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程度分析(史無前例的經濟衰退)
2023-09-17 02:07:24 1
史無前例的經濟大衰退新浪新聞 08-31 23:08
美股又崩了。
不過這樣的消息,估計大家早已麻木。
新冠這三年,全球經濟大衰退,美股已經不知「崩了」多少次了。
很多人的心早已躺平,還能更壞嗎?
這次可能會!
因為促使這次美股崩盤背後的事件, 可能影響我們未來3-5年,甚至更久的投資收益。
這個事件,就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選擇持續加息。
1980年,時任美聯儲主席的經濟學家 沃爾克 為了應對通貨膨脹, 選擇持續激進加息 。
導致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因為加息造成的經濟大衰退。
史稱「沃爾克時刻」。
1.0
「沃爾克時刻」有多慘?
在此期間,標普500下跌了27.27%。
跌得看起來「不多」。
但是慢刀子割肉,從1980年11月跌到1982年8月,整整陰跌了21個月!
美股向來堅韌,
歷史上美股大起大落很多,但是這樣跌,非常罕見。
20年「口罩」事件,標普500僅跌了3個月;08年金融危機,標普500也才跌了17個月。
而在大衰退中,真正令人感受到寒意的是一些成長型賽道優秀公司。
看看下面幾家美國的優秀公司。
自1980年至今,這些公司的漲幅都在50倍以上,妥妥的「核心資產」。
其中海科航空,更是漲了1134倍。
可是,這些優質資產,在1980-1982年大衰退期間,跌幅也在50%以上。
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在當時,對全球經濟的「連累」也非常立竿見影。
1980年還沒有A股,我們看看港股的表現。
1981年7月-1982年11月,恒生指數大幅回調62.64%!
如果你在1981年7月買了10萬的恒生指數,到了1982年11月,就只剩下3.7萬。
當時沃爾克為什麼要實行如此激進政策呢?
亂世重典。
1976-1980年,美國物價一路升高,到1980年, CPI飆升到了14.80%。
通貨膨脹爆炸了!
物價節節攀升,工資卻不漲,小老百姓心裡那叫一個苦。
為了降低物價, 減輕底層老百姓的負擔,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沃爾克選擇大幅加息, 一度將基準利率提高到20%以上。
把整個華爾街都嚇尿了!
假設你是個企業主,想向銀行借點錢擴張生意,銀行說,利息最低20%……
顯然,會逼退你融資擴張的意願。
企業都不願意借錢擴張,打工人也就沒地方賺錢;沒錢就沒消費,社會需求就降下來了;社會需求降了,物價也就跟著降了。
所以,在沃爾克激進加息之後,物價下降顯著。到1982年底,CPI就降到了3%以內。
沃爾克激進的加息策略,降低物價的效果是顯著的,但 副作用也非常大 。
1979-1982年,美國經濟出現大衰退 。
也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第一次因為加息而產生大的經濟危機。
好在,沃爾克加息後,經濟只衰退了2年。不久便恢復活力,1983和1984年美國經濟大幅增長,股市5年長牛。
以「短痛」換「長痛」 ,事後看,沃爾克的決策是英明的。
2.0
鮑威爾選擇瘋狂加息,會不會重蹈覆轍?
美聯儲現在激進加息,是「騎虎難下」,很危險,但也停不下來。
不加息是「死」,加息會「傷」 , 即使樂觀地估計,經濟衰退大概率是避免不了了 。
過去2年「口罩」席捲全球,美國經濟被重創,為恢復經濟,美聯儲放了很多水,經濟最終是復甦了。
但是這個「復甦」是很不穩定,有那麼點一直在開會的味道。
講白一點,就是現在美國人願意買買買,是因為政府發了很多錢;但一旦政府的「救命錢」停了,美國人的消費力就大降;消費降了,經濟免不了要大衰退。
政府是不可能一直發錢的。所以就有了短痛還是長痛兩個選擇。
而發錢帶來的副作用,通貨膨脹,也開始愈演愈烈。今年7月,美國的通脹已經達到了8.5%。
一旦通貨膨脹不進行遏制,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老百姓預期錢越來越不值錢,便會要求加工資;老闆預期到錢越來越不值錢,就會不斷漲價。
最後,物價會越來越高,20%、50%,100%……
所以踩剎車是必然的,只是怎麼踩的問題。
原來大家的預期是溫和地「踩」,循序漸進地卸掉危機帶來的壓力。
但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打破了這個預期,向上世紀80年的沃爾克學習,決定下猛藥。
下猛藥的結果,就是美國經濟很可能迅速進入衰退, 並且向全世界波及。
以美國的「作風」,他們肯定會拼命地把「危機」轉嫁給別國。
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最後演變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機,我們中國也得不印4萬億鈔票出來度過危機。
所以美國亂成一鍋粥,我們也難「獨善其身」。
但是,也不必過於恐慌。
悲觀者總是正確的,但只有樂觀者才能成功。
在「沃爾克加息時期」,美股持續陰跌,市場一片絕望。
但隨後卻迎來了5年的長牛。
從1982年8月到1987年8月,標普500漲了230.62%。
恒生指數漲幅更驚人。
1981年7月-1982年11月,恒生指數雖然回調了62.64%; 但1984年8月-1987年9月,恒生指數大幅上漲377.03%。
中短期下跌雖然「痛苦」,但拉長時間看,卻只是幾道淺淺的「坑坑窪窪」 。
另一點,就是 即便美國經濟出現大衰退,對現在的中國,可能影響也非常局限。
目前我們主要推行的是「國內經濟大循環」,對美國的依賴性在下降。
對美國的出口佔比雖然依然非常高,但不是依賴,而是「交易」。而說到依賴,美國那邊可能更依賴我們的「廉價商品」,因為本身通貨膨脹嚴重,他們需要解決物價。
貨幣政策上,我們現在幾乎完全「獨立」的。
美國加息加一年了,而我們還在降息。
科技方面,我們現在也在慢慢「去美國化」,半導體領域,我們在追求自主創新;新能源方面,我們跟美國「平起平坐」。
總而言之, 中國走的是「獨立自主」的道路,雖然很艱辛,但預計受美國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小。
也就是說,即便美國未來2-3年重蹈沃爾克時刻那種經濟大衰退,對我們的影響也非常有限。
3.0
最後談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
作為投資人,防範風險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很多危機最後都會變成機會,但是莽撞的人,往往看不到最後的黎明。
(1)不要動不動抄底美股
美國即使不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未來1-2年經濟也大概率會衰退。
另外,前2年美國「撒錢」撒多了,股市的泡沫比較大,今年雖跌了不少,但泡沫還沒清乾淨。
玩美股,買納斯達克的朋友,我們還是小心一點為好,別動不動就抄底。
(2)中概要控制倉位
網際網路肯定是已經跌出價值了,但是什麼時候漲回來,是個問號。
所以閒錢投資,控制倉位,就尤其顯得重要。
網際網路都是在美股和香港上市的。香港的貨幣政策是緊跟美國,美國加息短期停不下來,那麼港股的資金就不會寬裕,那麼對估值的壓力就在。
說人話,就是 中概短期可能依然漲不上去 。
所以,保持耐心,不要亂動非常重要。
(3)手上要留閒錢,投資倉位不要太重
世界經濟一體,美國不好過,我們雖然影響有限,但也難獨善其身。
何況,全球範圍內都在經濟衰退。
所以現在手上保持一定的閒錢,餘錢,就顯得尤其充滿智慧。
現在整個A股的籌碼越來越便宜了,也越來越誘惑了。但是沒人能告訴你,現在的播種,什麼時候精準收穫。
翻開A股的歷史,在我們國運節節攀升的大背景下,優質資產,長期持有必然賺錢。
但是許許多多的人拿不住。
為什麼?
急了,錢要急用了,等不急了。
4.0
2022年8月31日基金估值播報(233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們的投資理念:在賭國運的大方向上,好資產,好價格,好基金經理幫我們操盤。
溫馨提醒
1、看估值做投資,只適合長期投資。一般要經歷一輪牛熊,也就是7年。
2、估值有其局限性,盡信書不如無書。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