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真實吃飯(怪不得北京人嘴)
2023-09-16 03:36:14 1
今兒個,小編起得早,
來單位之前上了趟牛街,
買了點驢打滾、豌豆黃,帶單位給同事吃,
嘿,您猜怎麼著,
有個同事指著我這一大包吃的說了句:
「呦呵,您今兒這是要請客吃『國宴』啊」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愛吃的小女孩)
媽爺子,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仔細一打聽,
原來那些咱再熟悉不過的吃食,
各個都是見過世面的「大人物」!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仙女棒棒糖)
糖葫蘆
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次在國際舞臺正式亮相。周總理特意從國內帶去兩樣東西讓國際友人感受中國文化,一樣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另一樣就是咱北京的特產糖葫蘆。
糖葫蘆,
這個陪伴著一代又一代北京孩子長大的吃食,
估計您也和我一樣,
只是聽見這幾個字,心裡就開始痒痒了吧?
小時候,
只要胡同裡一響起「冰糖葫蘆咯~」的吆喝聲,
一準兒從院門裡跑出一群孩子!
糖稀包裹著紅彤彤的山楂果兒,
酸甜可口,特別好吃!
豌豆黃兒
1972年尼克森破冰訪華之旅, 豌豆黃兒是周總理欽點的國宴頭盤點心。
在北京,
豌豆黃分粗(民間)、細(宮廷)兩種。
北海公園仿膳、漪瀾堂賣的是細豌豆黃兒。
在過去春季廟會上賣的則是粗豌豆黃兒。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劉travel)
入口即化,味道香甜的豌豆黃兒,
是北京人割捨不掉的甜蜜味道。
每次去牛街,都得買上一塊回家~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凡是什麼煩)
艾窩窩、沙琪瑪
2014年,豌豆黃、艾窩窩、驢打滾和沙琪瑪組成「國宴四寶」,出現在APEC活動中。
曾有詩云:
「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
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
北京人喜歡吃艾窩窩,
經常六個、八個湊一盒的往家買,
要不拿回家真不夠分。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hungryegg)
咬開艾窩窩軟糯的外皮,
裡面是豐富的內兒餡,
我最愛吃什錦的,您呢?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清茶愛喝茶)
沙琪瑪?薩其馬?
您平時喜歡怎麼叫它?
要說北京孩子對沙琪瑪這吃食都不陌生,
小時候對沙琪瑪的期待,
絕不亞於任何一款洋快餐。
您喜歡叫它沙琪瑪還是薩其馬?
比起艾窩窩兩口就沒,
您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
那準是能吃上一會的。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小E求好運)
雖說沙琪瑪,
只是北京眾多小吃之一,
但它卻和咱北京的歷史一樣悠久,
一樣有味道。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Chelsie)
甜甜的味道,
就像是北京一貫給咱的感受,地道!
綿綿的口感,
就像是北京的胸懷,包容!
方方的形象,
就像是咱爸媽教咱的道理,正直不矯情!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吃不胖文藝老阿姨)
驢打滾,
作為叱吒北京小吃界的「風雲人物」,
這可不是它頭一次在國際級活動上亮相,
早些年,它可上過新加坡的國宴~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慄子圓clytze)
驢打滾
1999年,護國寺小吃四名廚師赴新加坡參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動,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在參加活動後當即預定了驢打滾100個送上國宴。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仙女棒棒糖)
好多外地朋友來北京旅遊,
可能喝不慣豆汁兒,吃不慣滷煮,
但卻都對驢打滾倍加喜愛。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你景)
因在製作驢打滾時,
往上撒黃豆面的場景,
猶如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
因而得名「驢打滾」。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Toast)
糯米的柔軟和豆餡的香甜完美融合,
入口綿軟,回味無窮。
就是保質期短了點,買回家得趕緊吃。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185的茜苗喵)
三不粘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來訪北京三次,曾兩次光臨同和居,點名品嘗「三不粘」。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cc1217)
懂吃的主兒肯定都知道,
三不粘說的是:
不粘盤、不粘匙、不粘牙。
雖說在家也能做,
您要是沒怎麼做過飯,
小編我還是勸您不要輕易挑戰。
咱也不差這點錢,
想吃這口了,還是下館子吧。
炸醬麵
2011年,美國前副總統拜登來京時,會議結束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去吃炸醬麵。
在北京,
有一種最樸素的幸福,
那就是一碗炸醬麵,就上幾瓣兒蒜。
北京人愛吃炸醬麵,
不是因為它比龍蝦貴,
比海參有營養,
而是因為一種情懷,
一種生活,一種眷戀。
從炸醬到擀麵條兒,再到準備菜碼,
每一步都是那麼的講究,
每一家都有一個獨門秘方,
要不您問北京人哪的炸醬麵最好吃,
十個人裡八個都會回答:「我們家的最好吃!」
芝麻醬
有一年北京芝麻醬缺貨,愛吃芝麻醬的北京人很是苦惱,在人民代表大會期間,老舍的提案竟然是希望政府解決芝麻醬的供應問題。
每一個北京人的胃裡都裝滿了麻醬!
從早起的麵茶、豆泡兒湯開始,
再到中午的糖花卷、糖火燒,
晚上來頓銅鍋涮肉,不得蘸麻醬小料啊!
北京人更是將吃麻醬發揮到極致,
麻醬威化,您也喜歡吧,
把饅頭掰成兩掰,抹上麻醬,撒上白糖,
這是童年裡,最甜蜜的味道!
一到夏天,更是沒有麻醬就吃不下飯,
誰家拌涼菜,不得來一勺麻醬呀~
芝麻醬麵沒它能行麼?
不僅如此,
麻醬還佔據了北京孩子的童年,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
就是去打麻醬,
轉碗舔麻醬的事,您可別說您沒幹過
寫到這兒,
您別說,我還真有點自豪,
原來這些咱習以平常的小吃,
各個都見過大世面
我要把哪個落下了,還勞駕您在留言裡補充,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