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鞭辟入裡的話現在也不過時(魯迅先生為什麼用孺子牛來自喻)
2023-09-12 08:37:10 2
魯迅先生曾經用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來表達自己對人民大眾的無限忠誠之心。後來,「孺子牛」本身就代指為人們服務的忠誠公僕。其實「孺子牛」並不是魯迅先生所創。
《左傳·哀公六年》載:「鮑子曰: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這裡的「孺子」是人名。春秋時齊景公的幼子荼的名字就叫「孺子」。齊景公十分寵愛這個孩子。有一次他竟然自己口銜繩子、趴到地上,而讓孺子把他當牛騎。其間,孺子正玩得高興,一不小心從「牛」背上跌了下來,那繩子一下子把齊景公的牙齒給折斷了。從這則記載來看,「孺子牛」其實是指齊景公及他對孺子的寵愛。
當代社會中,「孺子牛」就被用來稱呼那些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
說道孺子牛,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會是,這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當然,這句話大多數是用來形容老師們比較多,可能大多數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默默無私的奉獻精神,那麼又有多少人理解這句詩是在怎樣的社會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嗎?還有為什麼用孺子牛來比喻呢?首先讓我看一下這個孺子牛是出自那句詩句,
魯迅的《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
那麼這詩的意思就是:魯迅當時正處在白色恐怖下遭受壓迫,自己的命運還不知道向哪裡去討要呢,躺在床上都不敢翻身怕一翻身就碰到額頭,帶著破帽子遮住自己的容貌走過鬧市區,自己就像酒裝在有漏洞的船上隨波逐流,隨時有被淹沒的危險,而我自己這時候還不擔心,還橫著眉毛冷眼旁觀的對待指責我的人,不卑不亢的過著我自己的生活,自己甘願在家裡被小孩子像老牛一樣牽著玩,躲進小樓裡面不問世事,這樣的繼續著自己的生活。這首詩是魯迅對當時的社會的不滿,但自己又看不下去也無能為力,用來嘲諷自己的一首詩。那麼詩句中的這個「孺子牛」,孺子:小孩子,這個「孺子牛」在詩句中的意思就是魯迅扮成牛被小孩子牽著玩的這麼一種遊戲,說白了就是那時候的魯迅既不能不管也毫無辦法,心理在這麼矛盾的前提下,只能無奈的在家這麼哄著小孩子玩。
而現在的這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如果按照上面的解釋的話,這句話似乎用在老師身上有點不合適,上面我們的解釋只是字面的意思,那麼在魯迅當時處在的環境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詩中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在過鬧市時,用破帽遮住了容顏,就算是這樣,處境還是非常的危險。就像漏水的船載著酒在水流中浮著,一不小心就會被江水吞沒。無論兇惡的敵人會對我們怎樣,我們都絕不會屈服。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具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在這段中的「孺子牛」就是以另外一種身份出現的,那就是那種不卑不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出現的所以後人來拿來形容老師的品格。
正是由於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我們才拿這句來形容我們偉大的教師工作者,為教師工作者致敬,老師您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