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餓心慌手抖怎麼回事(一餓就心慌手抖)
2023-09-10 21:41:10 1
導語: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一日三餐一直是人們身體獲取能量的一種重要來源,就算每天不吃別的,一日三餐也根本無法落下。
但是在生活特別繁忙的現如今很多人卻連最基本的規律三餐都無法做到,有的時候經常會由於太忙就會直接跳過一日三餐當中的其中一餐,或者是為了減肥、愛美不吃其中的一頓。
我們經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若是我們少吃了一頓飯,自然會在幾個小時以後出現明顯的飢餓感。
但是有一些人雖然在飢餓感時只有飢餓的現象,但是有很多人一餓起來還有著心慌手抖的問題,這也讓人有一些擔心和害怕,這到底是什麼現象導致的呢?是因為低血糖嗎?
01
一餓就心慌、手抖,是低血糖嗎?
一餓就出現心慌、手抖的問題,這種現象以低血糖最為常見,但是這種問題和低血糖反應之間有著不一樣的差別。
人們在沒有攝入充足的食物時,大腦會發出飢餓的信號,身體當中的血糖值也會處於一個偏低的狀態,在這種問題之下,會刺激大腦產生心慌、手抖等方面的異常神經反應。
低血糖與低血糖反應的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症狀,但是低血糖會容易帶來心悸手抖等方面的問題,這種現象會在進食之後有所緩解。
而低血糖反應所帶來的相應異常症狀,在進食之後也很難快速緩解,或者是在餐後才能夠得到相應的緩解,很快又會出現反覆的情況。
當發現自己存在著相應的低血糖反應,在飢餓狀態下出現了異常的心慌、手抖,同時伴隨口渴、口乾、身體消瘦、食慾增加等方面的問題。
一定要及早就醫檢查明確病因之後,然後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的幹預,這樣才能夠避免病情持續也可以避免演變為更加嚴重的糖尿病。
當然除了低血糖以外,一些其他的問題也會容易導致人們一餓出現心慌、手抖的現象,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02
一餓就心慌、手抖,是咋回事?實話告訴你:或與3個問題有關
胃腸道疾病
一餓就出現心慌、手抖的問題,可能與胃腸道不適息息相關。
比如當身體長時間處於一個飢餓狀態時,胃部當中的胃酸分泌就會有所增多,當胃酸增多又會刺激人們使人們感到飢餓。
而在如此神經的刺激之下,人們自然就會容易出現心率加快的問題,具體會表現為心慌。
而肌肉會被慢慢分解,此時會容易帶來手抖的現象,特別是一些比較瘦弱的人,會更容易出現相應的這種症狀。
心血管疾病
一餓就容易心慌、手抖,還很有可能和心血管疾病及其相關。
比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當這種患者受到動脈粥樣硬化影響時,會出現血流量減少,血管狹窄等方面的問題。
而在這種問題之下,很多患者在病發之前會出現一餓就容易心慌、手抖、胸痛等方面的症狀。
而對於某一些有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在某一瞬間血液沒有辦法正常,流速流動就會導致大腦短暫性缺氧。
繼而會使患者出現心慌、手抖、呼吸困難、頭暈目眩等方面的問題。
甲亢
一餓就容易心慌、手抖,還很有可能和甲亢息息相關。
當患者出現甲亢的症狀時,甲狀腺必然會分泌大量的甲狀腺激素,而這種激素具有著提升肌張力,興奮交感神經等方面的作用。
除此之外,甲狀腺激素還能夠增強代謝、促進心腦血管收縮,所以當一個人正在飢餓狀態下,然後又存在著甲亢問題,那麼它的基礎代謝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此時沒有東西能夠進行分解,自然而然就會容易出現過度飢餓的狀態,具體會表現為心慌、手抖、胸悶等方面的症狀。
03
一餓就心慌、手抖,該怎麼辦?
趕緊吃點含糖高的食物
一餓就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大家趕緊找一些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來吃一下,可以有效的幫助解決低血糖現象,還能夠讓自己不那麼難受。
適當休息
這種現象是可以坐下來讓自己休息一會兒,這樣就不會那麼難受了,平時也要注意適當運動,提高自身功能,也可以解決這種現象出現。
深呼吸
出現心慌、手抖、胸悶等問題時,不要緊張和害怕,先把手上的工作放下,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然後再進行有規律的深呼吸,這樣能夠讓自己放鬆下來也可以幫助解決身體的不適感。
找點水喝幾口
身體出現不舒服時喝一點溫水能夠讓自己舒服一些,特別是血糖波動所帶來的現象。
喝水可以增強胃容量,幫助緩解飢餓感,同時也能夠減輕疲憊,幫助緩解身體所帶來的不適感。
04
如何預防這種現象出現?
隨身攜帶糖果
如果之前發生過,由於低血糖而帶來的心慌手抖,此時一定要隨身攜帶糖果,出現這種現象時一定要及時補充糖分,這樣才能夠緩解自身所出現的不適感。
調節飲食和情緒
在預防心慌手抖方面,也要從飲食和情緒來進行入手,不要挑食偏食,均衡攝入飲食,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增強營養補充。
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可以減少一些焦慮、抑鬱等問題出現,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心慌、手抖現象。
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在獲得充足睡眠以後,身體和大腦都能夠得到放鬆休息,如此一來在白天不容易被緊張的情緒影響。
若是能夠長期堅持下來,那麼可以很好的幫助自己放鬆神經可以改善一餓就心慌、手抖的問題。
結語:總的來講經常出現心慌、手抖的症狀肯定是不對的,也不一定就是上述所提到的三種問題,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一定要及早就醫檢查,這樣才能夠積極的解決問題,也能夠避免小事情發展為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