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高考時間一般在幾月幾號 6月7號至10號
2023-09-13 02:15:20 3
2023年天津高考時間一般在幾月幾號?本站高考頻道了解到,2023年天津高考時間暫未公布,小編根據歷年高考時間推測,2023年天津高考時間安排在6月7號至10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2023年天津高考時間一般在幾月幾號
2023年天津高考時間一般安排在6月7號至10號期間,當然,部分省市採取新高考模式,考試時間上也會有出入,比如「3+1+2」模式的新高考,高考時間是6月7號、8號、9號,一共三天;因此大家要時刻關注當地教育考試院關於高考時間的動態。
2023年天津高考科目及具體時間安排在6月7日9:00至11:30語文;15:00至17:00數學。6月8日15:00至17:00外語(英語筆試15:00至16:40)。6月9日 8:30至9:30物理;11:00至12:00思想政治;15:00至16:00化學。6月10日8:30至9:30歷史;11:00至12:00生物學;15:00至16:00地理。
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省級統考和高校的招生考試時間,分別由各省級招委會和高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確定並發布。
2.高考科目有哪些
不同類型考生的高考考試科目也不一樣:
1、普通類(文科)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歷史、地理、政治)。
2、普通類(理科)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
3、體育類考生考試科目為:在普通類(物理)或普通類(歷史)考試科目的基礎上加考體育術科。
4、藝術類考生(含音樂類、美術類、書法類、舞蹈類、廣播電視編導類、藝術校考類專業)考試科目為:在普通類(物理)或普通類(歷史)考試科目的基礎上加考藝術術科。
高考由3門全國統一高考科目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實行「3+1+2」考試模式。藝體類考生還需加考相應專業術科考試。
全國統一高考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使用全國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所有參加高考的考生均須參加。
新高考「3+1+2」模式,包括國家統一高考語文(漢語)、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3門科目,及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
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物理、歷史、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6門科目,考生首先在歷史、物理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再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這種區別於傳統的文理分科增大了考生的選擇面。
新高考考生成績計算方式也跟之前有所不同,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為750分,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統一高考科目和首選考試科目按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則按等級賦分後計入總成績。
3.高考前注意事項有哪些
1、高考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是考試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順利地走進考場,然後答題。高考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可以在中午的時間午休,半小時左右。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以便下午更好地投入學習。睡眠的時候就讓自己放鬆,別想學習上面的事情。
2、高考前要保證均衡營養
每天的用腦很厲害,時間久了就會感覺腦子「發漲」,可以在身邊備著一些堅果類食物和牛奶。每天早上,可以吃一個雞蛋多多補充蛋白質,保證自己的能量,更有精力投入學習。
3、高考前要加強身體鍛鍊
學習的壓力很大,適當運動有助於緩解壓力,不要因為勞累的學習而把身體搞垮,這樣得不償失。每天可以早上起來跑跑步在看書。在學習過程中總有學得太久,記不進去的時候,那麼果斷站起來去運動,比如跳繩,讓身體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那麼再回去學習看書才會更有動力。
4.高考應試技巧有哪些
一、依綱扣本,夯實基礎
1.狠抓基礎:夯實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方法,培養基本能力。務必依綱扣本,夯實基礎,切莫好高騖遠。
2.加強訓練:苦練書寫、作圖、運算、表達、實驗等基本功。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快速提能。
3.養成習慣:養成獨立思考、認真糾錯、仔細審題、規範答題的良好習慣。
二、專項訓練,全面突破
1.題型練:對各種高考題型分別進行專項訓練,掌握題型特點和其解題規律。
2.方法練:對各種思維方法、分析方法、解題方法等進行專項訓練,如分析法、綜合法、對比法、逆向法等,以求融會貫通,熟練運用。
3.規範練:對主觀性試題要加強模板化訓練,嚴格標準,規範過程,一絲不苟。爭取解題過程不失分。
4.提速練:在做對的基礎上儘量做快,提高解題速度,追求解題效率。
5.滿分練:對一份試卷的作答,可不限定時間,但必須要求滿分(作文除外),倒逼自己對不會的問題弄明白。上述各項專練要注意多練基礎題、經典題、易錯題、創新題,不要一味追求高難題。
三、恰當運用「題海戰術」
有人認為「題海戰術」就是只求數量,不求質量,機械地重複練習。從哲學角度講,量變引發質變;從心理學角度講,適當的反覆練習,有利於對知識的掌握。
中國自古有訓:千錘百鍊,熟能生巧。有教育專家認為,在高考備考過程中還是要恰當運用「題海戰術」,但需要選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有針對性的題目進行練習,不要追求數量,見題就做。
四、研究歷屆高考真題
高考真題典型性、規範性和代表性,很值得細做品味、挖掘探究。把近五年(至少三年)的高考真題完完整整、認認真真地反覆做幾遍,每次都會有新的體會和收穫,因為有些很頑固的題目,即使做了幾遍還可能糾結不清,想搞清楚就必須下大氣力,從中找規律、找趨勢、找特點,分析其考點分布、命題思路、考查意圖、選材特點、能力要求、設問方式等。
五、落實「日清-周理-月結」
1.日清:當天的學習任務當天完成,不等、不靠、不推、不拖。
2.周理:周末要把一周內學習的重難疑熱點、易錯易混點、常錯常考點、典型問題、重要方法等進行系統的歸類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3.月結:月考後要認真進行試卷分析(可用圖表方式),總結和反思自己在知識、方法、技能等方面的問題,查缺補漏,認真糾錯。
六、查錯析錯,四部糾錯
考試答卷是演練,考後總結才是提高。每次考後,要分類找出自己卷面出現的各種錯誤並分析錯因,明確自己的知識漏洞及思維短板,切實解決「根本不會,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各種問題。
錯誤分類:
1.粗心大意之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
2.似是而非之錯:記憶不準確,理解不透徹,應用不熟練,表述不清楚,答案不嚴密、不完整、不規範、不確切。
3.根本不會之錯:卷面空白或答非所問。把典型錯題記入錯題本,拿出下步學習措施。
四步糾錯法:
1.使用錯題本,按照「原題+錯解+錯因+正解+總結」的順序寫進錯題本,並註明回望日期。
2.在回望天津期重做該題,要用「不容二錯」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3.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進行變式訓練。
4.與同學交換錯題本,汲取他人教訓,為我所用。
七、「兩慢一快」,突破「壓軸」
1.首先對壓軸題要有正確的認識。面對壓軸題要有信心、有勇氣,不要見題色變或置之不理,要沉住氣,啃骨頭,鑽到底。壓軸題一般是第一問容易(佔分不一定少),一定做;第二問中難,儘量做;第三問最難,爭取做。
2.認真審題:審題要慢,利用「六字法」。a.擺(擺出已知條件,標明關鍵詞語)。b.提(提煉題乾重點)。畫(畫出示意圖)。c.挖(挖掘隱含條件)。d.導(由已知導出未知)。e.聯(建立條件和結論的聯繫)。
3.規範解題:從「格式、書寫、表述、作圖、步驟、結論」六個方面規範。若解題過程需要列出方程,務必使用常規方法和分步列式。運算求解過程要慢,書寫要快。
八、密切關注新聞熱點
反映時代主題和時代精神的新聞熱點,可作為多學科命題的背景材料。「時政熱點」不再是政治學科的特權,「科技創新」也不再是數理學科的專利,同時貼近了「文理不分」的新高考模式。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代社會需要關注社會、關注現實、關注中國騰飛,並對其有正確理解和思考的智慧青年。
九、回歸調整,查漏補缺
考前兩周務必做到:
1.回歸教材,梳理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
2.查缺補漏,注重通性通法,記牢吃透會用。
3.跳出題海,不在死攻難題,不在拘泥細節。
4.看錯題本,做到類錯不犯,熟悉高考閱卷規則。
5.考前交流,和老師或同學進行學習或心理方面的溝通,揚長避短。
6.調整心態和生物鐘,進入考試狀態。
5.高考得分技巧有哪些
1.做題合理排序——向順序要分。先易後難,一次做對,不怕大題得分少,就怕小題失分多。
2.科學分配時間——向速度要分。要速度,更要準度,做題不搞「加速度」,不鑽「牛角尖」。
3.細節決定成敗——向步驟要分。注重細節,淡化技巧,步步踩住得分點。
4.強化解題格式——向規範要分。讓規範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成為一種能力。
5.沉著認真細緻——向心態要分。不緊張,不畏懼,難題面前人人平等,人難我難不怕難,人易我易不大意。
關鍵詞: 天津 高考 時間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