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過五溪(唐詩宋詞李白之聞道龍標過五溪)
2023-09-14 13:01:17
李白的詩過五溪? 最近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文化自信越來越強對於傳統文化態度,從曾經的忽視到現在的追捧,比如從河南衛視的飛天舞蹈,美輪美奐、驚豔無比,比如舌尖中國的傳統美食,讓人垂涎欲滴,食慾大增,還如正是這首聞道龍標過五溪乍一聽時,親切而熟悉,因為這首詩是我們都學過的再聽時,聲音甜美,把詩句的真摯情感完完全全地流露出來最後,發現自己已經陶醉在歌聲中,沉浸在自己的心中故事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李白的詩過五溪?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李白的詩過五溪
最近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文化自信越來越強。對於傳統文化態度,從曾經的忽視到現在的追捧,比如從河南衛視的飛天舞蹈,美輪美奐、驚豔無比,比如舌尖中國的傳統美食,讓人垂涎欲滴,食慾大增,還如正是這首聞道龍標過五溪。乍一聽時,親切而熟悉,因為這首詩是我們都學過的。再聽時,聲音甜美,把詩句的真摯情感完完全全地流露出來。最後,發現自己已經陶醉在歌聲中,沉浸在自己的心中故事裡。
其實詩歌最好的作用,就是情感的載體,他之所以被廣泛傳唱,就是因為它雖歷經千年,依然可以讓人產生共鳴。下面我們來欣賞這首李白的詩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月,希望能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詩人對於朋友被貶,深感同情和思念。楊花、子規皆是傷心之物,景無情而人有情,一切的情感,不言而喻。龍標是偏遠山地,自此天各一方,其中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一份思念如何表達,無人訴說,只有寄於明月,雖隔兩地,但依然可以相伴相隨。寥寥數語,卻道盡了人之關心與思念。
這首詩歌自是兩地相隔,千裡傳情,這是古人的浪漫,也是古人的情感盛宴。回到我們生活的年代,自然距離已經縮短,交流的工具也是簡單方便,但是發現真摯的情感卻難得一見。我想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分享這首詩句的原因,是時代在變,還是人在變。
或許我們無須苛責,生活已經讓我們疲於奔命,雖然不是處於飢餓事關生死的邊緣,但是當所有人都在不斷地向前,你不得不拼勁全力跟上。在這時,生活裡隨便的東西都可以物化,那麼情感自是變得廉價。
儘管如此,一切依舊淡然處之,我相信當人們走到最後,一定會若有所失,這時便會不斷重新尋找,找回丟失的情感。而詩歌正是情感的載體,在這裡,人的情感世界會被不斷地復原,人也終歸不會脫離原有的軌道,更不會丟失人原有的味道。
這時你會發現原來詩歌正是炎黃子孫不斷延續的基因,有了它,炎黃子孫才不會突變,華夏文明也不會被中斷。
這是我之幸,我們之幸,華夏文明之幸,也是人類之幸。
,