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路演(來自偶像的力量)
2023-09-17 06:04:25 1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擁躉的世界。
其實什麼樣的人都有,魚龍混雜。
自命不凡、自以為是者成群,素質低下者有之,真摯單純者有之,格調高雅、思想深邃者也有之。
郭富城先生的擁躉群體,當然也並不例外。
猶記得郭富城初封影帝那一年,文雋寫下一篇文章《郭富城今天四十歲》。
文章頗有錯漏。
比如他說「郭富城是四大天王中最年輕的」,又說「王晶封了四大天王」,可能是趕稿太快、來不及思考的緣故,但祝願的心思很真摯,希望郭富城拿到影帝,重振事業。
一轉眼,郭富城今天五十七歲。
時間真的如水。
十七年的時間,足夠發生很多事。
小孩長大成人,年輕人已至中年,或顛沛流離、或成家立室,有的人發財,有的人發福,有的人禿頂,有的人身上掛滿了「遊泳圈」,還有的人遭逢意外,柴米油鹽醬醋茶、悲喜嗔怒,世上種種,不外如是。
那個一直飛揚跳脫的天王,成為了影帝,也做了丈夫和父親,擔當起了責任,也愈加沉穩。
演技愈發精湛,仍在追尋更高之境,且以品質扛起了港影大旗。
舞臺依舊炫目、仍然求變,始於1990年的傳奇還在繼續。
將慈善刻入了人生,一直秉持並踐行「能夠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的認知。
而他的人生,就像他的代表作之一,電影《無雙》。
是的,寫滿了「逆襲」兩個字。
三千分之一。
這是TVB舞蹈藝員培訓班的錄取比例。
郭富城是其中的一員。
而舞蹈藝員培訓的目的,很顯然是一種「基層儲備」戰略,為大明星提供伴舞、為無線電視臺的各種節目提供舞群,大致就這兩大功用。
所以從舞蹈班走出來的明星甚少,頂級大明星則只得郭富城一個。
他的起點是「三年又三年」,用了三年的時間去練舞,又用了三年的時間去電視劇裡跑龍套,跟很多年輕人一樣,除了熱情、憧憬和無處安放的精力之外,他別無所長。
曝光的機會,大致就是不同女星的歌曲MV、TVB的各種節目現場這兩大類型,或者還有被外借去做廣告群演、偶爾有去電視劇裡做人肉背景板的機會。
很多人都說,九十年代是一個神仙打架的時期。
機會確實很多。
但同時又是一個特別殘酷的年代,各個領域都英才輩出,你憑什麼脫穎而出?
所以相對而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其實是一種不飽和競爭狀態,就像張學友此前在一個訪談中所言,當年的環境對大家都比較包容,歌唱不好、舞跳不好?沒關係,慢慢來。
他指的當然是1985年出道初期的歌壇。
而在1987年,郭富城正式轉入無線藝員培訓班的時候,電視臺已經人滿為患。
一個只會跳舞的小子,拿什麼出頭?
這個階段,就類似《無雙》劇本被壓箱底十年,也或就是畫家李問在溫哥華出道,無人問津,懷才不遇,蹉跎十年。
憑一支廣告爆紅。
這個概率是有的,現實中也有過不少例子。
但火到郭富城這樣程度的,則整個娛樂圈都只有他這一例。
而臺灣的女孩子,特別喜歡郭富城,這是個事實,郭富城的星路也因她們的寵愛而開啟,如果沒有那些瘋狂的電話,媒體和福隆傳媒如何能注意到這個什麼作品都沒有的年輕人?
有些人對郭富城第一首爆紅的歌曲不屑一顧。
他們認為,《對你愛不完》旋律簡單、沒有難度,當時的郭富城也談不上什麼唱功。
這些看法都對,但隨著時間流逝超過三十年,當我們聽過那首歌的日文原唱,也聽過無數大牌、小牌歌手的以及不計其數民間樂迷的翻唱,卻驚奇地發現,除了郭富城,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駕馭那首「簡單」的歌曲。
離開郭富城的髮型、清澈聲音和動感舞姿,尤其如果沒有那張少年臉龐和招牌手勢。
何來吸引力?
每個年代、每個年頭,都有紅歌出現。
但像《對你愛不完》這樣,一再被不同年代的歌手、每個年代的新人翻唱,不斷被搬上各個舞臺、綜藝和節目去翻新表演,就問一句,還有誰?
這首歌的流行,並不僅在於旋律簡單和易上口,而在於郭富城所賦予的時尚感,它能適應任何年代,也幾乎永遠都會被年輕一代接納。
這其實是來自郭富城本身的特質,充滿青春氣息、活力與時尚魅力。
一個沒有任何聲樂基礎,甚至連普通話都還不會說的歌手,臨時抱佛腳練了一個月錄製歌曲,首張專輯銷量就賣破了一百萬張,頗有點石破天驚的感覺。
也就像電影《無雙》,上映前並不被看好,卻於第三天就逆襲奪得票房日冠。
1992年,郭富城回到香港樂壇。
首發三張普通話專輯均破百萬銷量,而舊歌精選集《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在香港賣破三十萬張,這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也創下了一個迄今未被打破的紀錄,然後推出首張粵語專輯《跳不完·愛不完·唱不完》,銷量再破三十萬張,九十年代粵語歌壇的王朝基礎,就此奠定。
攜唱跳能力和無可爭辯的銷量優勢,郭富城與張學友、劉德華、黎明並座稱王。
但與之同時,他開始被香港各大頒獎禮和傳媒慣性忽略。
1993年叱吒樂壇至尊歌曲大獎、1995年叱吒樂壇大碟IFPI大獎、叱吒樂壇男歌手銀獎,1996年十大勁歌金曲至尊舞臺大獎、叱吒樂壇男歌手銀獎,這就是他在1997年之前能拿得出手的獎項。
直到1997年,才首次奪得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其後是1998年蟬聯該獎,並同時奪得十大中文金曲和叱吒樂壇頒獎禮的男歌手最高獎。
從1992年開始,蟄伏五年,才一飛沖天,而從歌曲來講,無論是《純真傳說》、《備忘錄》,還是《最激帝國》和《聽風的歌》,質素都絕不尋常,甚至可稱好歌頻出。
創下逆襲神話之後,天王年代也走到盡頭。
無巧不巧,電影《無雙》的排片加成,在逆襲第四天,才開始獲得優勢。
踏入新世紀。從2000年開始,到2005年的《三岔口》之前,郭富城一共拍了六部電影。
分別是《公元2000》、《雷霆戰警》、《小親親》、《浪漫櫻花》、《衝鋒陷陣》和《柔道龍虎榜》,三部警匪犯罪、兩部文藝和一部歌舞。
除了《雷霆戰警》,其他幾部電影的票房都很普通,若與1998年的《風雲雄霸天下》對比,更顯落差。
在商業視角而論,偶像郭富城,陷入了事業低潮,尤其拿另外三位天王對比,這個時候,劉德華獎項、票房雙豐收,張學友復出拍戲,好戲連場,而黎明也晉級了影帝。
但任誰都沒能想到。
接下來的日子,似乎複製了上個十年的歌壇軌跡。
郭富城以《三岔口》宣示狀態回歸,進而再以《父子》連莊影帝,攜作品質量與獎項加成的雙重成績,一躍衝到影壇頂層,恍如重現當年張張專輯大賣的盛況。
接下來再從《C 偵探》、《白銀帝國》、《殺人犯》而及《最愛》、《浮城大亨》,奠定了強悍的表演口碑,又以《寒戰》、《全民目擊》、《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戰2》和《無雙》,晉級為香港影壇頂級的商業演員。
期間再憑《踏血尋梅》,以不可辯駁的實力獲封金像獎影帝。
無論你喜歡不喜歡他,也無論你承認不承認,他的成績就放在那裡,所有人都看得見。
但他為什麼可以做到?
空杯的心態。
保持好奇心,善於學習,如機器般自律,再加上個人天賦。
這就是郭富城在歲月裡的沉澱。
也就恰如一句,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這是來自偶像的力量。
可資任何人借鑑。
如是往復,我們都將成為更好的自己。
祝郭富城先生,生日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