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段數字均衡器(數字均衡器可以創造無限可能)
2023-09-12 16:34:43 3
原創 文:賴英智 新音響New Audiophile
三人行必有我師,拜訪不同的發燒友,總能從中學習到一些新知與不同觀念。黃先生居住的高檔小區多半是別墅,他則把家安在高層複式單位,寬敞舒適又不會干擾到別人。熱愛音響的他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到廣州音響市場逛逛,與朋友交流發燒心得,或者找尋合意的器材,他說這些年不斷升級,直到最近才調整出比較滿意的聲音效果。映入眼帘最大的震撼,當然是全套金嗓子Accuphase的產品,黃先生認為這個品牌的器材穩定耐用,幾乎不用擔心故障問題,而且音質高貴一以貫之,所以多年來已換用過許多金嗓子的型號。
龐大的金嗓子大軍包括DP-950 SACD轉盤、DC-950解碼器、C-3900前級、C-47唱頭放大、A-250單聲道後級(輸出純甲類100瓦/8歐姆)推中高音,M-2000單聲道後級(輸出功率250瓦/8歐姆)推低音,電源處理器也是Accuphase的PS系列產品。黃先生並非只挑最貴的買,例如前段時間用了二套純甲類的A-250後級,就發現無法讓柏林之聲B-100音箱釋放全部潛能,所以後來換用一套M-2000後級推低音,2隻12英寸玻璃纖維振膜單元才活潑了起來。
有人問他為什麼把二部後級疊放起來,不會有振動幹擾嗎?黃先生使用的避震架可是極品級的,他實驗過分開擺放,卻覺得聲音太乾淨反而有點呆板,所以又回復到目前的用法。可惜金嗓子沒有數播產品,否則黃先生應該也會全家福買齊。開始玩數播時,代理商認為以他的器材組合,應該搭配Aurender的旗艦W20SE數字轉盤比較合適,黃先生並沒有「以價識人」,親自比較後選擇了便宜很多的N系列產品。
從上述例子可以知道,經濟能力不成問題的黃先生是理性發燒,雖然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出手購買時卻很冷靜。理性發燒的好處是不會盲從,確定自己喜好的音樂類型與聲音風格,然後努力去實踐發揮最好效果。更有力的說明是把金嗓子Accuphase的DG-58全數字音頻均衡器,升級成最新的DG-68,當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這部機器時,黃先生早就常到頭啖湯的美味。故事始於1997年,Accuphase推出了DG-28,成為最早利用數位技術來解決空間效應的代表,當時稱為數字式圖示均衡器(DGEQ)。
機器會先測量出空間的頻響、相位等情況,然後透過DSP計算把頻響曲線拉平或設置成自己想要的曲線,徹底改變了傳統圖形均衡器的概念。早期由於數字採樣率不高,發燒友一聽就打退堂鼓,認為音質與分析力不過關,到了DG-48才開始有人認同此類產品。金嗓子在DG-38後把名稱為數字調整均衡器(Digital Voicing Equalizer),我聽過金嗓子DG-58,在訝異之餘認為所有模擬死硬派都應該開放心胸,重新認識Voicing Equalizer在高端音響系統的中的無限可能。
什麼是「Voicing Equalizer」?金嗓子將兩個主要功能,也就是用於優化聽音室聲學特性的聲場補償,以及用於調整各個頻段的圖形均衡器結合,從而隨心所欲控制播放的音樂效果。透過原廠提供的麥克風測量聽音室條件,然後機器根據用戶的需要自動創建完整音場;圖形均衡器功能進一步靈活微調音色。由於「Voicing」一詞有「調整」之意,所以這個產品主要目的是調整聽音室使其趨近完美狀態。金嗓子的每一代升級都有核心技術,而且間隔時間頗長,例如2007年推出DG-48,到2015年改成第四代的DG-58,2021年有了最新的DG-68。
從DG-58起金嗓子就採用高性能40 Bit浮點DSP做處理中心讓計算能力更強大,並內置「自動音場補正功能」,用戶可自由控制房間的頻率特性,創造出獨特的聲音魅力。DG-58的解碼晶片從前代的AD1955升級為ES9018;DG68又升級成ES9028 Pro,A→D轉碼晶片使用AKM的AK5578EN(32 Bit),DSP則是Analog Devices的ADSP-21489(40 Bit浮點運算器),整體的訊噪比、動態範圍與其他參數均有提升。
實際上DG-68本身就是一部強大的解碼器,每一聲道ES9028 Pro有8個ES9018晶片組成並行驅動電路負責將送入的數位訊號通過MDS 方式的D/A轉換電路,變換成正、負向的模擬信號。MDS的D/A轉換是金嗓子引以自豪的數字解碼技術,它的D/A轉換不是單一解碼晶片,而是多個解碼晶片並聯工作,模擬輸出電流是多個解碼器輸出之和。這種方式可降低D/A轉換誤差。MDS推出至今還在不斷改進,MDS 改良重點是加上了偏壓相抵電流源,裝備兩個I/V(電流/電壓)變換器以減輕放大器的負擔,進一步改善線性和信噪比,解碼精度、信噪比和動態範圍等指標都有提高。
DG-68把金嗓子自家的HS-LINK數字接口增加為二組,搭配金嗓子的SACD轉盤可以傳輸DSD信號,第二組最高支持DSD128與DXD(32 Bit/ 384 kHz),規格上媲美最頂級的數字解碼器。如果是其他音源,模擬信號透過內建的ADC晶片(共4隻)先行轉換成數位訊號,處理過後再解碼成模擬信號輸出。
DG-68擁有自動均衡和記憶功能,通過超高精度的IIR數字濾波器可以進行1/6倍頻帶的調整,Voicing空間調整共有67個頻段,Equalizer均衡調整共有80個頻段,每一級以0.5 dB為單位,提供 -12 dB範圍內自由調整,這種精度太可怕了,就怕咱們的耳朵分辨不來。精度如此之高,調整卻如此簡易,高清彩色的IPS LCD顯示屏允許使用觸控筆直接繪製任何所需的響應曲線,左右移動為頻率,上下移動是數值,直觀的操作一學就會。
設置數據和顯示屏幕截圖可以保存在U盤上,機器本身也有30組自由編程的記憶模式,用家可以CD一組、黑膠一組、數播一組…把每一種音源都調整出自己喜歡的聲音。由於所有調整都在數字領域進行,所以沒有模擬相位失真的問題,黃先生有位朋友開琴行的,他用鋼琴調音技巧來調整DG-68,可以發出讓人非常滿意的效果。
黃先生之所以使用DG-68,起因很簡單:解決空間中的缺陷問題。從DG-68的測試圖來看,黃先生的空間問題主要集中在100Hz以下,60Hz有 10dB的突起,55Hz卻又有-12dB的凹陷,然後到35Hz又上升了 14dB。人耳有遮蔽效應,耳朵只聽到能量特別強的頻率,並將附近的頻率屏蔽掉,黃先生的空間會造成70Hz以下聲音有嚴重扭曲,甚至聽不到應該有的音樂細節,而低頻卻是古典音樂最關鍵的基礎。黃先生嘗試過移動音箱,更換器材,都無法克服這些困擾,直到用上了上一代的DG-58全數字音頻均衡器,音響之路才豁然開朗。
黃先生說他現在很直觀能看到空間缺陷,DG-68會自動進行VC修正,在不改變系統原有音色、音質與平衡度情況下,將低頻的問題解決,而自己還能依據喜好手動調整。所以在黃先生的聆聽室中,除了天花板幾塊泡沫擴散器、音箱背牆一片聲學材料外,並沒有額外處理,連右側的大片玻璃窗也不擔心。簡單地聽了幾段鋼琴音樂後,發現聲音的平衡度良好,高音清晰通透,低音線條明確,樂器的結像立體有形,這部DG-68應該發揮了很大作用。
發燒友之所以對「空間校正處理」不熟悉,甚至有牴觸情緒,主要是擔心它會影響音質,以前香港人說「多隻香爐多隻鬼」,在模擬時代的確如此,進入數字科技大家觀念應該要改改了。空間條件對音響系統的影響甚巨,我認為甚至超過50%以上,一套數百萬元的器材放在特性扭曲的房間中,發出的聲音可能還不如小型桌面監聽系統!利用儀器可以檢測出音響與空間的相互關係,包括①頻率響應②相位③延遲(殘響時間RT60)④反射等。
有些人誤以為把頻率響應拉直了不好聽,其實空間響應是由上述四個要素組成,每個要素互為影響,並不是單一個頻率響應的問題。只是單純把頻率響應拉直,卻不考慮其他三個因素,這叫「見樹不見林」。
比如某些音響系統因空間或擺放問題,導致音量不同或左右音箱頻譜差異很大,雖然可透過擺位能校正音場中心位置,但是左右音場始終不規則對稱,這是很討厭的。更多朋友的空間左右不對稱,或者是建材等其他原因,導致每個頻段抵達聆聽位置時間不同,造成高音刺激、低音發悶、定位模糊等缺點,這是速度而非頻率響應或音壓的問題。
又如音箱的相位誤差與空間反射有關,兩聲道在某些頻段正反向不一致,會讓一些聲音被抵消,這些凹陷頻段怎麼補也沒用,就算把頻率響應拉平了也不好聽,但只要矯正好相位,消失的音樂就會自己浮現,不用徒然增加後級及音箱的壓力。當把其他問題解決好了,按理說頻率響應拉得越平直就越正確,成為還原錄音的最終參考值。但普通人沒有技術進行測量,即使測量了也很難解決缺點,所以才需要金嗓子DG-68全數字音頻均衡器這樣的產品。
雖然DG-68可以針對VC(空間)與EQ(頻響曲線)進行手動調整,創造出無限變化可能的效果,但它並非萬能,也不是靈丹妙藥,高貴音質與華麗音色仍須仰賴器材本身的質素。用家要注意音箱的頻寬與功放的驅動力,DG-68預設調整幅度大概只有增益6-8dB左右、衰減20dB左右,手動調整可以再自行增減,原廠預設參數屬安全範圍,自行調整得考慮功放與音箱的承受能力。
我自己家中有部音樂大師的空間校正處理器,老實說,由於增加一次D/A轉換,甚至是先A/D再D/A,肯定或多或少會輕微影響音質。但我建議發燒友找機會實際測量下自己空間,看看是否在某些頻段凹陷/突起、相位不一致、反射混亂、殘響時間不勻,之後再來計較音質與音色,畢竟音樂訊號都沒聽完整,先去計較音質跟細節就有點緣木求魚了。
直觀且可讀性強的菜單屏幕使操作變得簡單,使用遊標鍵或附帶的觸控筆都能直接調整熒幕來設置平衡。由於可以同時顯示發聲後的頻率特性和1/3倍頻程,35頻段實時頻譜分析儀,因此在掌握特性的同時能執行適當的平衡。目標特性、校正前後的頻率特性、平衡曲線等保存為一個數據,DG-68能保存30組參數
兜了一圈,黃先生還是認為黑膠唱片聽起來更窩心有暖意
通過內置信號發生器,連接麥克風進行音場空間測量,能自動消除人聲和噪音等幹擾,因此測量精度很準確。自動修正可選擇FLAT(平坦)和SMOOTH(平滑)二種模式,SMOOTH模式自動識別音箱的低頻極限,抑制對極低頻的過度校正,讓低音充滿活力再現而不會失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