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書信
2023-09-10 03:33:20 3
家風純正,則雨潤萬物;家風廢棄,則汙穢盡來。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書信一: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麼讚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麼誇獎是因為她長期處於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儘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書信二:
一個學生聯接著一個家庭,一個家長參與了「尋找家文化、傳遞好家風」活動,從他擔當起自己的角色開始,他(她)就在履行一種無報酬的志願者角色。
首先,抓住小幹部家庭,分類推進立家規。學校少先隊組織對全體隊員家庭立家規活動做了總體部署和安排,大隊部督促推進;大隊部將「立家規」活動納入少先隊員「向上向善」活動的「必修課」加以布置和落實,將「立家規」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小幹部「百分制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小幹部日常考核;通過「小手拉大手」「我幫父母寫家規」等各種載體,積極組織少先隊員帶動家長參與,形成了「家長主導、老師指導、隊員參與」的「三位一體」立家規的模式。
其次、利用典型引領,樹標杆立家規。總結家風和家教典型,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正能量的具體體現。只有把良好家風典型通過傳遞放大,才能有效激發「群體效應」,只有通過實踐養成,才能入心入腦入行。比如,讓孩子在家長陪讀經典中感悟,積極倡導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風氣,促進家風建設。利用家長學校組織有優秀家規家庭的家長,現身說法講述他們成功教育子女的典型經驗,引導家長在別人的家規中尋找成功的路徑,用自己的家規為孩子的成才引路。
同時,做大「傳」和「講」的文章。在「傳」上,一是向全體隊員徵集家風家訓作品,將它們裝訂成冊。二是在中隊建設文化牆上植入家規,接受家規文化的薰陶;三是將家規通過書寫後,進行精美裝裱掛放在各家的廳堂上。四是依託網際網路精心組織「你所了解的名人家風家訓」徵集活動,至今,共徵集古今各類家訓近千條。在「講」上,一是培訓「講」的隊伍。利用紅領巾廣播、升旗儀式、星星河電視、每周一節隊課等載體,讓老黨員、老教師到學校宣傳家訓,講家訓的重要意義,講家訓的教育典型,講家訓的歷史故事,以榜樣的力量引領青少年見賢思齊、常做善事。組織少先隊員「講」,通過講家規故事這種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二是規定「講」的內容。緊扣「隊」意,做到「真、實、小、巧、趣」,問計、問需於隊員,大隊部精選全校先進性、典型性、教育性的好家規故事彙編;三是明確「講」的形式。這種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隊員聽得認真,入腦入心。在宣講語言的表達上,要求只說接地氣的土話,對好家規故事,不人為塑造高大上的完美,只說一時一事的凡人善舉。在宣講的表現形式上,充分運用少年兒童喜歡、熟悉、常用的方式,引導隊員用三句半、舞蹈、故事、情景劇、方言快板等原創活動。還運用媒體和網絡平臺,評選少年兒童最喜愛的好家規故事。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書信三:
家風純正,則雨潤萬物;家風廢棄,則汙穢盡來。今年以來,常州市把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幹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開展「清廉家庭」系列活動,弘揚真善美、抑制假惡醜,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氛圍。
一道道家訓傳承勤廉
「孝順、勤勉、尊師、愛國——這是數學家華羅庚的家規家訓。」金壇區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嶽維芸前段時間整理了華老家規家訓背後的故事。
除了華羅庚外,「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社會教育家李公樸,愛國實業家劉國鈞,中國人民解放軍無線電通訊事業創建者王諍等常州知名人士的家書家規家訓也都整理完畢。
「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政元素,古為今用,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題中之義。我們充分發揮名人傳記作者、專家學者、家譜文化研究人員等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性,參與到傳統家規家訓的搜集整理上來。同時,也在機關優秀勤廉幹部中找尋現代家規家訓的閃亮點,從傳統和現代兩方面入手,挖掘家規家訓背後的故事,引導黨員幹部崇廉尚德、修身齊家,促進社會風氣好轉。」常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張春福介紹。
今年以來,常州市紀委、市文明辦、市婦聯等聯合發起了「龍城清韻·和美家庭」家訓家規暨書畫作品徵集活動,目前已徵集家規家訓700多條,其中知名人士、名門望族家規家訓30餘條。
一封封家書傳遞真情
「親愛的,你要知道,這世間縱有良田萬頃,日食不過三升,縱有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我們的需求現在已然滿足。如今你為國工作、為民服務,我絕不希望你收入平平卻開豪車、戴名表,滿臉寫著貪婪,讓人唾棄……」這是常州市民楊旭寫給在市地稅局工作丈夫的一封家書,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常州市以「勤廉家庭·幸福港灣」為主題,在全市開展勤廉家書徵集活動。活動得到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共收到反映家庭勤儉節約、清正廉潔、關愛社會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書信268封;藉助微信、微博等形式傳遞的「微家書」128封。
「天天見面,不如一封語重心長的家書。寫家書,原以為很落伍,卻在書寫中感受到心靈從未有過的觸動。我寫的信既是給丈夫的提醒,也是我自己做人做事的一份誓言。」市糧食局的王芃佳說。
一場場巡講傳揚正氣
「琴瑟和鳴、歲月靜好」,這是掛在管林保家正門口的家訓。管林保夫妻二人都在溧陽市國稅局基層一線工作,整天與企業打交道。管林保特地制定了家庭「六項禁令」掛在牆上:嚴禁收受相關納稅人的現金、購物卡,嚴禁參加納稅人的宴請、招待……
通過國稅系統「道德講堂」,管林保家庭的勤廉故事——《琴瑟在御,「稅」月靜好》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發揮好家規家訓的作用,關鍵是要在教化育人上得到實效。」張春福介紹,針對整理的好家風好家訓,常州市以故事宣講的形式走進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機關,用真人、真事、真情感染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
更多相關書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