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人們舒適和心靈的寧靜(宛如夢境的營造)
2023-09-16 08:42:10 1
葉必武作品中的那份寧靜與篤定,通過色彩、線條和宛如夢境的營造,把其最柔軟、最性情的一面呈現了出來。在紛雜繁複的當下,當「快」已成為一個時代的特徵時,能得一「慢」字,是相當不容易的。
對於葉必武而言,他好像從來就處在自我的狀態中,並始終以不持態度的姿態觀望著外邊的世界,在筆墨與紙的交融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葉必武:
研修與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
現為中國美協會員、浦江美協副主席
1997年作品《嘯月》榮獲「浙江省首屆中青年花鳥畫展」銅牌獎
1999年國畫作品《豔陽》獲建國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門回歸「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大展」榮獲「成就獎」
2001年國畫作品《暖秋》獲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優秀獎」
2002年作品《秋水無聲》榮獲「第五屆浙江省花鳥畫展」金獎
2004年作品《爽秋》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4年至2009年 「連續六屆 入選 「中國美協-中國畫精品展」
2005年作品《白露》入展 「金陵百家」
2014年作品《雪羽暄秋》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水潤墨章畫如詩
文 / 張龍彪
古時候文人喜歡吟詩作畫,且講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作詩是本行,畫畫為墨戲而已,畫中無詩其品不高,於是乎讀書之暇。塗抹兩下,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這種文人繪畫支撐了中國畫壇千年之久,我想其原因可能是粗疏的筆觸淡化了對形象的真實把握。
實際上也讓毛筆擺脫了束縛,從而使情感的表達更為直接和自由,雖然工筆畫也能傳情達意,因技法繁雜,終被冷落。在現在的中國畫壇可以看到的是『新文人畫』,在高喊革命的口號努力前行,另一邊則是工筆畫在兇猛的搶灘。
應該說我們的先祖太過粗心了,竟看不到用毛筆細積染出來的豐富的墨暈和色階是如此的迷人,如此的能凸顯律動的生命和燥熱的情感,用墨線來進行細緻而深層的地表現事物,古人已經做絕了,用水化墨來一層層地積染,似乎是現代人正在肆意開拓的空間,現代社會繁雜喧囂,能夠在一個固定的平面空間裡凝氣靜心,孜孜地投入,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我想這需要足夠的耐心和自信,同時更應該有強烈的個性,從這個角度來看,葉必武就是很有耐心和自信,並且是很有個性的一位青年畫家。
看葉必武的畫,我每每感動於畫面中那份寧靜的詩意,帶著夢一般的虛幻,可以洗滌心中任何的繁雜之念,他構築的畫面舒展自然。讓人賞心悅目,這種效果在畫面中是靠層層墨色積染出來的作畫的過程很繁複。所用工具則是簡單的幾支毛筆,憑藉這個執管二十幾年的功力,筆在手中的感覺如同手指一般的靈動和諧,施墨布彩而不見絲毫筆觸,隨著渲染技巧的深入加強。畫面上線條的感覺被逐漸弱化,而精心染出的色塊,那墨氣的陰顯,色階的漸變,都在迷濛的祥光瑞氣中顯現出一片唯美的空間,一片詩的意境,這種意境古人可能想到過,但沒有做過。
在繪畫題材上,他偏愛動物。以前老虎畫的很多,但隨著渲染技巧的不斷強化,靜態的心境使他選擇了身邊常見的東西,諸如鴨子山羊等,畫風寫實,但背景是意造,動物的靈性在這種意造的環境中被充分的跡化了,在移花栽草的造景過程中水乳交融,動物不再是主體,畫面的每一個角落,似乎都能吸引視覺,因此他的畫不管尺寸大小,都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在充分展示了主體和客體的每一個細節上所擁有的生命狀態的同時。畫面傳遞的主要意思卻十分明了。
在這種處理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上。我似乎了解了他為什麼總是喜歡畫白色的對象。白色的物體不容易孤立的跳出畫面,但也可以成為視覺中心在技巧上運用計白當黑的概念,把紙的底色畫出厚度來,使輪廓邊線上的文章做得出神入化,所謂『誕埴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即此道理,因此他畫的白山羊白鴨子都空靈剔透,純淨淡雅,那看似輕鬆,著墨無多的紙面上,滋生著勃勃的生機,自然的折射出畫家自身的一種存在狀態,在時下這種紛煩吵鬧的繪畫環境中,能極為細緻地表現事物,非常緩慢地釋放自己的感覺,這是他的畫中最為特別最不尋常的地方。
必武的畫是唯美的,他力求自己的畫面不遺紕漏,這種細心收拾的功夫和態度是對自身作品價值的認知,也是對自己藝術方向的肯定,有時候我也曾擔心他的畫太過完美了!難以再度蛻化提高,然而藝術的規律是從突破到完善的不斷反覆中變通發展的,只要憑藉著執著的信念和決勝的氣度才華,總能把自己推向成功。
必武訥於言,文質內斂,可謂畫如其人。但他頗具韌性和執著,在工筆畫領域翱翔遊戲,已很有所得,幾十年用心專一,畫風穩定,以求一道。在抽絲剝繭的努力中釋放自己的才氣,他從不寫詩,他外表上也看不到詩人的那種氣質,但我總以為他有詩人的情懷,詩意的衝動,他的詩在畫中。
-END-
書畫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