有和北方官話截然不同的特徵。天門方言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並具有一些北方方言沒有、或不同的詞語。
美食天門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是全國首個「中國蒸菜之鄉」 ,又素稱「魚米之鄉」。
天門物產豐富、美食眾多,有黃潭米粉、蔣場香乾、嶽口芋環、張港火燒粑、五彩義河蚶、桶爐鍋奎、天門花糕、皇嘗餅、橘瓣魚丸、炮蒸鱔魚、天門九蒸、元春魚、鍾惺鰍、蟹黃魚翅、襲美火鍋、龜肉湯、清燉魚等一百多種傳統小吃和名菜。
代表性美食
黃潭米粉
發源於天門黃潭鎮,為天門特色早點,湯為糊狀、粉細而軟,味美,配根油條十分經典。
桶爐鍋盔
江漢平原特色麵食,以白面在鏊鍋中烤成。鍋奎品種很多,有蔥鍋奎、砍鍋奎、鴨子鍋奎、衝擔鍋奎、油炸鍋奎、豬油鍋奎等等。
天門蒸菜
屬楚菜名餚,據考證有近4600年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時期。天門蒸菜最具代表性的菜餚是炮蒸鱔魚。
2014年5月9日,天門蒸菜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2》亮相;同年9月,天門蒸菜代表楚菜入選國務院禮賓菜單。
非遺天門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及以上)
天門文化底蘊厚重、特色鮮明,在楚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天門是聞名全國的內地僑鄉、文化之鄉、蒸菜之鄉和棉花之鄉,還是茶聖故裡、狀元之鄉、竟陵派文學發源地。世界文化名人「茶聖」陸羽、唐代詩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學代表人物鍾惺、譚元春和清代狀元蔣立鏞均誕生於此。
曲藝文化
位於江漢平原,擁有豐富的民間藝術 。荊州花鼓戲、江漢皮影戲、天門糖塑等民間藝術在天門民間以致江漢平原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天門漁鼓、天門歌腔、天門說唱、三棒鼓、蓮花落等以其音樂旋律優美,曲調豐富,演唱不拘一格,富於變化更是聞名全國。天門市於2010年12月3日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全國首個「中國曲藝之鄉」稱號 。2011年11月,天門市被命名為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陸羽茶文化
天門是茶聖陸羽故裡,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 、中國茶文化之鄉,茶文化歷史悠久,陸羽是天門最大的品牌資源。天門市大力普及茶文化知識,推廣品茶飲茶的風尚,把品茶飲茶、宣揚茶文化作為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融入到大家的生活理念。天門是省內首個「湖北省茶文化旅遊示範區」。2015年11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此舉辦2015中國(天門)茶聖節。天門市正將「陸羽茶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僑鄉文化
天門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僑鄉、湖北省第一僑鄉、全國著名的內陸僑都、湖北省重點僑鄉。8萬多華僑,遍布海外44個國家和地區 [112] ,湧現出了如李三春、魯超、張德煥等眾多知名人士,為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與和平友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天門華僑出國始於18世紀末,先後經歷了北上(歐洲)時期、南下(東南亞)時期和新移民時期等幾個階段。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身處內陸腹地的天門人憑著不甘寂寞、敢於拼搏的創業精神闖蕩世界,安家立業。在僑鄉文化的薰陶下,"敢為人先、敢闖天下"的僑鄉精神,成為天門人對外開放、改革創新、創業致富的精神砥柱。"天門人闖天下",被譽為可與山東人闖關東、山西人走西口、廣東人下南洋相提並論,成為展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典範。
狀元文化
天門是著名的狀元搖籃,天門自古有「狀元之鄉」的美譽。明清兩代共有進士、舉人468人。明代在天門幹驛陶家巷高官顯宦之眾極一時之盛,時人稱「一巷兩尚書(戶部陳尚書,禮部魏尚書),前面一天官(吏部尚書周嘉謨),座後一祭酒(國子監祭酒魯鐸)」。清代嘉慶十六年狀元蔣立鏞,其父、子、孫、曾孫連續五代高中進士、兩登鼎甲,世所罕見。著名作家秦牧因天門連續多年奪得高考全國之冠,曾稱天門為全國高考「狀元縣」。
文保
截至2015年,天門市境內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5處(不含合併項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6處。
天門市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
級別 | 名稱 | |||
國家級 (3項) | 天門糖塑 | 天門民歌 | 天門漁鼓 | 荊州花鼓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由潛江市申報) |
省級 (18項) | 天門漁鼓 | 天門三棒鼓 | 天門說唱 | 碟子小曲 |
蓮花落 | 天門吹打樂 | 天門皮影戲 | 荊州花鼓戲 (由天門市申報) | |
天門蒸菜製作技藝 | 天門紙花製作技藝 | 天門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 蔣場乾子製作技藝 | |
麻洋神像雕塑 | 李長茂香醋釀造技藝 | 唐手拳 | 徐苟三的故事 | |
陸羽傳說 | 鍾惺、譚元春傳說 |
保護級別 | 序號 | 單位名稱 | 公布時間 | 批次 | 年代 | 類別 |
國家級 | 1 | 石家河遺址 | 1996.11.20 | 4 | 新石器時代 | 古遺址 |
2 | 白龍寺 | 2013.5 | 7 | 南北朝 | 古建築 | |
省級 | 1 | 雷八家遺址 | 1956.11.15 | 1 | 新石器時代 | 古遺址 |
2 | 龔家大灣遺址 | 1956.11.15 | 1 | 新石器時代 | 古遺址 | |
3 | 徐家場遺址 | 1956.11.15 | 1 | 殷、周時代 | 古遺址 | |
4 | 鍾惺墓 | 1992.12.16 | 3 | 明代 | 古墓葬 | |
5 | 譚元春墓 | 1992.12.16 | 3 | 明代 | 古墓葬 | |
6 | 文學泉-景陵古城牆 | 1992.12.16 | 3 | 唐代 | 古建築 | |
7 | 石河烈士陵園 | 1992.12.16 | 3 | 近代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
8 | 笑城遺址 | 2008.4.15 | 5 | 東漢 | 古遺址 | |
9 | 丹臺古井 | 2008.4.15 | 5 | 唐代 | 古建築 | |
10 | 胡家花園 | 2008.4.15 | 5 | 清代 | 古建築 | |
11 | 龍咀遺址 | 2014.6 | 6 | 新石器時代 | 古遺址 | |
12 | 神祖臺遺址 | 2014.6 | 6 | 周 | 古遺址 | |
13 | 冢子臺墓群 | 2014.6 | 6 | 漢代 | 古墓葬 | |
14 | 中共襄河襄北地委舊址 | 2014.6 | 6 | 近代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代表性文物保護單位:石家河遺址
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遊面積最大、等級最高、延續時間最長的史前聚落遺址。從距今6500年開始有人類在此生活居住,至距今4300年左右達到最鼎盛時期。整個遺址群佔地面積達8平方公裡,是國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聚落群。
2015年11月開始的發掘總計發現各類玉器250餘件,其工藝水平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峰。 石家河古城是當時的區域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和區域首領駐地,而石家河聚落群,既是石家河文化時期江漢平原的統治中心,同時也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
2017年4月12日,石家河遺址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7年,石家河遺址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榮獲「世界考古論壇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石家河遺址保護利用上升為省級戰略。
古代文學相關文學或藝術作品
朝代 | 作者 | 作品 | 選句 |
唐 | 陸羽 | 六羨歌 |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
皮日休 | 竟陵十景 | 道院迎仙、書堂出相、鳳竹晴煙、龍池春漲、三澨漁歌、五華樵唱、夢野秋蟾、天門夕照、笑城暮雨、梵剎晨鐘 | |
送從弟皮崇歸復州 | 羨爾優遊正少年,竟陵煙月似吳天。處處路旁千頃稻,家家門外一渠蓮。 | ||
張祜 | 夕次竟陵 | 南風吹五兩,日暮竟陵城。腸斷巴江月,夜蟬何處聲。 | |
裴迪 | 西塔寺陸羽茶泉 | 竟陵西塔寺,蹤跡尚空虛。不獨支公住,曾經陸羽居。 | |
齊己 | 竟陵遇晝公 | 欲投蓮嶽夏,初過竟陵春。 | |
孟郊 | 贈竟陵盧使君虔別 | 賴得竟陵守,時聞建安吟。贈別折楚芳,楚芳搖衣襟。 | |
宋 | 張耒 | 懷竟陵蓮花 | 景湖門外有汀洲,灼灼紅蓮照碧流。 |
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 | 想見竟陵殘雪裡,新梅點雪橘垂金。 | ||
明 | 郭詡 | 竟陵山水圖 | |
清 | 熊士鵬 | 泛湖遊西塔寺 | 淡沲湖光是畫溪,吳天煙雨竟陵西。 |
竟陵派
竟陵派是明代後期重要文學流派,主要人物鍾惺、譚元春合著的評選古詩及唐詩三十六卷《詩歸》,闡明了「孤懷孤詣」和「幽情單緒」的美學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學向近現代演變產生重要影響。因鍾惺和譚元春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故被稱為竟陵派,曾有近千文人加入。
「竟陵派」主張性靈說,是明末反對詩文擬古潮流的重要一派。同時,其在藝術領域推動文人畫「詩畫兼善」的發展方向和文學理論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是南齊永明年間出現的一個文人集團,由竟陵王蕭子良召集,包括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八人。
竟陵,今湖北天門市,為齊梁皇朝竟陵王蕭子良封地,自古人文昌盛,故以此名,後史上稱有竟陵文學派之說。在南朝文壇上,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家莫過於「竟陵八友」。
竟陵王蕭子良不以文學見稱,然喜好文學,禮待文學之士,組織文學活動,促進了南朝文學的彬彬之盛。齊永明二年(公元484年),竟陵王開西邸招文學之士,先後有七十四位文人進入西邸,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最為龐大的文學集團。齊梁文人竟陵八友,士族名門興旺發達,崇教創新成大業者,文群流芳千年百世,蕭氏皇族帝龍靈氣,齊粱千秋文化傳承,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詩人皇帝蕭衍執掌皇權,首創三教圓融和諧文化,沈約謝朓創新文學藝術,範雲蕭琛獨領齊梁風騷,王融詩壇文藻富麗,當世稱之詞美英淨,任昉雅善屬文尤長載筆,文格壯麗任筆沈詩,陸倕辭義典雅足為佳作。
風景名勝旅遊概覽天門古稱竟陵,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古蹟眾多。境內石家河遺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長江中遊地區史前文明的中心,有6500年歷史 。城內胡聘之故居胡家花園被譽為晚清「華中第一豪宅」,是湖北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官邸 。主城區擁有1家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1家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遍布著以文學泉、西湖、古雁橋、茶經樓、西塔寺、陸羽紀念館為代表的大量陸羽遺蹟及紀念性景觀。
天門依山傍水,擁有河流36條、湖泊120多個,處處波光,處處景色,自古擁有水鄉的美譽。天門主城區湖港交織,有東西南北四湖拱護,與武漢東湖、杭州西湖同名的東湖、西湖,似兩片肺葉位居城市中央,而仿佛兩支大動脈管的前壕、後壕貫通相連。
天門市旅遊宣傳口號是「陸羽故裡 秀色天成」。
古代竟陵景致
竟陵十景
道院迎仙;書堂出相;鳳竹晴煙;龍池春漲;三澨漁歌;五華樵唱;夢野秋蟾;天門夕照;笑城暮雨;梵剎晨鐘
嶽口十景
滄浪漁唱;古剎晨鐘;餞堤雁陣;江角聽川;三灣雨帆;五澹雲樵;倚園風荷;鑑湖春柳;雙關鎖瀾;橋亭臥
東湖八景
東堤水月;浮煙遠樹;八屋晴雪;一都春風;見龍跪照;乾明午鍾;古庵稻熟;花巷蓼疏
晴灘八景
夕陽返照;松石綠波;二龍雙月;華嚴晚鐘;東崗雲煙;澄湖夜珠;周口古槐;滴露鳴竹
景區景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茶聖故裡園
茶聖故裡園位於天門老城區,是一處以茶聖陸羽生平事跡和茶文化為特色,集水鄉風光、茶文化博覽、竟陵民俗體驗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茶經樓博物館、陸羽紀念館、天門市博物館、文學泉、景陵古城牆、後壕民俗風光帶等景點。
晚清華中第一豪宅——胡家花園
胡家花園始建於1899年,為清代山西巡撫、晚清洋務派重臣胡聘之故居,位於天門市竟陵孝子裡。胡家花園是湖北省僅有的一座巡撫官廳,是全省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晚清官邸,被譽為晚清「華中第一豪宅」,現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茶聖故裡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歷史文化類景點
類別 | 景點名稱 | |||
歷史遺蹟 | 古雁橋 | 文學泉 | 西塔寺 | 景陵古城牆 |
後世紀念 | 陸羽故園 | 陸羽紀念館 | 陸羽廣場 | |
茶經樓 | 鴻漸關 | 雁叫關 | ||
陸羽亭-涵碧堂 | 東岡草堂 | 「茶和天下」主題郵局 |
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
名稱 | 所在區域 | 地理位置 |
天門市博物館 | 竟陵 | 西湖路北 |
茶經樓博物館 | 竟陵 | 陸羽故園內 |
陸羽紀念館 | 竟陵 | 陸羽故園內 |
石家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石家河鎮 | 石家河鎮 |
中國棉花博物館 | 高新園 | 天仙大道 |
天門工人文化宮/天門市美術館 | 竟陵 | 西湖路北 |
天門革命歷史紀念館 | 竟陵 | 陸羽大道西 |
天門市科技館/天門市青少年宮 | 竟陵 | 陸羽大道東 |
天門市城市規劃館 | 竟陵 | 陸羽大道市民中心 |
天門人館 | 竟陵 | 狀元路天門市圖書館內 |
主要宗教景觀
名稱 | 所在區域 |
西塔寺 | 竟陵 |
白龍寺 | 皂市鎮 |
基督教堂 | 竟陵 |
慈光寺 | 竟陵 |
佛子山 | 佛子山鎮 |
其他景點和活動
其他旅遊景點 / 活動節慶 | ||
旅遊景點 | 漢江興隆水利樞紐 | 筆行天下、菜蒸天下、鳳舞天下(市標) |
黃潭七屋嶺(知青農場) | 漢江多寶沙灘(龍門沙海) | |
楊林方舟生態莊園 | 馬灣天湖野荷生態園 | |
嶽口鎮朱灣生態農業示範點 | 麻洋天海龍田園綜合體 | |
皂市百豐生態園 | 佛子山鎮火門山茶園 | |
活動節慶 | 2019天門國際馬拉松 | 中國(天門)蒸菜美食文化節 |
蔣場菊花節 | 張港花菜節 | |
黃潭鄉村文化旅遊節 | 多寶沙灘旅遊文化節 |
所在區域 | 公園名稱 | |||
竟陵 | 陸羽故園 | 東湖公園 | 北湖公園 | 天門市革命歷史紀念園(植物園) |
後壕民俗風光帶 | 景陵古城牆遺址公園 | 江家河公園 | 天門河帶狀公園 | |
高新園 | 小南湖公園 | 河山支渠帶狀公園 | 三鄉公園(楊家新溝帶狀公園) | 茶和天下主題遊園(武漢園博園天門園) |
三大城中湖
東湖
西湖
北湖
主要丘陵 | 所在區域 |
天門山 (包括佛子山、金杯山、團山、樸船山、龍尾山等五峰) | 佛子山鎮 |
長壽山 | 皂市鎮 |
重要溼地 | 所在區域 |
張家湖國家溼地公園 | 九真鎮 |
南湖農耕溼地公園 | 嶽口鎮 |
嶽口濱江公園 | 嶽口鎮 |
沉湖 | 沉湖農業綜合示範區 |
北港湖溼地生態旅遊區 | 石家河鎮 |
青山湖 | 佛子山鎮 |
西白湖 | 九真鎮 |
風波湖 | 竟陵 |
華嚴湖 | 馬灣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