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敏感脆弱的孩子(孩子的詛咒敏感期)
2023-09-21 08:07:47 1
多年的育兒時光,相信你一定是最熟悉寶寶的人了,甚至有時寶貝不用說話,一個動作我們都知道他想做什麼。但有時,你卻時常被寶貝身上出現的有一些行為感到「迷惑」。
比如:
他們會反覆要求你讀一本明明他都會背的書;
家裡明明沒有人說髒話,孩子卻突然開始說髒話/很難聽的話;
他們在某個階段,總喜歡把你搭好的積木推倒,還哈哈大笑;
他們會要求你,必須按照某個固定的順序擺放玩具;
......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孩子「詛咒敏感期」的文章內容,來幫助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幾乎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成長階段。帶大家洞悉孩子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且與大家分享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
本文的作者是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蒙特梭利中級認證教師——趙爽,趙老師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在加拿大、中國北京等地從事幼兒教育教學的一線經驗,用簡單易讀的方式向大家解釋了關於孩子詛咒敏感期的特徵,以及家長應該選擇的正確的「應對之道」。
你是否相信3歲孩子就會「詛咒」?
當你和三歲的孩子相處時,
是否聽到過他們說出「屎,尿,屁,死,臭,打,殺……」之類的詞?
聽到之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震驚、詫異、氣憤、惱怒……
一連串的負面情緒呼之欲出?
你可能會覺得:
「沒什麼大不了的,過段時間就好了!」
你也可能會認為:
「這麼小就說出這麼難聽的話,長大了如何是好?」
該打?該罵?
到底該如何?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詛咒」行為呢?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到3歲的時候,寶寶們的身心變化尤其明顯。在語言方面突飛猛進,寶寶們的交流能力顯著提高,不僅能用短句來對話、回答問題和傳達信息,還能用語言來表達簡單的觀點。
從2歲多愛問「為什麼」,發展到進一步提出「是什麼」「怎麼樣?」等更深層次的問題。寶寶們開始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會重複或模仿他人的話。
隨著寶寶表達能力的增強,與其伴生的還有情緒的發展,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往往讓人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問題,比如我們今天說的「詛咒」、「說髒話」,與幼兒的情緒也會有一定的聯繫,當他們在產生情緒時就可能會用「臭,死,屁,打,殺」等詞語來表達。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寶寶為什麼會「詛咒」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雖然孩子每天都在父母的陪伴與呵護下成長,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和社會帶給我們的壓力,我們錯誤地認為,陪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但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選擇讓「電子保姆」來陪伴孩子,卻沒能與孩子之間建立真正的聯接,這對低幼期、還未建立安全型依戀的幼兒來說,是缺乏安全感的。他會努力想「辦法」來尋求成人的關注,從而增強安全感。
模仿他人模仿是孩子成長的方式之一。小孩兒天生就是個模仿天才,無論是好的、壞的,只要被孩子看到聽到,他就有可能會記下來,並在某個時刻再現出來。而這時,孩子對行為本身是沒有對錯之分的。
感受語言的力量小孩子的語言也有力量?當然。
孩子雖然無法像成人那樣表達自己,但小小的他們卻會像成人一樣察言觀色。當孩子發現他所使用的詞能引起成人的強烈反應,他就會重複這個詞,不斷的重複與成人強烈反應形成因果聯繫,孩子就會總結經驗——這個詞有力量!
負面情緒的表達作為成人,當我們遇到負面情緒時,是否能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情緒?
難,有點難,非常難!更何況對一個三歲的孩子!但孩子們會發現,大人生氣、悲傷、難過的時候也會說一些狠話、髒話,為什麼我不能?或者我生氣、悲傷、難過時,該怎麼做?
語言探索「三歲就學會說髒話?真是個壞孩子!」當成人聽到孩子說狠話或髒話時,很容易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但,其實處在語言探索期的孩子,可能在嘗試使用一個新詞,也有可能是為了理解詞的含義。在學習說話過程中,難免會不小心說出狠話或髒話,這也是孩子在學習語言的一種方式。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和幫助孩子呢?如果寶寶說髒話是為了尋求成人的關注,那麼應對寶貝說狠話、髒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忽視他說的話。不言語,不做眼神交流。成人的反應將影響寶寶是否會繼續說下去,因此,保持冷靜是關鍵。這對防止寶寶進一步說髒話大有幫助。
父母是榜樣,環境是老師孩子說狠話、髒話是成長與發展的一個過程,但如果父母沒辦法為孩子營造一個純淨的語言環境,沒有良好的榜樣和正確的引導,孩子終究會吸收並內化這些詞語。所以,父母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切斷孩子學習暴力語言的媒介至關重要。
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的親子關係我們時常會抱怨,這麼多工作沒做完,哪裡有時間陪孩子?其實,高質量的陪伴並不需要每天24小時的陪伴或者時刻告訴孩子我愛你,而是每天利用哪怕半個小時,做一些高質量的親子互動,而不是我和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多媒體世界裡。
接納情緒,學會命名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是接納孩子情緒的前提。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我們要學會表達情緒。成人可以幫助寶寶為自己的情緒命名。比如,「我知道你現在有些生氣」、「你一定有點難過」。在幫助孩子表達情緒的同時,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學會用正確的詞來表達情緒。
溫柔堅定,正確引導如果孩子說髒話是因為想要學一個新單詞,但聽起來像髒話,那麼請溫和地糾正孩子的發音。通常成人不需要對髒話進行解釋,孩子太小,無法理解髒話背後的概念。
如果寶寶繼續說髒話,而你覺得此時是教他說話的好時機,可以試著和他談談他的用詞選擇。例如,可以說,「這不是一個好聽的詞,聽起來會讓人不開心,所以我們以後不用這個詞」。寶寶可能不能完全理解他所使用的詞語,但他可以理解髒話會傷害或冒犯到別人。在學會與他人共情的過程中逐漸改掉說髒話的習慣。
幼兒階段的孩子身心發育速度太快,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說髒話、說狠話」現象難免發生,只是處於這個階段的時間長短問題。所以,當面對孩子說狠話髒話時,我們不必過度擔心,只要通過正確的引導,就能幫助孩子順利渡過「詛咒敏感期」。
親子遊戲推薦適合年齡:33-36個月
遊戲準備:深色的布袋或鞋盒,提前列印或者和孩子一起畫不同的情緒卡片:開心/傷心/生氣等
遊戲目標:
1.提高幼兒對情緒的認知能力
2.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提升幼兒的好奇心
遊戲步驟:
1. 將布袋或鞋盒裡藏進表達情緒的卡片;
2. 如果使用的是盒子,可以在盒子的一邊挖一個小洞,洞的大小參照孩子手的大小。
3. 讓孩子把手伸進袋子或盒子,選擇一張卡片;
4. 請孩子為選擇的卡片上的情緒命名,說出「我很……」;
5. 重複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