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為什麼被稱為黃金水道原因(長江黃金水道是如何形成的)
2023-09-21 01:16:38 3
長江經濟帶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經濟區域,佔據了全國接近一半的人口和經濟總量,對於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謂是重中之重。
我們如果分析長江流域為什麼經濟發達,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長江航運自古發達。長江流域的發展和長江發達的航運是密不可分的。
相比於北方的黃河航運不斷的沒落,長江的航運卻在歷史中不斷的發展壯大。如今更是成為了全世界著名的黃金水道,成為沿岸人口經濟流動的大動脈。
回顧長江的航運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當時商人在南陽盆地建立了盤龍城,利用當地發達的水運不斷朝著漢江下遊地區開拓領土,而這隻部隊中,其中最著名的一支部落就是後來的楚國的前身。
隨著後來周王朝的發展漢江下遊地區成為重要的銅礦產地,對於青銅時代來說,銅礦作為戰略資源備受重視。而作為運輸銅礦的漢江航運也隨之發展起來了。
到了春秋時代,由於長江中遊的楚國興起,楚國的水軍也就應運而生,此時長江下遊的吳越等地也開始了水軍建設。由於軍事技術的帶動,長江的水運也繼續發展壯大。
在這一時期,長江下遊的吳國開鑿邗溝等多條人工運河,讓長江航運和北方的淮河流域開始溝通,形成了長江的東西南北兩個方向運輸的格局。
時間很快就到了長江航運發展最重要的時刻,這一年秦朝統一中國之後,開始大舉進兵嶺南,由於運輸阻塞問題,所以在公元219年開鑿了靈渠,南方的著名貿易航道珠江和長江兩大水系開始溝通。
在其後的數千年的時間裡面,長江水運成為中央王朝運輸糧食物資的重要通道,大量的南方地區的商品被源源不斷的運輸到關中地區。
到了隋唐時期,南方的經濟進一步大發展,京杭大運河的開鑿進一步溝通了南北方的航運,來自江南地區的糧食絲綢源源不斷的經過運河轉運到黃河,最後抵達都城。
宋代隨著全國經濟中心的完全南移,長江流域開始成為全國的經濟人口最發達的地區,大量的商業貿易都在長江幹支流上穿梭。等到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溝通的長江流域更是成為了國家的命脈,
到了近代西方大航海的發現和工業革命的興起,造船技術更是一日千裡,全世界的海運事業開始了大發展,而作為中國流域面積最大的長江流域,此時也成為了西方的人進入到中國內地的通道。
大量的西方商品通過長江航道不斷的湧入到內地城市,不管是下遊的上海,中遊的武漢,還是上遊的重慶都是由於長江航運而發展起來。
到了改革開放之後,長江航運再一次大步朝前發展起來,長江流域的眾多城市也是由於長江航運的滋潤而發展起來,作為長江下遊地區的長三角地區,不僅發展成了全國最大的經濟區域,更是成為了內地和全球溝通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