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馮紹峰(有聊馮紹峰低調不是刻意)
2023-09-13 16:51:50 1
中新文娛北京5月16日電(劉越)2022年上半年,古裝歷史劇《山河月明》在螢屏上強勢佔據一席之地。該劇講述了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明初朝堂、宮闈和沙場的洗禮下,逐漸成長為一名傑出的政治軍事家,最終開創永樂盛世的故事。
無論是跌宕起伏的劇情、突破套路的設定還是強大的演員陣容,這部劇都讓觀眾頗為驚喜,尤其是飾演朱棣的馮紹峰,把永樂大帝的威儀演繹得淋漓盡致。
《山河月明》劇照。受訪者提供
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基於理解。為了演好這位歷史上有名的皇帝,馮紹峰在接到劇本後做了一番功課:「先是接到了這個劇本,無論是故事還是角色都讓我很感興趣。後來去看了相關資料、紀錄片,詳細了解了人物的生平。」
理解之後,便是尋求對角色的認同與共情。在史學家筆下,這位皇帝向來頗有爭議。而馮紹峰卻對「朱棣」難掩欣賞,接連用了「雄才偉略」、「前瞻性」等一系列正面詞彙去勾勒他心中的明成祖:「朱棣是一個非常有雄才偉略的優秀政治家,執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舉措,開創了著名的『永樂盛世』。同時他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他和徐皇后的恩愛情誼至今都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山河月明》中的「朱棣」好演嗎?其實不然。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這個角色都頗具挑戰性——文戲上,角色的年齡跨度大,從成年一直演到老年,非常考驗演員對人物狀態的拿捏,而馮紹峰無疑給了觀眾一個驚喜。劇中,朱棣帶著孫兒朱瞻基北徵,陣前兵馬廝殺。在朱棣分析戰局之時,朱瞻基突然插話,此時朱棣回頭瞥了孫兒一眼,待朱瞻基惶恐不安後,他又笑轉回身,似無事發生。只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天子」的帝王心術和「祖父」的舐犢之情這兩種人物底色融合交纏,躍然屏幕之上。
《山河月明》劇照。受訪者提供
不僅文戲演繹難度大,《山河月明》中的武戲也是塊難啃的硬骨頭。馮紹峰坦言:「《山河月明》拍攝時正好是夏天,橫店特別特別熱,朱棣即位後的戲服差不多有幾十斤重,每次都要穿半個小時左右。拍打戲真的很累,每次拍完都感覺耗盡了所有體力,只想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雖然辛苦,但馮紹峰還是憑藉著韌勁堅持了下來,觀眾才得以看到這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英雄人物。不過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劇中朱棣和徐妙雲的感情線也是讓人津津樂道。馮紹峰認為,兩人不是傳統意義上「夫為妻綱」的帝後關係,他們是靈魂伴侶以及並肩作戰的夥伴:「朱棣和徐妙雲的感情,其實是從了解到婚後的互相扶持、互相成就,徐妙雲默默在朱棣背後給了他很多支持。徐妙雲是朱棣成為皇帝的得力助手,朱棣則是徐妙雲的依靠和寄託,兩人不管在感情還是事業上都是相輔相成、珠聯璧合的。」
因此,徐妙雲撒手人寰的那場戲是全劇的重頭戲之一,馮紹峰迴憶:「(劇中)最有挑戰性的一場戲應該是徐妙雲去世,因為她不僅是朱棣的愛人,更是互相扶持的戰友,她的離開對於朱棣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山河月明》劇照。受訪者提供
「角色」「表演」「作品」仿佛是馮紹峰的表達觸發器,談起熱愛的事業時,他滔滔不絕。然而提到那些近年來剛剛興起的流行概念,譬如「營業」,他卻顯得寡言少語起來。今年是馮紹峰的作品豐收年,《四海》《心居》《山河月明》《青面修羅》輪番上陣。而翻閱他的微博,你會發現,在馮紹峰的私人空間裡很少出現與作品無關的東西:「沒有刻意保持低調,只是希望更多地用作品和大家見面。」
面對外界的聲音,馮紹峰也自有法則。對於作品和角色的評價,他會去關注:「印象最深的是網友說《山河月明》有家味兒,老朱家都是搞笑一家人,很喜歡裡面的親情和兄弟情。」而針對關於他個人的一些非議,馮紹峰則採取淡然處之的態度。或許這也是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其實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評價,都代表大家在關注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接受中新文娛採訪時,馮紹峰的新電影剛剛殺青。這幾年,在輾轉於各個劇組的間隙裡,他很少上綜藝,幾乎不營業,閒暇時光喜歡騎騎摩託,看看家具,和大多數人一樣。他並不會用演員這層身份將自己與這個世界隔離開來,而是選擇在生活中吸取養分,再反哺到作品中,真聽、真看、真感受。
「這幾年心境變得更加成熟,每個人都在不斷成長。希望能有機會演更多、更有挑戰性的角色。」
馮紹峰寫真。受訪者提供
快問快答 中新網X馮紹峰
Q:施源和朱棣,誰的性格和你更像?
A:都不太像。
Q:最想擁有的一項技能是?
A:過目不忘。
Q:目前最想挑戰的題材是?
A:沒拍過的題材和角色類型都想挑戰一下。
Q:看到觀眾的哪句評價會最開心?
A:演得真好。
Q:最想和觀眾說的一句話是?
A:感謝大家多年的陪伴與支持。
Q:如果可以對十年前的馮紹峰說一句話,最想說什麼?
A:堅持做自己。
Q:給觀眾推薦一本書吧。
A:《心居》和《明朝那些事兒》。(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