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塞上與江南的交融(一邊塞上江南一邊大漠無垠)
2023-09-20 15:53:10
美旅圖賞-世界的美好就在眼前
什麼是寧夏?
一邊塞上江南,一邊大漠無垠。在地球之上,有一個神秘的緯度帶,北緯37°。
大約90%的古文明發源地、70%的古建築遺蹟都在這條線上,它被稱為不可思議的「地球生命線」。
而在中國的西北,它也穿過了一片神奇的土地。
黃河文明從這裡發源,西夏王朝從這裡開始,一條黃河,一座賀蘭山,三片沙漠,七十二連湖,它像西北,又似江南,既有錚錚鐵漢的一面,也有鐵骨柔情的一面。
它就是寧夏。
寧夏像一個小小的「十」字形,鑲嵌在西北廣袤的土地上。它是內陸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有人說,「如果開車的話,一天功夫,就可以把寧夏轉一圈。」
可就在僅僅6.6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高山、長城、峽谷、沙漠、溼地、湖泊、高原......這裡幾乎可以見到所有的地貌類型,讓人嘆為觀止。
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中國地理大觀,就得去寧夏。
01.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
-
從地圖上看,長城像院牆一樣,就這麼將小小的寧夏圍了起來。
於是,寧夏是中國唯一一個被不同歷史時期的長城幾乎完全包圍的省區,堪稱縱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長城博物館」。
從戰國時期的秦國長城,到秦始皇統一後的秦代長城;漢王朝時跨過黃河,綿延到賀蘭山下;從北宋將帥主持挖掘的「長城壕」,到明代三邊總督的「明邊牆」……
無數的君王將相,無數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無數的流離失所,無數的烽火狼煙、兵戈碰撞、戰馬嘶吼……
它們最終都飄散在了時間的風裡,歲月給長城打下古老的烙印。只留下了一條條黃色飄帶,在黃土丘陵間蜿蜒起伏。
七百多年後的長徵途中,毛主席翻越六盤山,遠眺長城,留下千古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
02.王朝
未被修入正史的西夏
-
寧夏,「夏地安寧也」。寧夏的名字,來自於一個未被修入正史的王朝,西夏。
歷史上沒有哪一個王朝像西夏那樣被消滅得如此徹底,但立國189年間,卻擁有了獨樹一幟的西夏文明。
短短189年,西夏擁有著自己的文字,在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撫摸到比漢字更像方塊的西夏文。
短短189年,在這個尚武的國度中,存在著晶瑩玉色的陶瓷文化,一片靈州的瓷片,光澤中閃耀出來,北方的粗獷與蒼茫。
短短189年,將佛教文化融入唐宋建築風格,才有如今我們所見的陵園特色。
而如今,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只剩坐落在賀蘭山腳下的歷代西夏帝王后妃的陵墓。蒼茫曠野之上,巨型夯土「金字塔」,竭力地呈現著一段神秘而雄渾的往事。
03.沙漠
千萬沙粒的磅礴
-
大詩人王維看到了寧夏荒漠的溫柔,在這裡留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絕美詩篇。這番景象在歷經無數風沙吹拂後,仍每天上演。
寧夏三面環沙——東接毛烏素沙漠,西鄰騰格里沙漠,北毗巴丹吉林沙漠。
「黃沙滾滾不見路,跟著駝鈴找寧夏。」是寧夏曾經最真實的寫照。那時,只要一場風沙就可以淹沒村莊。
而如今,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沙坡頭治沙,固沙造林,漫天黃沙被草方格鎖定。
從此,荒漠與綠洲交織、大漠長河的豪放與塞北江南的柔情相互交融,譜寫出這片土地「一半荒漠,一半江南」的傳奇。
04.山川
銀川平原的守護神
-
說寧夏,絕對繞不開賀蘭山。西夏時,人們稱它為「神山」。
從地理上看,賀蘭山的存在,阻止了騰格里的滾滾黃沙,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亞冷氣流。賀蘭山仿佛一個父親的胸膛,溫暖著寧夏這片土地。
從沙場狼煙到塞外田園,從漫漫絲路到阡陌良田,可以說,它不僅是塞上江南的造就者,更是銀川平原的守護者。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置身賀蘭山巖畫景區,這八個字對人靈魂的觸碰是很清晰的。它們距今已有3000~10000年歷史,被譽為「石頭上的史詩」、「史前人類藝術長廊」。
這些刻在石頭上的痕跡,有一種毫無修飾的野性之美,就像從古老部族走來的人對你低語,那些發生在千萬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生動且真實。
05.黃河
天下黃河唯富一套
-
如果說賀蘭山代表了寧夏地理中的阻礙作用,那麼黃河所起的作用就是溝通。
多數人的慣性思維中,大西北都是缺水的。然而,銀川平原絕非如此。
得益於黃河,銀川人均溼地面積達到250平方米,一直有「七十二連湖」的說法。2018年,銀川等六個中國城市入選首批「國際溼地城市」名單,銀川可是「水靈」得很。
銀川平原的富饒,為農耕民族在此落地生根提供了最基礎的條件。農牧交錯,成為寧夏千百年來的文化底色。
俗語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展開來說,黃河在下遊形成地上河,而且因泥沙量大而經常淤塞改道,流經青海、甘肅等地,河道周圍地勢高,取水不易。
反觀銀川平原,黃河在這裡的河道基本與農田持平,簡單挖開河道就可以灌溉。這裡引黃灌溉的水利史已有兩千多年,古渠系統之發達堪比都江堰。
06.商旅
絲綢之路重鎮
-
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張騫鑿空西域為伊始,一張途經寧夏的偉大道路網橫貫歐亞大陸。這張路網上的商品,以絲綢為大宗,因此後世稱之為「絲綢之路」。
固原佔據的北道,穩定平坦,路過的商旅馬隊,也能暫時停留下修整買賣。
天時地利人和,讓固原成了「一枚釘在胡服和漢裳紐結處的紐扣,而一支支載著茶葉、絲綢或西域珍寶的駝隊,便在金戈和弓角的縫隙中穿針引線。」20多個民族在這個小城中,接連出現無數的文明交匯。
固原的石窟,也如城市本身同樣低調。都說石窟,能凍結傳說、鐫刻風霜。
而站在固原的須彌山石窟前、大佛樓下,看著各朝造像,是在讀一本關於「造像審美」的科普書:北魏的清癯,北周的秀麗圓潤、隋唐的豐滿富麗,大唐的曲線優美……
07.夜晚
星星的故鄉
-
沙漠,對於寧夏來說,不是虎視眈眈的生態入侵者,而是可以滑沙、衝沙,感受大漠駝鈴的人間樂土,同時,這裡天高雲淡,被當地人稱為「星星的故鄉」。
乾燥的氣候,賦予了寧夏清朗的天空。一年365天,大部分都是到寧夏觀星的好天氣,每年5月-10月璀璨星河更是抬頭可見。
從賀蘭山到六盤山,寧夏的土地上有著眾多觀星寶地。
在沙坡頭,可以感受大漠蒼茫與星辰遼闊的遙相呼應。到了鎮北堡西部影城,月亮門背後的星空又染上了些許愛情的浪漫。沙湖一半湖水一半沙漠,在星光照耀下顯出塞上江南最神奇的面孔。夜空下的西夏陵,最有蒼涼雄健的氣息,是觀星愛好者無法錯過的美妙景致。
腳踩大漠,仰望星空,這是感受神奇寧夏的另一種浪漫方式。
寧夏真的不大,開車轉自治區一天就能走完;寧夏真的很大,上下5000年,都說不盡這裡的中國故事……
這就是寧夏,一片不能被遺忘的土地。
大漠星河、寧夏故事,等你親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