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朋真的變回來了嗎(陳志朋不是所有牛奶)
2023-09-10 18:37:31 1
1、
30年前,「小虎隊」風靡亞洲,勢頭跟今天的「TFBOYS」一樣,陳志朋、蘇有朋、吳奇隆三個男孩開啟了一代人的回憶。
20年前《還珠格格》熱播,陳志朋和蘇有朋都有幸參與演出,這部經典再次帶給了蘇有朋事業高潮,然而陳志朋卻很尷尬的成為了「戲紅人不紅」的局面。
20年過去了,蘇有朋和吳奇隆都各自在不同的領域上發展得還算不錯,唯有陳志朋的人氣屬於尷尬的位置。
不過,近2年中,陳志朋卻開始頻頻上熱搜,這位30年前紅遍亞洲的「小帥虎」最近一年都以「奇裝異服」出現在大眾眼皮下,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圍觀和吐槽。
最近,他又以突兀的造型,出現在了上海時裝秀上,這次的他披著綠色彩貂,踩著高跟鞋,化著濃妝,和一個很犀利的頭髮,造型遭到了網友們的吐槽,一時之間,關於陳志朋的傳言越來越多。
有人說他是為了生計,與公司籤訂了合約,不得不穿著奇裝異服謀生。甚至有人直接說道,陳志朋得了抑鬱症,得了精神疾病。
而陳志朋本人則直接回應:抑鬱症,瞎說;精神病,胡扯;肚腩,這個是真的有一點點大。
點開陳志朋的微博,就會發現,他在近兩年中,的確以「放飛自我」的方式過著自己的生活,他甚至直面眾人的嘲諷,不忌諱,也不駁回,不在意他人的評價。
18年陳志朋在微博上貼出了20年前「爾泰」的劇照和如今自己穿著彩色衣服的照片,他說「雖然很懷念20年前的爾泰,但是過去這一年,才是俺出道30年來,最開心,最輕鬆,也是最明確自己方向的一年。願你也能找到人生中屬於自己的輕鬆和快樂。」
雖然嘲諷的人群特別多,但也依舊有很多支持陳志朋的人,人們支持的不僅僅是這個人,更多的是,支持著陳志朋這一種,敢成為「異類」的勇氣。
2、
單單就「敢於和別人不一樣」這一點,我就真的覺得這樣的人活得太酷了啊。
畢竟在大多數人的生活裡,追求著「和別人一樣」,是一件讓人們樂此不疲的事情,仿佛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有足夠的安全感不被人拋下,不被人孤立。
而人也很奇怪,有時候根本不能容忍另一些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人。
有些人喜歡聽民謠,可就是有些人要diss她們,覺得民謠不知所云,甚至把民謠說得一無是處,最後上升到對聽民謠的人人身攻擊;
有些人喜歡同性,就有人要說這樣的人是變態的人,不正常的人,然後用儘自己一切會的汙穢語言去攻擊他們;
大多數人在過不好自己生活的同時,卻有力氣去diss別人的人生,企圖別人變得和自己一樣。
而又有太多人壓抑著,不敢釋放著自己的天性,不敢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不敢去嘗試任何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生活。
無論哪種情況,怎麼看,都是挺壓抑的活法。
當初王菲與竇唯結婚,坊間說她放棄了富貴生活,回北京四合院給竇唯倒垃圾;後來,王菲與竇唯離婚,牽手謝霆鋒,又是一大堆人說王菲老牛吃嫩草,嘲諷著王菲;再後來,王菲與李亞鵬結婚後又離婚,一大堆人說著王菲是離過兩次婚的女人,是一個極度自私的女性;如今,王菲重新牽手謝霆鋒,又有人說王菲是一個放蕩的女人。
可她就是酷酷的,從不解釋自己的行為。倒不是裝出來的酷,而是真的有種鎮定自若與雲淡風輕。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話用在王菲身上,倒是恰如其分。
所以如今的王菲每次出現在別人面前時,卻都自帶少女感,她哪裡是一個生過2個孩子,在娛樂圈打滾了幾十年的女人啊,她分明就是一個鄰家小女孩子啊,你看那撲閃著的眼睛,還是一如當年。
3、
魯迅在《狂人日記》寫:從來如此,便對麼?這句話被人認為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話之一。
而明代思想家李贄也曾經發出過這樣的吶喊聲,他曾經說過:「我算老幾?芸芸眾生中的一員罷了,所以我從了你們。問題是,有幾個人能真正意識到自己不過是在從眾而已呢?又有幾個人敢大大方方地承認呢?」
是啊,又有多少人能大大方方的承認,我們其實就是在從眾呢?從眾地找尋著一份體面的工作,從眾地找尋著一個體面的愛人,從眾地在過著,調整著我們的「初心」。
這些從眾心理的背後,都是三個字「我好怕。」好怕自己過得不如別人啊,好怕自己落後啊,好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然後孤獨呢。
甚至我們,嚴重到開始羞於承認,害怕承認自己喜歡的東西,害怕承認自己喜歡的人。
陳志朋,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吧。一直以來,他都被稱為「長得像張國榮」的人,於是在很多年裡,他極力地模仿著已故張國榮,甚至嚴重到他都分不清楚哪個才是自己,在夢裡都夢著自己像張國榮一樣得抑鬱症。
可儘管如此,他依然被很多人評判著,最後,年近50了,大半生已經過去,他終於放開,不再去模仿別人,只想演繹自己。
我不想去評價他此刻出現在大眾前的形象,我只想說,敢於突破自己,嘗試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人,真的比為了隨大眾而壓抑的人,酷好多啊。
畢竟,通篇一律的世界,真的沒那麼精彩啊,不是麼。
4、
從來如此,也並不是對的。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持有同一個說法,那也不能代表是你內心真實的想法。
我們之所以為人,而非動物,就是因為我們人類的大腦有著最不一樣的能力,思考。
這兩天洪欣老公張丹峰出軌的娛樂新聞,霸佔了頭條,因為這次的事件,大多數網友又出來說,再也不相信姐弟戀了。
作家甘北就此事說道,生活中,每每有姐弟戀離婚,就會有人相信「女人嫁給比自己小的男人,不會有好下場。」
可是甘北說,沒有任何人能給我的人生,制定行為準則和參考範本。我或許可以從中借鑑點什麼,但不意味著,因為別人不甚圓滿的結局,我從此就不該相信愛情了。
是的啊,別人成功的人生,失敗的當下,那都是別人的事,和自己其實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你的成功與失敗,其實結局多數是取決於自己過去的選擇的方向。
所以,別人口中「該有的人生」,又與我們何關呢?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要叫特侖蘇的。
隨著陳志朋微博下方出現的正能量評論,至少證明了某一波人,內心其實是明朗和包容性很強的,他們明白別人的人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而自己的人生,也不應該因為別人的選擇,而隨著大眾被動去選擇。
我們該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我們該明白,不是所有的牛奶,都要叫特侖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